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在講述陳望道翻譯《共産黨宣言》的故事時,深情又意味深長地講了一句話:“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把“真理的味道”講出來,讓學生在深學細悟中堅定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信心,從而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怎麼理解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在講述陳望道翻譯《共産黨宣言》的故事時,深情又意味深長地講了一句話:“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把“真理的味道”講出來,讓學生在深學細悟中堅定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信心,從而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講出“真理的味道”,必須吃透基本觀點
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思維要新,學會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創新課堂教學,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引導學生樹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确的思維方法。如果不用好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這兩大武器,沒有對科學世界觀的認識和科學方法論的掌握,高校思政課老師不可能有新思維,也不可能讓大學生形成正确的思維方式。
要堅持唯物辯證法,比如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就要從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出發,講好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關系,講清楚黨在新時期的基本路線和新時代的基本方略;要堅持生産力觀點,比如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要講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不适應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活力;要堅持群衆觀點,比如講黨的群衆路線,要講好群衆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改革發展必須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等。吃透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才能把高校思政課堂作為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主陣地。
講出“真理的味道”,必須掌握科學方法
新時代上好高校思政課,必須堅持用學術講政治的理念。這是科學世界觀的内在本質決定的。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是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價值性蘊于科學性之中,不以科學性為前提,價值性就是空洞說教。這是當代大學生的時代特征決定的。新時代大學生視野寬、知識廣,批判性思維強,不能簡單灌輸單向說教,要把道理說清楚、講透徹,沒有說服力的思政課是無法發揮正能量的。這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規律決定的。新時代高校的使命是要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産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樣的使命任務決定了高校思政課必須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的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
強調,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上好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必須堅持用政治引領學術和用學術講好政治的有機統一,用堅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場引領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以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成果教育學生,在理性分析中解疑釋惑,讓學生在理論邏輯的展開中實現價值的塑造;要找出學術接口,完成學術轉換,構建一個從政治到學術的邏輯體系和學理框架的過程,建立自己的學術風格,展開有溫度、有情懷的學術表達,讓學生在感悟老師的人格魅力、授課魅力中不斷靠近真理、認識真理、掌握真理,從而感悟真理的力量。
講出“真理的味道”,必須注重多維互動
馬克思指出,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指出,思政課要“注重啟發性教育,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在不斷啟發中讓學生水到渠成得出結論”。真理雖然是一元的,但講真理的方式必須是多維的。作為人格心靈喚醒、價值品格塑造、理性思維培養的高校思政課,必須堅持互動。
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師生互動。要堅決克服過去單靠教師知識灌輸的做法,強化師生間的雙向互動,在互動中讓教師從知識的擁有者、傳授者和控制者向教學過程的參與者、引導者和推動者轉變,讓學生不再做單純的傾聽者、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成為實踐的、理論的主動參與者、主動學習者和知識建構者,在互動中讓思政課所要傳達的價值、觀點在學生心靈中生根結果。
要堅持以學為主的教學互動。要真正把課堂變成一個有吸引力和說服力的教學相長的學習共同體,在這個以學為中心的共同體中,教師是和學生一起探索答案的共同學習者。隻有突出以學論教,切實改變一本書的課堂,改變重教輕學的課堂,才能充分調動起大學生思政課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能動性。
要堅持以情動人的情理互動。要帶着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情懷和中華傳統文化的家國情懷講思政課,用講故事的方式講道理,讓思政課的标準教材真正變成充滿真情、激情、熱情的有生命力的“活知識”。
要堅持以互學為由的生生互動。要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讓學生和學生之間不僅有知識信息的互相交流,更有理解、分析、評價、運用和創造不同維度上的經曆經驗分享影響;要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讓學生講出自己的故事,讓這些故事成為互相學習、互相說服、互相影響的最好素材;要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讓學生有邏輯、有條理地把自己的思想表達清楚,讓學生之間的相互讨論成為學生主動分享自己學習結果的過程;要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讓學生不僅學會提問,而且學會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在問題回答共享中互相學習回答問題的不同的思考和思維方式。
(作者:浦虹,系曲靖師範學院校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