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才女友 第一季》劇照
如果最近幾年新出版的小說中,隻能選一本來讀的話,我會選“那不勒斯四部曲”。因為這套書有厚厚四本,可以讀很長時間。
開玩笑啦。當然是因為它好看,而且深刻。好看到想給所有你愛的人特别是女性每人送一套,逼着她們認真讀完并寫下不少于800字的小作文。深刻到想藏起來讓那些你讨厭的人這輩子也沒有機會讀到以防他們受到啟發
“那不勒斯四部曲”是指《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離開的,留下的》《失蹤的孩子》這四部情節相關的小說。講述了兩個那不勒斯窮困社區的女孩持續半個多世紀的友誼,尖銳又細膩地探讨了女性命運的複雜性和深度,在世界範圍内特别是在女性讀者中引發強烈共鳴和持久讨論。
在豆瓣上,有近20萬讀者為“那不勒斯四部曲”打分。2018年和2020年,HBO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我的天才女友》和《新名字的故事》陸續播出,評分從9.3飙升到9.5,“我的天才女友”再次火出圈。
作品越來越火,“那不勒斯四部曲”背後的作者卻一直是個謎。埃萊娜·費蘭特隻是筆名,作者真實姓名叫什麼,長什麼樣子,甚至是男是女也不知道。埃萊娜·費蘭特幾乎不出席公衆活動,接受媒體采訪也是通過書信和郵件。
有人認為埃萊娜·費蘭特是個男作家,因為(他們認為)女性寫不出這麼“冷靜”“暴力”的作品。甚至還有人懷疑作者并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
面對外界的好奇,費蘭特這樣回應:
“書是一切,應該被放在首要位置。我隻不過是一個普通女人。無論如何,請你們放過作家吧,假如他們寫的書值得看, 請熱愛他們寫的書。”
《我的天才女友 第一季》劇照
今天推薦的這本書《碎片》,可以解開關于費蘭特的一些重要謎題。
《碎片》是費蘭特20餘年來的書信、訪談和散文集。她在書中袒露了自己對寫作風格和主題的探索曆程,并回顧了自己經曆的自我懷疑和突破,這些對話睿智地诠釋了女性和家庭、神話和文化、城市和記憶,以及作家和讀者的複雜關系……
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費蘭特的格局和野心,遠不止創作出好的作品這麼簡單;她關注和思考的,從女性命運出發但已超越女性, 企圖穿透混亂的現實和複雜的人性,直指生活的本質和人類的命運。
在某種意義上,生活的本質或許就是“碎片”,“我們都是别人碎片的集合。”
《碎片》既是深入費蘭特的文學世界的指引,同時也是一份智性、鮮明而堅定的文學宣言。
豆瓣書店獨家首發
《碎片》
優惠價:¥49(原價:¥69)
戳圖搶購▽
[意] 埃萊娜·費蘭特 著
99讀書人|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0年10月
謎一般的作家——埃萊娜·費蘭特
埃萊娜·費蘭特,1992年發表長篇小說《煩人的愛》,1995年被意大利導演馬裡奧·馬爾托内改編為同名電影;此後相繼出版小說《被遺棄的日子》(2002),與出版社的通信集《碎片》(2003),小說《暗處的女兒》(2006)以及兒童小說《夜晚的海灘》(2007)。
2011年至2014年,費蘭特以每年一本的頻率出版《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離開的,留下的》和《失蹤的孩子》,這四部情節相關的小說被稱為“那不勒斯四部曲”。
它們以史詩般的體例,描述了兩個在那不勒斯窮困社區出生的女孩持續半個多世紀的友誼,尖銳又細膩地探讨了女性命運的複雜性和深度。
2015年,費蘭特被《金融時報》評為“年度女性”;
2016年,《時代》周刊将埃萊娜·費蘭特選入“最具影響力的100人”。
2017年3月,《我的天才女友》被改編成話劇在倫敦上演。
2017年,HBO宣布将那不勒斯四部曲改編成系列電視劇;同年,紀錄片《費蘭特熱》上映,追蹤了這位隐身作家的作品在全球産生的深遠影響。
《我的天才女友 第一季》劇照
《碎片》(2016)是費蘭特自1991年至2016年間唯一的書信、訪談合集。書名“碎片”(frantumaglia)來自作者的母親常用的那不勒斯方言詞彙,指遭遇矛盾和混亂的個體體會到的痛苦,更是一種令人恐懼的生活真相。
“碎片是時光的堆積,沒有故事或小說中的秩序。碎片是失去帶來的感覺。”
作家選擇用寫作釋放這個詞彙背後的解放力量,“要讓真相在紙上浮現,甚至要達到一種讓人無法容忍的地步。”
費蘭特的文學宣言
講述我們自己也無法理解的事物
按照費蘭特自己的形容,寫作就像攪動還未愈合的傷口,或者更血腥的意象是“殺鳗魚”,作家的任務是要呈現“沒有被馴服的真相”,而作家對小說的要求也有驚人的嚴苛:小說不應該是媒體報道的刻闆印象的疊加,不是一份宣傳冊、一項人類學研究,或僅僅在傳達一個政黨的姿态——
“一部好的小說,我希望它能告訴我無法從其他途徑得知的事情,它的講述語言應該是獨一無二的,我能聽到小說做出的推斷。”
