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電視機換屏價格

電視機換屏價格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18:06:11

一部關于電視換屏價格超過了買一台新電視的視頻,春節期間在網上流傳引發關注。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其實類似内容多年前就已開始在網上出現,但每次都能引發不少網友的共鳴。很多消費者對于電視換屏的花費達到了整台電視的七八成甚至超過整機價格表示不解甚至不滿。對此,有彩電企業人士表示,換屏價格貴過買台新電視屬于正常現象,尤其對于價格較低的低端電視機而言,屏幕成本在整機價格中的占比更高,如果再加上日益增加的人工成本,換屏價格鐵定要超過新機價格。事實上,類似情況不僅僅出現在電視機品類上,很多集成化生産程度較高的産品都或多或少存在類似情形,其中消費者抱怨更多的則是汽車維修中的“零整比”。同時有專業人士提醒,從技術角度來講并不建議消費者對數碼産品的核心部件單獨更換,比如對于使用時間較長而出現屏幕老化故障的電視機,更不主張換屏。

電視機換屏價格(換屏價格貴過買台新電視)1

2700買的電視為何換屏要花4600元?

近期,網上出現一段 “2700買的電視,更換屏居然需要4600元,這是為什麼?”的視頻引發關注。作者在視頻中表示,自己花2700元買了一台75英寸電視機,但意外碎屏需要更換。而經與廠家官方客服聯系,換屏報價竟然高達4600元。消費者對此感到不滿,“為什麼換個屏的價格比買台新機器還貴出那麼多?”這位消費者表示,他理解電視屏幕能占到整台電視機成本七八成的事實,如果花2000多元維修自己也能接受,但為什麼報價高達4000多元!

對此,北青報記者與一家彩電廠家相關人員取得了聯系,對方表示,電視屏幕能占到整台電視機成本七八成的事實,但消費者忽略了電視換屏的人工成本。在智能化生産時代,同樣工序人工成本遠高于自動化生産成本并不奇怪。按照行業慣例,75英寸電視換屏的人工成本不會低于2000元。“其實仔細想一想就不難理解,一台低端手機換塊屏的人工費都不會低過兩三百元!”

電視屏幕占據整機成本七八成

據了解,電視屏幕是電視機生産中的最大成本,自從液晶電視普及以來,液晶屏幕的成本就能占到整機總成本的六七成,如果再加上與屏幕密切相關的模組成本,算下來要占比甚至要超過八成。近年來随着技術工藝的發展,雖然屏的成本占比有所下降,但屏幕成本仍然是絕對大頭兒!

雖然消費者抱怨,但其實對于電視生産廠家而言,對于屏幕成本高企感受更為深刻。自液晶電視逐漸在中國市場普及開始,中國雖然成為全球最大的彩電生産國,但是液晶屏卻長期不能自給,基本依靠引進。也正因此,中國彩電廠家銷售的電視價格中,大部分其實都是在為面闆廠打工。不僅如此,中國彩電廠家還時常面臨被液晶屏供應商斷供的風險,直接影響到中國彩電行業的産業安全。也正因此,我國将面闆産業作為重要技術攻關方向,如今中國制造的液晶面闆已經成為國産電視屏幕的重要來源。面闆國産化的持續推進,也使得液晶屏幕的成本快速下降,液晶電視的市場價格也大幅下降,這才出現了75英寸液晶電視隻賣2000多元,僅相當于與一台中低端手機的現象。但這也引發了新的問題,即電視售後維修中的人工成本與電視價格的比例越來越高,因而經常出現消費者抱怨電視維修價格甚至高過買新機。

北青報記者從網上查詢到,近年來類似抱怨甚至投訴呈現上升趨勢。去年5月份,紹興消費者任師傅花3450元買了一台液晶電視,由于内屏破裂需要換屏,結果被告知換屏要3400元。2021年12月,成都消費者王女士向媒體反映,其購買的小米電視剛過3年質保就出現屏幕花屏現象。而在售後過程中,王女士被小米電視維修人員告知“隻能換屏”,整體費用算下來超過3000元,占到電視原價的約80%,“太誇張了,這就是讓消費者放棄維修。

數碼産品多存在維修價格超過新機問題

其實,維修價格超過新機并非電視“專利”。北青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自動化生産程度較高的數碼産品中,多存在同樣問題,尤其是成本占比較高的核心零部件的更換,往往總價格要達到甚至超過購買新機的價格,比如筆記本、手機、數碼相機更換主闆的價格都會明顯高于新機價格。

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産品調查辦公室就曾對“更換鏡頭價格直逼千元”“屏幕維修價格超過新機”等問題給予了關注。不過在調查中發現,很多消費者維修的數碼産品大多是使用了數年的老款産品,本身老型号産品的元器件就比較緊缺,而且當時的生産成本本身就更貴,如果消費者與現在性能更好的同樣産品相比,“性價比”往往肯定是不合算的。消費者張小姐在2018年初買了一台3000元的數碼相機,在使用了四年之後出現了無法使用的故障,根據錯誤代碼顯示為主闆故障。而在她找到當時購買相機的銷售商時,得到的答複是超過保質期隻能自費修理,價格合計超過2000元。“現在同樣檔次的數碼相機也隻賣2000元,但我用習慣了這台機器确實舍不得”,張小姐為此陷入了兩難。

對此,有數碼廠家告訴北青報記者,對于這類已經使用時間較長的數碼産品,其實并不建議消費者選擇維修,直接換新機更合适。“這不僅僅是從花費成本上的考量,也是技術上的建議。首現,各種元器件間相互匹配度的問題。這位人士介紹,廠家在産品設計中對于各部分元器件的使用壽命都會有整體的考量,使用年限整體上是互相匹配的,從而避免一部分元器件到了使用壽命而另一部分元器件還能較長時間正常運轉而引發的成本浪費。以一部普通數碼相機為例,如果不考慮性能指标的落伍,一台機器建議使用六年左右,如果主闆在使用了四年後出現故障換新,就可能遇到兩年後其他部件又出現問題。“到那時如果放棄維修直接換新,相當于這個新主闆隻用了兩年時間就下崗了,其實造成了更大的浪費。”當然,他也表示,如果隻是非核心部件的小故障,花較低的費用維修還是值得的。

另一方面,數碼産品的精密集成度較高,人工維修安裝的精細程度和标準化肯定不如集成制造,從理論上看,也存在同樣的零部件經人工安裝後的使用壽命和性能不如原裝的情況。因此,對于數碼産品核心部件的大修,建議消費者還是謹慎行事。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欽

編輯/田野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含信息網絡傳播權)歸屬北京青年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