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金文楷釋大字典3

金文楷釋大字典3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9 05:19:28
金文

使用甲骨文的殷商社會,已經進入了奴隸制的青銅時代。周繼商而起,是更為發達的奴隸制社會,又是青銅文化的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為了享樂和顯示自己的權勢地位,鑄造了很多青銅器。有的青銅器上面還銘刻文字,書法上一般叫做鐘鼎文。因古時稱銅為金,又叫做金文。金文在内容上,不限于稱揚先祖之美,還記載了許多當時發生的重要事情,是研究曆史的寶貴資料。在石刻文字尚未大量出現之前,金文便是自甲骨文之後,能夠傳世的為人所見的主要書法資料。

銘文作僞的幾種主要手段有:假器假銘、真銘再造、真銘移刻、真銘舔刻等。辨識僞造的金文書法,除掌握有關青銅器鑄造、種類、造型、紋飾、銘文等基本知識外,還應當注意幾個要點:其一,殷周青銅器銘文絕大部分是範鑄的,春秋晚期才出現整篇刻的文字。在陶範上刻的銘文是陽文,澆鑄後的銅器銘文則是陰文,銘文筆畫呈自然圓渾形态,與刀刻的陰文文字有顯著區别。即便銘文原來就是刻出的,但那時沒有鋼刀,而是用做玉器用的一種小輪子琢磨出來的,字口比較光潔,沒有刀痕。其二,若在真器上刻假銘,則會破壞皮色和鏽蝕痕,尤其是字口内會出現爆裂,或露出銅底。後來的僞作者為掩飾僞迹,在字口内亦填進假鏽色,但很難做到真鏽的自然色相及堅實程度。其三,真銘書法雖風格、形态不一,但有一種自然、渾樸的風緻,而假銘則或出于摹仿,或出于臆造,大多拘滞、呆闆,與真銘書法水平相差懸殊。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1

麥方鼎銘 商周時期 13行29字

清光緒年間出土。此器銘文為較少見的橫式布局,字形雄健壯碩,但仍有較多商代金文意味。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2

大保簋銘 商周時期 4行34字

清道光,鹹豐年間出土于山東粱山。銘文記述錄國謀反,成王命大保前往平定,大保完成使命,王賜以土地,因之做器。銘文是西周早期與書寫狀态最為接近酌作品之一,除“王”字以外,其他絕少修飾,所以看上去比較自然生動。其章法布局比較均勻疏朗。

商 (王卂)鼎銘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3

司母戊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4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5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6

中國商代晚期的青銅器。1939年于河南安陽殷墟商代晚期墓出土。因腹内壁鑄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亦有人釋作“後母戊”,後母戊即商王武丁妻子之一的婦妌。該鼎造型莊嚴雄偉。長方形腹,每面四邊及足上部飾獸面紋。雙耳,外側飾雙虎噬人首紋。四足中空 。高1.33米 ,口長1.10米,重達875千克 。用陶範鑄造 ,鼎體(包括空心鼎足)渾鑄 ,其合金成分為 :銅84.77% ,錫11.44% ,鉛2.76%,其他0.9% 。司母戊鼎是前已發現的中國古代形體最大和最重的青銅器,在世界上也是僅見的,反映出商代青銅冶鑄業具有極高水平。現藏于中國曆史博物館。

靜簋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7

西周 《靜簋》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8

西周 《靜簋》銘文拓片

銘文:唯六月初吉,王在蒡京。丁卯,王令靜司射學宮,小子及服及小臣及夷仆學射。雩八月初 吉庚寅,王以吳來呂剛合豳師邦君射于大池。靜學(教)斁。王賜靜鞞剢。靜敢拜稽首,對揚天子丕顯休,用作文母外姞奠簋,子子孫孫其萬年用。