《碎片》中的42篇文字,可以視作費蘭特通過不在場的對話者(無論是導演、書商還是記者)——所有訪談均以書信方式完成——對自己的文學生涯進行的一次冷靜、耐心的内在審視。
同樣,通過散落在各章的回答也可以拼湊出一份拼湊出作家個人的思考地圖:艾爾莎·莫蘭黛、本雅明、弗洛伊德、福樓拜,塞斯佩德斯、奧爾特賽、《埃涅阿斯紀》……
作家毫不避諱地談及其他傑出的大腦和心靈對自己的啟發,并在閱讀中确立屬于自己的文學任務,或需要得到廓清的文學真相。
這本書還收錄了其他的“碎片”,即作家在幾十年裡試圖鎖進抽屜、或在寫作過程中毫無悔意地删去的隐秘段落——作家自我搏鬥的痕迹,也是給讀者的額外饋贈。
用伴随費蘭特的出版之路的意大利出版人桑德拉·歐祖拉的話來說,“《碎片》沒有過多掩飾,裡面有各種各樣的碎片、筆記、精确的描述,其中還包括一些前後矛盾的地方,這些内容放在作家寫的小說旁邊,可以作為一本陪伴着其他書的書。”
在《碎片》中,母女關系是反複被思考的重要主題,作家少見地坦誠分享自己和母親之間那種嫉妒、傷害和渴慕并存的關系,最終通過小說将母親與女兒的本質關系縫合在一起。
“做這些母親的女兒……無論是步她們後塵,還是充滿敵意地排斥她們,都很艱難。要逃離那不勒斯,也是為了逃離這種母親。隻有在逃離之後,才能清楚看到女人的悲苦,感覺到這個男性城市對于女性的擠壓,會為自己抛棄母親感到懊悔,會學會愛她們,讓她們變成一個杠杆,來揭示她們被掩蓋的女性特征,一切都從這裡開始。”
費蘭特對女性主義思想、文學的回應也是最激動人心的段落之一。她充分地說明“男性對女性想象力的殖民”是一件多麼糟糕的事兒,也承認自己在閱讀和自我認知上走過的彎路。
“如果沒有女性主義思想的話,我到現在隻會是一個有文化的小姑娘,沉浸在男性主義文化和亞文化裡,自以為可以獨立思考。”
她通過筆下的各種女主人公的形象來說明,女性在不安、崩潰和混亂的狀況下,進行書寫,需要“一個有計劃的反抗”,她應該去講述那些“我們自己也無法理解的事情”,同時她需要坦誠地對自己采取一種全新的“監控”,這種現代的自我監控通向的是清醒,對身體延伸的把握,以及生命力的持續擴張。
《我的天才女友 第一季》劇照
“那不勒斯四部曲”背後的故事
在本書“Ⅲ書信”部分,作家詳細地解釋了“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創作初衷。
掌握了必要的學習工具的萊農,和“更激烈、更徹底地參與這個世界”的莉拉,也成了作家用來揭示我們所處的時代境況、反思知識的局限和可能的杠杆。
“埃萊娜認為不斷學習和掌握文化,是個人擺脫貧窮和無知的方式,她的路子非常成功。但要産生一種深刻的變化,需要幾代人的努力,需要整體性的變化。”
作者透露,“那不勒斯四部曲”背後有一段真實的友誼,“這本書産生于我所熟悉的一段很漫長、複雜,也很折磨人心的友誼。”
對于小說中展現出的女性主義,作者在訪談中也有回應和闡釋, 并分享了自己的思想轉變過程,以及對她産生過重要影響的作者和作品等。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有這種思想:假如我不能快融入一個由傑出的男性構成的世界,如果我沒學到他們的優秀文化,假如我沒成功通過所有考試,經受這個世界對我的考驗,那就相當于沒有活過。
後來,我讀了很多書,這些書強化了女性的不同之處,這也改變了我的思想。我明白,我必須反過來:假如我要打造自我的話,我必須從自身出發,從我和别人的關系出發……現在,我會讀很多女性寫的著作,這幫助我用一種批判的眼光看世界,看我自己,還有其他人。”
《我的天才女友 第二季》劇照
她說自己講述的都是一些“中産階級女性的故事”。
她認為“家庭本身就是暴力的”。
“所有建立在血緣關系之上的東西,都有暴力的因素。也就是說,家庭關系并非我們選擇的關系,那是責任強加給我們的,也不是我們決定承擔的。在家庭内部,美好或糟糕的情感總是很誇張:我們總是誇大溫情,拼命否認那些負面情感。”
可以說,埃萊娜·費蘭特通過自己的小說和《碎片》,鼓勵讀者用一種未完成的、永遠革新的姿态去面對我們繼承的政治和文化遺産。
《我的天才女友 第一季》劇照
自1992年出版處女作以來,費蘭特堅持自己不在場(而非缺席)的姿态,拒絕成為媒體的同謀,盡可能讓作品走上自己的道路。她在書中有些激烈地宣布,媒體想用“一張面孔”來填補作家的不在場空缺産生的不安,而她更希望讀者通過閱讀來填補這個空白。
閱讀《碎片》也是一種“界限消失”的體驗,我們跟随作家冷靜又充滿熱度的自我剖析,抵達她最根本的文學立場:每個人都是一堆碎片的臨時組合,而“最廉價的黏合劑就是刻闆印象”。
《碎片》能幫助我們深入那不勒斯四部曲中莉拉“界限消失”背後激進的涵義,更聽到作家對小說的價值、寫作的反抗意義等的犀利看法。
本書由意大利語學博士、“那不勒斯四部曲”譯者陳英教授翻譯,簡體中文版《碎片》護封和内封均選用意大利進口特種紙,内文細膩光滑且環保,穿線膠裝,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
豆瓣書店獨家首發
《碎片》
現在下單,即可發貨
優惠價:¥49包郵(原價:¥69)
戳圖購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