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陰陽觀念是怎麼形成的

陰陽觀念是怎麼形成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04:07:53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陰陽是天地的道,天地運行就得按照陰陽之道走;陰陽是萬物的綱紀,綱舉目張,萬物就得按照陰陽的節律動;陰陽是變化的父母,萬物的變化,萬物的“象”由陰陽而生;陰陽是萬物生殺的本源,萬物的始生與萬物的終結都是由陰陽決定的;陰陽是神明的住所,神明就在陰陽裡,陰陽離絕,太極崩潰了,神就去了,物就消亡了。

陰陽之理,變化無窮,不可盡述。夫言陰陽者,或指天地,或指氣血,或指乾坤。此對待之體,其實陽統乎陰,天包乎地,血随乎氣。故聖人作易,于乾則曰大哉乾元,乃統天;于坤則曰至哉坤元,乃順承天。

蓋陰陽之妙,原根于無也。故老子曰“無,名天地之始”。生死消長,陰陽之常度,豈人所能損益哉。聖人裁成天地之化,輔相天地之宜。

岐黃之道所由始,神農嘗藥。按陰陽而分寒、溫、涼、辛、甘、酸、苦、鹹之辨。凡辛甘者屬陽,溫熱者屬陽;寒涼者屬陰,酸苦者屬陰。陽主生,陰主殺。司命者欲人遠殺而就生,甘溫者用之,辛熱者用之。使共跻乎春風生長之域,一應苦寒者俱不用,不特苦寒不用,至于涼者亦少用。蓋涼者秋氣也,萬物逢秋風不長矣。

天在上,地在下,人、萬物在天地之間,陰陽之定位。然地之氣每交于上,天之氣每交于下。故地天為泰,天地為否。聖人參贊天地,有轉否為泰之道。

春秋、晝夜,陰陽之門戶。一歲,春、夏為陽,秋、冬為陰;一月,朔後為陽,望後為陰。一日,晝為陽,夜為陰。又按十二時而分五藏之陰陽。醫者全憑此,以明得病之根原,而施治療之方術。

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此二至最為緊要。至者極也,陰極生陽,絕處逢生,自無而有;陽極生陰,從有而無,陽變陰化之不同也。此太極陰陽變化之道。觀月令雲,是月齋戒掩身,以待陰陽之所定。

朔望分陰陽者,初一日為死魄,陰極陽生;初三日而月出 ,十三日而幾望,十五則盈矣;漸至二十已後,月廓空虛,海水東流,人身氣血亦随之,女人之經水,期月而滿,滿則溢;陰極而少陽生,始能受孕,故望以前屬陽。

陽病則晝重而夜輕,陽氣與病氣交旺也;陰病則晝輕而夜重,陰氣與病氣交旺也,若夫陽虛病則晝輕。陰虛病則夜輕,陰陽各歸其分也。治之者既定其時,以證其病。純虛之證,又不拘于晝夜之定候。

陰陽者虛名也,水火者物理也;寒熱者,天下之淫氣也;水火者,人之真元也。

中國古代人們認識陰陽、五行的目的是為了求生存、求發展。在長期的生産生活中,聖人仰觀俯察,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不斷探索植物、農作物、人等萬物與天地的關系。聖人告訴人們觀察萬物之作,觀察太陽的玄之又玄,陰陽的消長,太極的變化,二十四節氣接續周行,以茂對時,按時節播種,貴時、以時為寶,對陰陽的認識解決了中國古人農作物什麼時候種的問題。

陰陽觀念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一提陰陽)1

進而古人觀察到,同一塊地,按照農時,按照天象,應節氣播種的五谷,年份不同,品種不同,有收與不收,成與不成的變化;五畜有育與不育,化與不化的變化。而這與五行相關,五行是在農業生産精細化的需求中産生的。

河圖就是有關植物與氣候的關系圖,也是象與數的基本關系圖。土爰稼穑,問題導向,稼穑遇到了問題,就得找解決的辦法,需求決定探索的方向。

一方面,我們普通人相對于看得見,聽得到,摸得着的東西,對于那些眼睛看不見的,耳朵聽不到,手也摸不着的,不能夠直接認識,但實際上也是有事實存在的東西,往往是不願意相信的,至少是存疑的。對于這些東西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能什麼樣的影響就更不原意相信了。

限于可以使用的手段,可以借助的工具十分貧乏,古人對自然世界的認識,隻能借助于“象”,借助“象”的變化,來認識事物發生、發展、消亡的内在規律。由于認知者個體認識能力,經驗積累,智慧大小等差異,認識、處理同一件事,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象是器物因情應有之形現,既有普通人可以見到的部分,也包括普通人看不到的部分,人看不看得見,人去不去看,“象”都能客觀存在于器物的形現。

一方面,由于專制者的文化自私,不允許普通人弄明白其中的道理,設置了許多人的障礙,絕天地通,愚弄百姓。再有一部分巫師、醫生、道士等人認識陰陽的能力水平不夠,故弄玄虛,掩蓋自己的不驗、失敗,編造謊言欺騙百姓。使得陰陽五行等中國傳統文化,添上了迷信的色彩。

現代科學探索研究事實,是從普通人能夠體察到或借助儀器設備能夠體察到的事實出發的。而中國古代的經典易經、道德經、黃帝内經、呂氏春秋、尚書、禮記等,是講究緻用。應該說中國古人留下來的所有學問,大家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都是屬于實用主義,更重視“虛”對“實”的作用、影響。

