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孔子怎麼為人處世

孔子怎麼為人處世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2 21:00:40

孔子怎麼為人處世?熟悉孔子的朋友都知道,他在30歲左右成家立業,也做到了自己所說的三十而立,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孔子怎麼為人處世?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孔子怎麼為人處世(揭開孔子鮮為人知的一段塵封經曆)1

孔子怎麼為人處世

熟悉孔子的朋友都知道,他在30歲左右成家立業,也做到了自己所說的三十而立。

但在孔子35歲的時候,卻遭遇了人生和事業的滑鐵盧,這一切還要從魯國的一場内戰說起。

此時的魯國并非一國之君的魯昭公(姬姓,名裯)掌握實權,而是三桓家族橫行霸道(三桓是春秋魯國卿大夫孟氏<仲氏>、叔孫氏、季氏三家的合稱。由于三家出自魯桓公,故稱“三桓”)

在春秋時期各國都有寡頭政權,魯國最有勢力的當屬“三桓政權”,這讓其他貴族極為不爽,竟然沒頭沒腦地慫恿魯昭公共同欲滅“三桓政權”。

從結果我們也能看出三桓政權的實力,内戰的結果就是還沒打幾下,“國君”部隊就敗得七零八落,最後逼的魯昭公逃往了魯國北面的齊國。從此,三桓之一的季平子作為頭領,開始掌管了魯國。

據說雖然魯昭公此人性情無常,但是三桓這種大逆不道的反叛行為,在孔子眼裡仍然屬于倒行逆施、犯上作亂,簡直是禮崩樂壞的典型案例。而且還出現在自己常居的魯國(關于孔子的身世,我們其他文章另行探讨),更荒唐在于孔子先前是三桓之中,孟懿子的“家教老師”。孔子作為沒什麼軍權的人,反倒随着三桓的勢力上漲,自己的地位也随之擡高了。

但是我們不要忘了,35歲的孔子還是太年輕,他毅然決然選擇了自己的政治理想、選擇了自己推崇的仁德,也自然而然選擇了魯國的主子魯昭公,一起跑去了齊國。

有人懷疑會不會是隻因魯國動蕩不安,孔子要去齊國避難,找魯昭公隻是個借口呢?

比較權威的《左傳》記載的很清楚,大意是魯國一直沒有大的動亂,那次隻是規模很小的一場鬥争,戰鬥當晚魯昭公就跑了。如此看來孔子一定不是因為魯國的動蕩才奔向齊國,他應該是追随魯昭公。

如果抛開孔子的聖人形象,該舉動堪稱一次大冒險

殺回魯國并非易事,但如果有那麼一天的話,孔子必受魯昭公重用,這在春秋時代的其他國家裡屢見不鮮,所以追随國君也是一種政治投資。

再說來到齊國的這一路人馬,終于獲得了齊國國君齊景公的盡心照顧,不僅增加人馬準備幫助鎮壓三桓,還發出通報希望其他鄰國都能予以魯昭公軍事支援,但是人有旦夕禍福,這個關鍵時刻周天子(人在洛陽)也是後方起火,很多勢力都去幫助周天子平息王室之亂了,誰還顧得上魯國。

隻可惜齊景公身單力薄,帶領軍隊也沒能攻入三桓掌權的魯國,看來魯昭公隻能先在齊國安頓下來了。這麼慘的情況下前來投奔的孔子,自然讓魯昭公印象深刻。

現實總比理想殘酷,就是這麼一小撮在齊國逗留的“流亡政權”竟然還有内鬥,為首的主要是魯昭公的兒子們之間的争鬥,還有一些流亡的殘餘貴族的趁火打劫,所以孔子這個身份尴尬的角色出現,一定令人心生懷疑,更何況孔子做過三桓中孟懿子的老師,随便安上一個“内應”的罪名就被廢了,這時候如果孔子要澄清,隻能是無中生有。

但是孔子還是那個聖人,他一心懷着着忠于魯昭公和實現正統政治抱負的理想,所幸的是最終孔子在齊國的貴族高昭子家裡找到了一份家教的差事。

這種流亡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從目前各個國家的戰局來看,如果沒有其他國家共同支援魯國,那麼孔子這種在齊國的日子可能會繼續下去。當另一強國晉國終于忙完周天子家裡内亂的時候,孔子已經41歲了。