靜簋為西周中期穆王時代器物。現為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所收藏。簋,是一種盛飯的禮器。此器高4.1、腹深4.1、口徑7.3寸,重7.9375斤。侈口束頸,下腹向外傾垂,獸首雙耳,下有方垂珥,圈足沿外侈。頸飾垂冠回首夔紋和浮雕犧首,腹飾垂冠回首大鳥紋,均以雲雷紋填地。 器内有銘文八行九十字,大篆。唐蘭解說銘文,小臣,官名,蓋諸小臣之長。靜似是以小臣而司射者。小臣應是年輕的高級奴隸,《儀禮·大射》有小臣正、小臣師,可見小臣的數目比較多,而作為官名的小臣,則是管理這些小奴隸的。從文意推斷,靜似乎以前就是小臣,後來得到王的賞識,讓他負責“射學宮”,教其他的人射箭。靜教的很好,王感到很高興,就賞賜給他“鞞 ”。這裡的小臣是一類人的稱呼,并不是官職的名稱。而且靜也不一定就是小臣,因為在這裡學習射箭的還有“小子”和“夷仆”。很難想象,王會派一個地位低下的“小臣”或者“小臣之長”來教貴族子弟射箭。

此時期金文大篆字體正由西周中期向晚期過渡。《靜簋》通篇銘文均稱舒适,淳樸典雅,有“筆短趣長”之勢。不失為西周中期金文書法藝術的代表作。

禽簋銘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9

史牆盤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10

全拓大圖

史牆盤為西周恭王史官牆所作的禮器 。器形宏大,制造精良。1967年于陝西扶風莊白村出土。現藏于陝西扶風周原文物管理所。盤高16.2厘米 ,口徑47.3厘米 。圓形,淺腹,雙附耳,圈足。腹飾鳥紋,圈足飾竊曲紋。内底鑄有銘文18行284字,文章使用的四言句式,頗似《詩經》,措詞工整華美,有較高的文學價值。銘文前半部分頌揚西周文、武、成、康、昭、穆諸王的重要政績,後半部分記述牆所屬的微氏家族的家史,與文獻記載可相印證,是研究西周曆史的重要史料。銘文字體為當時标準字體,字形整齊劃一,均勻疏朗, 筆畫橫豎轉折自如,粗細一緻,筆勢流暢。有後世小篆筆意。《牆盤》年代久遠,其中許多文字已無法辨認,留待研究金文學者探考。

曶鼎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11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12

吳昌碩題簽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13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14

此鼎為西周恭王時期器物。久已遺失,僅存銘文拓本下緣殘泐,大篆。銘文茂密樸實,厚重凝練,有古拙雄偉之氣,是西周中葉銅器銘文中最為精美的一章。

矢人盤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15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16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17

散氏盤又名“矢人盤”,是西周曆王時期重器。清乾隆初年陝西風翔出土,曾藏于乾隆内府。以其長篇銘文著稱于世。

散氏盤銘文鑄于盤内底上,共三百七十五字。是一件風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書法渾樸雄偉,字體用筆豪放質樸,敦厚圓潤,結字寄奇隽于純正,壯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書之流暢,開“草篆”之端。

西周 縣改簋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18

毛公鼎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19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20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21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22

毛公鼎為西周晚期的宣王時期器物。清道光末年于陝西岐山出土的重器。銘文長達四百九十七字,為皇皇钜制,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其内容是周王為中興周室,革除積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輔佐周王,以免遭喪國之禍,并賜給他大量物品,毛公為感謝周王,特鑄鼎記其事。其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奇逸飛動,氣象渾穆筆意圓勁茂隽 ,結體方長,較散氏盤稍端整。李瑞清題跋鼎時說:“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

虢季子白盤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23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24

《虢季子白盤》銘文拓片(吳湖帆題拓)

全集》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25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26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27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28

