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叫趙羽?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有多少人叫趙羽?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
進入21世紀以來,以網絡為主的新興媒體憑借自身的傳播時效性和大衆參與性,已經超越傳統媒體成為主流。在互聯網的擠壓下,學界和業界對傳統媒體唱衰屢見不鮮。這些關于傳統媒體衰落的讨論中,有關“報紙消亡”問題的争議,聲音最大、持續時間最長。自菲利普·邁耶的“報紙消亡論”開始,學界和業界對“報紙消亡”的辯說一直持續至今。
“報紙消亡論”緣起
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有學者意識到報紙正在走下坡路,并且很有可能會消亡。1994年,美國未來學家馬克爾·克萊頓曾把報紙稱為“媒介恐龍”,他認為報紙将會随着曆史的發展變成過去式。媒介批評家霍華德·庫茲也認為,報紙行業正彌漫着“死亡的氣息”。
但真正使“報紙消亡”這一論題引發争議的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新聞學院菲利普·邁耶,他在2004年出版的《正在消失的報紙:如何拯救信息時代的新聞業》一書中,對美國“全球民意研究中心”的綜合社會數據進行了新聞業信任度方面的分析。通過調查數據制作了兩個“線性拟合”圖,根據圖表中顯示的受衆信心分布和讀者數量變化趨勢,菲利普·邁耶得出結論,即在2015年大衆對于新聞業的信任度會降至零點。由此,他預測——“在2043年第一季度晚些時候,日報就沒有讀者了”。
日本《每日新聞》前總編輯歌川令三同樣對報紙的消亡日期做了預測,他在《報紙消失的日子》一書中,表示報紙消失的時間是2030年。2006年12月13日,美國《時代》周刊上發表了一篇分析文章,文章中引用了菲利普·邁耶的預言,提及互聯網的沖擊會使報紙走向死亡。這一媒體的報道使“報紙消亡論”廣為傳播,繼而引發衆聲喧嘩、各抒己見。
2008年10月,美國頗具影響力的報紙《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宣布,将在2009年3月停止發行印刷報刊。《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停刊,再次将“報紙消亡論”引向争議高點,國内外很多學者和新聞工作者紛紛表達對“報紙消亡”的不同看法。
“報紙消亡論”引争議
一些學者從大衆媒介更替的角度出發,認為報紙的發展已經接近後期。挪威的媒介顧問伊瑞克·威爾伯格對報紙的生命周期進行分析,指出報紙正處于成熟期的後期和衰落期的早期。英國的羅伯特·皮卡德和伊瑞克·威爾伯格的觀點相似,他認為21世紀以來報紙逐漸式微,步入衰落期。
也有一些學者和業内人士從商業模式和信息載體的層面進行分析,認為報紙終究會被互聯網替代。美國麥克萊齊報業集團CEO保羅·基林認為印刷報紙成本過高,在互聯網環境中必将走向衰亡。比爾·蓋茨也曾就報紙的發展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指出人類24小時接入互聯網後,紙張會失去信息載體的意義,報紙也将會失去信息終端的作用。在國内學者中,劉建明指出,報紙上的新聞轉向網絡之後,網絡報紙已經不能稱作報紙,而是網絡新聞庫。從這一形态上來講,報紙演變成網絡報紙之後,報紙本身就已經消失。
但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報紙消亡論”是一種誇大的預測,媒介的發展從來都不是取代,而是不斷提升。世界報業大亨魯伯特·默多克談到報業的命運時指出,網站和郵件定制都可以成為報業發展的新領域,報業将在21世紀達到一個新高峰。《紐約時報》總編輯比爾·凱勒在《在數字混亂時代,報紙還沒有消亡》一文中表示,報紙将會長期存在。瑞典學者派裡·湯恩伯格也表示,“報業生機勃勃并且活得很好,報紙即将死亡的報道是被極度誇大了”。
國内學者對“報紙消亡論”也表達了反對觀點。周鴻铎認為,美國學者的“報紙消亡論”是不科學的,從一些傳統大報的發展現狀來看,報紙并沒有任何消亡的迹象。楊保軍從整個新聞傳播業的曆史出發,認為傳播媒介的發展過程是不斷揚棄、疊加發展的過程。有了新媒介之後,先前的媒介不一定就會消失。陳力丹也認為,沒有任何大衆傳媒會因新興媒體的出現而滅亡。他在談及新媒介環境時指出,紙質媒介總體上會呈下降趨勢,但是不會消亡。
報紙消亡與突圍
國内外業界和學術界對菲利普·邁耶提出的“報紙消亡論”的争論,源自他們對這一觀點的不同理解。這些争論基本上圍繞兩個命題展開——“紙質印刷版報紙是否會消亡”和“報紙内容轉向互聯網之後,還能否稱為報紙”。對上述命題持贊同觀點的有其合理之處:一方面,互聯網具有信息承載量大、成本低、傳播迅速等優點,使網絡報紙代替印刷報紙成為可能;另一方面,互聯網的媒介形态不同于紙質媒介,如排版、發行、互動方式等确實存在很大差異,若就此認為報紙必然被互聯網取代,有無視媒介發展規律之嫌。而反對“報紙消亡論”的觀點,多是基于媒介融合的前提條件,畢竟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結合才是報紙的最佳發展趨勢。不過,若對報紙的發展過度樂觀,輕視新媒體沖擊,也會使報紙陷入自我狂歡,反而可能加快生存危機的到來。
實際上,菲利普·邁耶的“報紙消亡論”,不過是指出了紙媒的減少和衰落,并沒有全盤否定紙媒的存在。為此,他在2008年專門發表了一篇名為《未來的精英報紙》的文章,對先前的觀點進行了解釋。他提出,在未來,報紙媒介形式會呈現多樣化趨勢,完全紙質的報紙依舊會存在,隻不過将會成為一種面向小衆不定期出版的專業刊物。
關于“報紙消亡論”的争論,學者們的不同看法見仁見智,但對紙媒的憂慮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報紙消亡論”是一個曆時性的命題,難以一概而論,尤其是在5G時代到來之後,萬物互聯,報紙行業将面臨更大的挑戰。既然網絡帶來的挑戰不可避免,學界和業界應該主動采取有力的措施,尋求紙媒與新媒介的融合,積極應對紙媒危機。報紙是印刷術的産物,曆經了幾百年的曆史,而互聯網作為科技的新發展,以其巨大的發展态勢影響着各個領域。報業人士如何利用互聯網,如何定義不同媒介形式的報紙,關乎着報紙的命運。因此,報紙的未來走向,尚需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