晉國的貴族範獻子出征魯國平定三桓,但是三桓之一的季平子巧妙地安撫了範獻子,佯裝同意迎接魯昭公回國,二人交談的内容不得而知,隻從範獻子的表現來看,雙方一定達成了某些“一緻”,兩個國家超級寡頭的單獨會晤,一定沒有那麼簡單。

當魯昭公得知二人會晤的消息以後,打死也不回去,他知道三桓勢力依然強大,沒想到這次出征就這麼打道回府了。回到齊國的第二年,魯昭公撒手人寰,流亡勢力也一哄而散。

孔子呢,在《史記》中的記載是說魯昭公死之前,他就回到了魯國,也就是42歲之前。不管是晉國出征之前,還是之後,總之孔子在40~42歲之間一定悟出了新的人生。

在孔子老了之後,出自論語的那句“四十而不惑”是個虛數,不一定是40歲整,再根據他35歲到41歲的流亡經曆來看,理想和現實哪一個重要?

如果他得不到三桓的支持,自己所謂的政治抱負和人生理想又從何而談呢,孔子決定面對現實,當然他回去做不到直接妥協,而是走了一條迂回路線。

回到魯國的經曆

回到魯國,四十多歲的孔子最終選擇了自給自足,不過他開始經常給學生們灌輸一些學會和解、放棄複仇的曆史典故,這裡有孔子更深層的用意。由于當時孔子的學生很多已經是貴族身份,所以他的言論早晚能傳到三桓政權耳中,算是一種變相的和平調解通知函。比如論語收錄有: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雖然極端的伯夷賀叔齊最後都餓死了,但是孔子卻表達了“識時務”的處世态度;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将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這裡包含了孔子很妙的智慧:如果魯昭公假比是商纣王,三桓假比周武王,自己假比伯夷、叔齊,縱使商纣王千錯萬錯,周武王也算是以下犯上,伯夷、叔齊依然追求自己道德标準,對他人還有什麼可怨恨的呢?

同樣的道理,孔子雖然幫助魯昭公符合仁德标準,可也不會怨恨真正勝利而掌權的一方。如果這些話傳到三桓的耳朵裡,他更希望三桓對自己放下不必要的戒心。

後來陽貨(名虎,字貨,是春秋時魯國人)在魯國割據一方,魯國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内戰,他希望孔子能在政治與禮教上助他一臂之力,這樣才能更好的抗衡三桓寡頭,可惜孔子一直不予答複。

孔子婉拒陽貨的“三顧茅廬”,直到50歲時,這時距離陽貨邀請孔子出山過去三年了。又出了一件新鮮事:作為陽貨的死黨——公山弗擾(複姓公山,名不狃【也作弗擾、不擾】)也用其他途徑邀請孔子出山,孔子竟然同意了。

論語有曰: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簡單翻譯:當時公山弗擾在費邑已經反叛了,被其召喚的孔子竟然準備出山。子路很不爽說到:“老師咱們不至于沒地方去吧,非要去公山哪裡?”孔子說:“如果有人叫我去,會白叫我去嗎?倘若被任用,我能在東方複興周朝的政德。”這裡的東方就是指魯國,正好對比在陝西的周朝。

這就非常矛盾,都是陽貨的黨派,為什麼孔子直接就答應了公山弗擾呢?其實此段話隻是表明了孔子治國決心,并沒有準确答複公山弗擾。事實也是孔子并沒有與公山弗擾為伍,而是一步一步靠攏了三桓。

如此看來,孔子所指的四十不惑,是他追随魯昭公的冒險失敗導緻流亡,尤其是晉國寡頭和魯國寡頭暗合的醜惡嘴臉,使他終于明白了什麼叫真正的現實主義,從此他不會再盲目追求自己的仁德标準,而是采用更現實的迂回戰術。

孔子在齊國的多年經曆,并沒有被弟子們《論語》和《禮記》詳細記錄,我們也隻能參考其他曆史文獻慢慢還原那段塵封的經曆。一言以蔽之:40歲孔子的現實主義行為不再空談,而必須要有能夠為他的理想主義服務的決策。

抛開現代解讀,也抛開現代人生,我們回到曆史才發現,社會的政治變遷和君臣關系才是給孔子指路的唯一素材,這也是孔子樸素版的“四十不惑”吧。雖然我們聊到了五十歲的孔子,但是依然不能诠釋他的“五十知天命”,這個話題有機會我們再聊!

本站文章為@骁寒文化驿站所有,未經同意,轉載必究。圖片來自網絡,聯絡必删!

#頭條圈子學院##文化領域##中國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