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牽牛花
暮夏初秋的季節,清晨時分,在田間地頭,或在城市的一隅, 又能看到一叢叢的牽牛花了,藍色的,紫色的,桃紅色的,溫馨而甯靜地綻放,象那第一縷陽光,點亮着生活的美麗。她們或繞枝攀援,或布滿竹籬,或與青草為伴,為初秋的大地平添了幾多怡人的景色。
牽牛花是嬌嫩的,記得少年時,在坡裡拔(割)完豬和小兔吃的草後,看見一叢叢的顔色各異的牽牛花,很是喜愛,忍不住摘下幾朵來,可不過一會兒,她就瘦瘦地枯萎了。自此以後,再也不敢去摘,遇見她便駐足靜靜地觀賞。在生活艱難的歲月抑或是緊張的上學日子,每當想起柔弱的牽牛花在籠霜遮霧的清晨依然綻放,便增添了很多力量。牽牛花又叫喇叭花,她是告訴人們要秋收秋種了,是啊,原野上金燦燦的玉米,大豆和谷子要顆粒歸倉了;秋種也要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她告訴人們,履薄霜而堅冰至,在不可預知的寒冬裡,要提前做好準備。她還告訴人們,在浮躁和沉淪的世風裡,保持一份清新和清醒是如此地重要。 她要告訴人們的仿佛很多很多......。
關于牽牛花,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很久以前,在一個地方,突然出現了一座形狀像伏着的牛一樣的山,大家就給它取名“伏牛山”。伏牛山下有個小村子,村子裡的人都很貧窮,沒有錢買牛耕地,隻有用一些自制的土工具來刨土和開墾。其中一家有一對孿生姐妹。那對孿生姐妹就住在山腳下,她們在山前山後開墾了一些荒地,靠着自己的雙手,春播、夏耘、秋收,日子還算勉強過得去。姐妹二人心地善良,還經常接濟窮人。 有一天,姐妹倆正在刨地,突然刨到了一塊很硬的地方,姐姐和妹妹把所有的工具都拿來,卻怎麼也刨不動一絲土。二人累了半天,就坐在硬土邊上歇一會兒。忽然,那塊硬土自己裂開了,姐妹倆連忙瞪大了眼睛瞧,裡面發出銀閃閃的光亮,原來是一個銀喇叭。倆人正奇怪時,旁邊走來一位白須白發的老翁,老翁笑着對她們說:“這座山是玉皇大帝從天上降下來的,裡面壓着一百頭青牛精,到今天,它們已整整壓了九百年了,到明天它們就會變成金牛。這個銀喇叭就是伏牛山的鑰匙,今天夜裡聽山裡“嘩啦啦”晌,過不久就會有一處發出金光,那就是山眼,隻要把銀喇叭插進去就行了。不過還必須記住口訣‘伏牛山,嘩啦啦,開山要我這銀喇叭’,連着念三遍,那山眼就會變大,可以進去抱出一頭金牛,一輩子吃喝不愁了。這鑰匙是九百年一現,隻有一會兒靈驗,天一亮就不靈了,千萬不要被山關住了。還有,這銀喇叭千萬不能吹,否則一百頭金牛就會變成活牛沖出山口的。”姐妹商量說:“金牛雖好不能當飯吃,黃燦燦的金,白亮亮的銀,在富人眼裡是值錢貨,可在窮人眼裡還不如一勺面呢。如果吹響銀喇叭,把那些金牛全變成活牛分給鄉親們,讓他們有牛耕田,不是更好嗎?”于是,姐妹二人分頭去通知鄉親們,交代他們夜裡去伏牛山下牽牛。等到了五更,忽然聽見山裡面“嘩啦啦”作響,山北坡放出一道耀眼的金光,山眼出現了。妹妹忙把銀喇叭拿出來。姐姐忙念:“伏牛山,嘩嘩啦,開山要我這銀喇叭。”念了三遍,山眼慢慢變大了,姐妹倆閃身就進去了,姐姐一進去就吹起了銀喇叭,頓時桌上的金牛都變活了,它們伸伸腿,抖抖毛,跳下桌子來,都變成了大牛,它們順着山眼往外沖,當最後一頭牛剛剛伸出頭時,東方已經微微泛紅了,山眼慢慢變小了,這一下要急壞了姐妹倆,姐妹二人合力推,就是推不動。再說鄉親們,看見一頭頭牛滿山跑, 非常高興,一人牽了一頭。這時有人發現被卡住的那頭牛,大家有的扯牛頭,有的扯牛腳,有人往牛鼻子上套了個鼻圈,再在鼻圈上拴了根長繩,齊心協力地拉,牛被拉疼了,一急,四蹄一蹬就出來了,可是山眼卻合攏了,姐妹倆被關在了山裡。這時太陽出來了,山眼裡的那隻銀喇叭一變,就成了一朵喇叭花。為了紀念姐妹二人,喇叭花也叫牽牛花 。從這裡看出,牽牛花包含着付出、奉獻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宋代詩人徐橘隐有詩雲,“紅蓼黃花取次秋,籬芭處處碧牽牛。風煙入眼俱成趣,隻是田家歲薄收。”在觀賞牽牛花的同時,作者表達了對勞苦人民的深深同情。
鬥轉星移,滄海桑田。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充足豐富,晨曦中人們一邊呼吸着新鮮的空氣,一邊浏覽着點綴于綠葉叢中的牽牛花,增添了生活的情趣。牽牛花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做朝顔,每當雄雞剛啼過頭遍,繞籬萦架的牽牛花,就早早地綻放了,綻放出最美的容顔。
在大雪紛飛的日子,希望我們仍會記起那蓬勃盛開的牽牛花。那時,她的枝葉可能已經全無,可她的種子正深埋在地下,積蓄着力量,等待來年的萌出。我想,每一個奮鬥的個體,都應該學習牽牛花這種堅強的精神!
韓力曉創作于2022年8月下旬
壹點号堅強的胡楊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