不像現代科學,從一切都是從普通人都能夠認識體察的事實出發去做研究,比如中醫裡的脈絡,之前很多人拿這個說事,在相當長的時間裡現代科學沒有發現有這個脈絡,說這是假的。但是最近幾年,随着科技的發展,已經發現了人體脈絡的存在。以前發現不了,是因為技術還沒到發展這個程度。就像沒有顯微鏡之前,和你說微觀世界裡的事,你也肯定感覺是假的。

但是中國古代的聖賢做學問的邏輯就是:人們雖然看不見脈絡長啥樣,但是經過世代流傳的實踐和積累,知道了它的存在,它的功能,它的影響,而且聖人們知道怎麼用它去解決疾病問題,這就夠了。

人血的淖液,女子的月經與月亮的圓月相關,而這與人的生殖、生産有關。古人看不到女子排卵,但可以認識月圓與月經的關系,從而認識月亮與排卵,與生殖的關系。

直接認識不到,掌握不了的東西,就得依靠間接的東西去認識,去反映,靠借鑒,因為常人的認識能力十分有限,不具備真人、至人達觀内視的能力,這是古人常用的辦法,也是無可奈何的辦法,他們可以借助的東西與現代人相比少之又少。

現代科學雖然講究事實,但是怎麼證明我們體察到的東西,就是事實呢?你比如說聲音,現代研究發現,正常人耳朵能感受到的聲音頻率範圍在20-20000Hz之間,但是這并不代表這些聲音頻率之外,普通人的聽覺之外,就沒有聲音存在了。

人的感官能力不如很多動物。鷹比人看得遠得多,狗比人具有敏銳得多的嗅覺

蝙蝠可以發出和接受,普通人聽不到的超聲波。蝙蝠發出的是人耳聽不到的超聲波,它能準确地判斷障礙物或捕捉目标的位置,是由于回聲定位的原理,科學家利用這一原理發明了聲呐裝置,可探測海洋深度、繪制水下數千米的地形圖等。

再比如眼睛也是,人眼睛的分辨率,也是有限的,包括對色彩的分辨率,也是有限的。一些昆蟲和鳥類的眼睛可以看到人眼目光所無法企及的光長範圍内的光線。 貓的眼睛後邊有一個鏡子一樣的膜,使它們可以在幾乎完全黑暗的環境下走動并追捕獵物。該膜被稱為“脈絡膜層”,當光線穿過視網膜後,該光反射膜就可以将光折射回來,使得光線再次穿過視網膜的時候,它們的眼睛可以将其捕捉,從而看到黑夜裡的東西。

蛇類的舌頭沒有味蕾,它們用舌頭收集空氣中的所有粒子,然後将空氣中的氣味與味道帶進口腔上腭的兩個凹槽,叫“雅各布遜的器官” 來感應氣味與味道。因此,味道與氣味經過處理後變成電信号傳到腦部,從而判斷周邊的物體為何物。

雖然老鼠的視力都很糟糕,但它們可以通過嘴上的胡須進行彌補這一不足。 它們用那些稱叫“觸須”的長毛來探路,就像盲人使用棍子來探路一樣。通過揮動 其觸須對面前的物體探查一番後,老鼠和其他齧齒動物可以在其腦海中形成一幅周圍環境的圃面。 人類隻能依靠熟悉的路标或者是太陽的位置來确定北方的方位,甚至許多普通人還無法通過這些辦法來識别方向。很多鳥類,尤其 是遷徙的候鳥,在做長途飛 行時都能利用地球磁場來 保持其飛行路線不發生偏 離。科學家們至今還不清 楚它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 的,但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 表明這些鳥類有一種特殊的“聯覺”,可以讓它們“看到”地球磁場中磁力線的分布,就好像它們看到周圍環境中隻有五彩缤紛的圖案一樣。

有些我們通常看不見的東西,聽不到的東西,摸不着的東西,不是不存在,不是不發揮作用,隻是我們肉眼凡胎無法感知,無法認識。這些看不見、摸不着的“虛”,能使“實”得東西發生實實在在的變化,影響“實”的生活,随時空轉換持續發揮作用。

細菌這些曾經的虛,不借助顯微鏡,我們肉眼看不見,但卻能緻人生病,能緻和好的面發酵,能緻長期存放的面包長酶斑,這也都是虛的作用。

太陽,月亮,五星等天體對地載萬物的能量輻射、場力作用的影響,我們常人難以察覺,我們借助自然物的與它們的對應變化,去認識它們的存在和功用。草木一秋植物的有生長化收藏可以間接反映其作用。

它們有對動物有生長壯老的影響,有對動植物生活領地的限制,有對五谷、五畜,育不育的周期,化不化的周期影響。有對人的氣血經絡循行的影響;月圓導緻人的氣血淖液,可以說“虛”的影響、作用、功能,方方面不勝枚舉。 電磁波我們看不見,我們的移動通話、視頻就靠它;電磁感應我們看不見,電動機、發電機靠它。随着科技的進步,人的認識領域更廣大、更深刻,一些原來人們認為“虛”的東西也許就會變“實”了。“虛”的世界比“實”的世界更大、更廣、更深,更小,莊子才有“知也無涯”的感歎。人們正常見到的、認知的世界之外,是更宏大的世界,更微觀世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