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是從古至今的中華傳統美德,也是我們爲人處世的原則。孝爲德之本,百善孝爲先,我們評價他人的人品時,第一個想要看的,就是他對父母的态度怎麽樣,是否孝順父母。漢朝還曾設置“舉孝廉”,以孝順與否來考察官員是否公正廉明。
在現今社會,我們還經常會聽到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這麼一句話,大多數人以爲是說最大的不孝就是沒能爲家族續上香火,傳宗接代。那麼,到底是哪些不孝順的行為流傳至今?是否隻有三個不孝順的行為呢?
孟子的“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中的“三”, 指的是一個虛數,是很多的意思,并不單單指的是有三件事。“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中的“無”是指:“沒有盡到……的責任”。 “無後” 就是沒有盡到作爲後代子孫應盡的責任義務。
那麽,現如今,人們為何都會把孟子的“無後爲大”,了解爲沒有後代呢?
在漢代時,有個名叫趙岐的人,他著作了《十三經注疏》,此書中詳細說明了當時有三大不孝順的行為:
1、 阿意曲從,陷親不義
見父母有差錯而不勸說,隻是一味依從,将他們陷入不義的境地,這就是第一種不孝順的行為;孔子曾在儒家經典《孝經》上記叙道:“父有争子,則身不陷于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争于父。”這句話告訴了世人:一個父親,能夠有一個敢于直言的兒子,就不會使自己陷身于不義之中。因此,在遇到不義的事時,如果真是父親所為,做兒子的一定要盡力勸阻。而到了孟子的時期,儒家思想已經開始有所反思,對于這種狀況,孟子以為作為子女, “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就是不孝順的行為。這是一種對于“孝道”思想上的提高與新的覺悟,由于父母也是普通人,特别是在古代封建社會,父母們未必可以接觸到更加先進的知識,很容易被他人所騙。這時候,子女就需要協助父母們多多學習,才能有更大的進步。
2、 家貧親老,不爲祿仕
自家家境貧窮,而父母已經年邁,本人卻不去努力考取功名,領取俸祿用以供養父母,這就是第二種不孝順的行為;放到古代就是說,父母年邁,家境困苦的狀況下,做子女的不好好打工,讓父母過上不愁吃穿的生活,這也是一種不孝。父母在還年輕的時候,也一定付出了自己的心血,盡了最大努力,讓自己的孩子們可以衣食無憂的健康長大。
3、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
年齡不小了,卻沒有娶妻生子,繁衍後代,這就是第三種不孝順的行為。趙岐在這裡曲解了孟子的意思,顯然趙岐認為沒有後代子嗣,就是不尊敬、不孝順祖宗先輩。
不管趙岐與孟子的觀點是否有分歧,但是都是在弘揚着中華傳統美德—孝道,古今中外,孝道乃為人之根本,烏鴉尚有反哺之情,孝道是很有必要的。我們應注重的是如何盡好孝道,而不用過分糾結其中個别詞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