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蘭
在我們地球上,溫室氣體的影響可以說是人類如今的一個重要問題,它對地球升溫産生的影響已經達到了一個“新高度”,而二氧化碳如今可以說是主要的影響源。然而除了二氧化碳之外,科學家們最新發現了第二大溫室氣體甲烷排放量可能已經創下了新“記錄”,也就是說人類排放的甲烷被大大低估了,它的影響已經與二氧化碳的影響差距已經更加的近了。
根據《自然》雜志科學報告指出,科學研究人員們通過在格陵蘭島冰芯研究之中,得出了這個結論,他們從冰芯之中發現了微小而古代氣泡,表明我們已經嚴重高估了甲烷的自然循環,同時大大低估了對我們人類地球的影響。
甲烷作為地球的第二大溫室氣體,它的影響力比二氧化碳強30倍,它是一種潛在的溫室氣體,雖然這種氣體是自然産生的,但新的研究表明,甲烷的危害遠遠超過了我們迄今為止的想象。
研究表明,在工業革命之前,當人類開始定期提取和燃燒化石燃料時,天然甲烷的排放量要比當前的估算值小一個數量級,這意味着我們自己的甲烷排放量可能比懷疑的要高40%。而人為甲烷排放量目前約占全球甲烷排放量的30%,幾乎占(全部)人為排放量的一半。
在過去的三個世紀中,甲烷的排放量突然猛增了約150%,上面我們也說了,由于這種大氣氣體也是自然産生的,因此很難确切說明排放的來源,因此我們有必要知道多少濕地和其他自然彙源産生的甲烷數量,這樣才能确保出人類的排放量到底有多少。
根據羅徹斯特大學的地球化學家Vasilii Petrenko表示,科學家們大大低估了人類的甲烷含量,這對大氣的改善是一個不好的影響,況且如今人類和自然循環都在是否,更加不好進行判斷。
當然最為明确的就是我們說的人類活動,人類不僅在釋放二氧化碳重要的溫室氣體,在甲烷方面也是有的。根據科學報告指出,甲烷是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人為來源,并且甲烷在大氣中很難消失,平均保存時間是可以達到9年。
科學家表示,如果我們今天停止排放所有二氧化碳,那麼大氣中的高二氧化碳水平仍将持續很長時間。加上甲烷,這對氣候變化的研究更加重要,因為如果我們改變當前的甲烷排放量,它将反映得更快,氣候的效應可能會更加的強。
而除了人類是否的甲烷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地方的甲烷是非常多的,那就是北極地區,最近大家應該也看到了這個報告,那就是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研究人員表示,随着我們地球的持續升溫,北極地區的變暖速度已經達到了其他地方的兩倍。
這對我們全球人類來說都不是一個好事情,因為當北極升溫之後,位于永久凍土或一些冰湖等地的甲烷也會釋放出來。根據報告指出,科學研究人員從2017年7月和8月進行的飛行中,收集了400多個數據,覆蓋了約30000平方公裡的北極土地,總計是收集了大約十億次有關甲烷排放的結果。
而在這次的研究之中,美國宇航局(NASA)克萊頓·埃爾德表示,總計是發現了200萬個“甲烷釋放點”,所以說北極的甲烷在升溫之後,或在爆發釋放之中,這将可能會加速全球的一個溫室效應。
對于科學家們來說,甲烷确實是一個擔心的問題,并且如今我們也看到,可能正在發生爆發之中,它釋放越多,這說明我們地球的溫室效應可能會更加的強,那麼結合二氧化碳的排放來講,我們地球将會面臨更加嚴峻的氣候現象,什麼高溫,強風暴,幹旱等問題都可能會帶來更強的影響,這樣我們地球生命生活将會面臨更加“困難”的局面,因為生态氣候的狀态更加的難了。
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說明,那就是從2019年燃燒到2020年的澳大利亞野火,根據公布的科學數據顯示,燒毀了超過了1100萬公頃的土地,導緻至少33人死亡,并有了大約10億動物死亡,所以影響非常的大。而它背後的原因可能就是高溫,幹旱等雙重影響之下産生的,這就說明了氣候的聯系,所以說氣候不能再這樣持續下去了,真正的影響可能已經出現了,科學家們擔心的極端氣候現象是真的可能在發生了。
整體而言,甲烷越多,對我們地球是越不利的,因為它也是屬于溫室氣體,并且影響的強度是二氧化碳的幾十倍,我們如今需要控制對它的排放,同時需要控制氣候的變化,讓存儲起來的甲烷氣體永遠不要出來,這樣才能夠穩定氣候的生态模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