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麼納涼小暑?面對難耐苦夏,文人雅士鐘情于前往亭台樓閣、山間湖畔去納涼避暑陸遊的《橋南納涼》雲:“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又是一個難眠之夜,陸遊來到河畔來享受柳下凉風,月明風清,星河半落,聽着船上悠揚的笛聲響起,聞着蓮花飄來的陣陣暗香,這夏日的夜晚也别有一番風味唐代高骈《山亭夏日》詩雲:“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山間,綠樹成蔭,水映山亭,碧波粼粼,薔薇飄香,好一幅别開生面的山中消夏水墨畫,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古人怎麼納涼小暑?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面對難耐苦夏,文人雅士鐘情于前往亭台樓閣、山間湖畔去納涼避暑。陸遊的《橋南納涼》雲:“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又是一個難眠之夜,陸遊來到河畔來享受柳下凉風,月明風清,星河半落,聽着船上悠揚的笛聲響起,聞着蓮花飄來的陣陣暗香,這夏日的夜晚也别有一番風味。唐代高骈《山亭夏日》詩雲:“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山間,綠樹成蔭,水映山亭,碧波粼粼,薔薇飄香,好一幅别開生面的山中消夏水墨畫。
除了悠遊山林、亭台戲水,古人還發明了自己的“空調”、“冰箱”。這其中,冬冰夏用可謂是曆史最為悠久的降溫方式。《詩經》有雲:“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淩陰。”隆冬時節鑿取冰塊,放入冰窖之中貯藏,等到夏天來臨便将冰塊取出,或将其做冷飲冰酪,或直接放在房間中用以降溫。《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為結交權貴,常常在家中宴請賓客。每到伏天,楊國忠便令匠人雕刻冰雕,擺放在自己的宴席之中。冰塊之多,使得賓客“各有寒色”,有人甚至還想穿上棉襖,由此可見其用冰之奢。除了做成冰雕,古人一般将冰放入冰鑒中。冰鑒可以被看作古人的冰箱空調一體機,一般分為兩層,外層放冰,裡層可放果蔬和酒以冰鎮。同時,冰鑒上方的蓋子也會鑿孔,以方便冷氣冒出從而使室内降溫。
除了冰鑒,明清時期的人們還會修建“空調井”來調節溫度。所謂“空調井”,就是人們在房間内開鑿的深井,井上面用石蓋蓋好,蓋子上鑿有圓孔。由于地底相對恒溫,冬暖夏涼,因而到了夏天便會有冷氣從井下冒出。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對此有精彩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開七井,皆以镂刻之,盤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現如今,安徽西遞村有一名叫“青雲軒”古建築,其大廳内的“空調井”至今仍保存完好且還能發揮作用,使人不由得驚歎于古人的智慧。
“貯冰”、建“空調井”都耗資巨大,一般人無福消受,不過老百姓當然也有着自己的祛暑方法。《紅樓夢》中有一則薛寶钗出的燈謎:“有眼無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葉落分離别,恩愛雖濃不到冬。”這謎底,便是古代江南百姓常用的消夏用品——竹夫人。竹夫人又名竹姬、青奴,本身用竹編成,形似長籠,呈修長圓筒的形狀,中間空。竹子本身的材質,再加上中空透風的造型,使竹夫人成為夏日最為涼爽的抱枕。除此之外,扇子、竹枕、竹席等工具也都給尋常百姓帶去了許多清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