虢季子白盤是西周宣王時期青銅禮器。傳清道光時期陝西寶雞 川司出土,為西周著名重器。

虢季子白盤内底部有銘文八行字。長篇銘文不僅有史料價值,也是先秦書法代表作。其書法頗具新意,用筆謹饬,圓轉周到,一筆不苟甚有情緻。這派圓轉書風對後世影響深遠。

銘文的臨習要點

虢季子白盤銘文書法的藝術性十分突出,是先秦書法代表作。銘文字形較大,結構嚴謹,筆畫圓潤遒麗,布局和諧,體勢在平正、凝重中流露出優美潇灑的韻緻,已開《石鼓文》、《秦公簋》的先路,是西周金文中具有代表性的書法藝術之精品。它的金文排列方式與字形處理方式顯然有别于其他西周銘文,卻與東周後期戰國吳楚文存在着某種相近的格局。比如,它非常注意每一文字的單獨性。線條講究清麗流暢的感覺,而字形卻注重疏密避讓的追求,有些錢條刻意拉長,造成動蕩的空間效果。造型的精練與細密,也使我們驚訝于西周金文中這樣清麗秀逸的格調。 為了充分體現《虢季子白盤》的這種藝術格調,創造者們還特意對文字排列進行了“處理”。于是,在整篇珠玑璀璨的大效果中,我們又看到每一文字獨立美的凸現:一個字,就是一個世界、一個粲然的宇宙。千變萬化的姿态被蘊育在每個字的造型中,使他們如行山陰道中,目不瑕接。

銘文給人的整體感覺應歸於清麗一路,韻味風神流蕩。但細觀文字,其 線條卻是極富變化。部分字的字口稍有漫漶滲蝕,使筆畫産生了類似刻畫的情趣。該盤的結字亦有奇趣,如“廟”等字,或欹側,或谲詭 ,其中的變化之多令人歎為觀止。該銘文的另一主要特點體現在分行布白上,字距、行距空闊,顯得特别從容不迫,優悠閑适。其書法用 筆謹飭,圓轉周到,一筆不苟,甚有情緻。體視在平正、凝重中流露出優美潇灑的韻緻,是西周金文中具有代表性的書法藝術精品,同時也 是先秦書法代表作,這派圓轉書風對後世影響深遠,開秦系文字之先河。

虢季子白盤是西周金文中的絕品,其銘文線條清麗挺勁且流暢,有些線條刻意拉長造成動蕩的空間效果。字形結構簡煉細密并有疏密避讓的感覺。章法疏朗清雅,既有每個字的獨立性又有呼應顧盼之勢。臨習虢季子白盤注意要藏鋒落筆自然收筆,中鋒澀筆緩行,線條犀利挺勁,結字較長,章法疏朗。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29

清代 吳昌碩 節臨《虢季子白盤》 121.6×39.2cm 己酉(1909年)作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30

清代 吳昌碩 節臨《虢季子白盤》 140×34.5cm

栾書缶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31

春秋 栾書缶銘文 高48.8厘米 口徑16.5厘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32

栾書缶銘文拓片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33

栾書缶反相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34

栾書缶實物

金文楷釋大字典3(辰時讀帖2)35

釋文:正月季春元日乙醜餘蓄孫書已擇其吉金以作鑄缶以祭我皇祖餘以祈眉壽栾書之子孫萬世是寶。

此缶系春秋晚期晉國器 。是祭祀祖先時盛酒容器,蓋有銘文兩行八字,是傳世最早的錯金銘文銅器。

此缶銘文線條柔韌婉轉,婀娜多姿,呈風流妩媚之态,頗堪玩味。

《栾書缶》是栾書祭祀祖先時盛酒的用器,高48.8厘米、口徑16.5厘米。器身及蓋各有四環紐,紐作斜角雲紋。自頸、肩及於上腹有錯金銘文五行四十字,蓋内鑄銘兩行十字,由左而右,字皆嵌金,為栾書子孫祭祀祖先而作,但多年來習稱栾書缶。栾書又稱“栾武子”或“栾伯”,是春秋時晉國大夫,執政14年,于魯成公四年(公元前587年)将中軍,卒于公元前573年。

錯金相嵌銘文,始於春秋中期。錯金銘文多見於兵器,銘文往往數字。象《栾書缶》這樣長篇錯金銘文,十分罕見。也是傳世最早的錯金銘文銅器。《栾書缶》銘文十分精美,銘在器物顯著的位置上,具有裝飾作用,文字異體較多,字呈縱勢,線條圓婉轉,顯得婀娜多姿。此缶無論從器形還是字體看,都屬楚國作風,故可能是後來入于楚國的栾書子孫的遺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