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我國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也急劇上升。
心血管疾病多以危重急症形式出現,其中以心髒猝死為主要表現。《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指出,每年我國心源性猝死發病人數超過54萬,生存率不足1%,而國際水平則基本在15%。
為何差距如此懸殊?
主要由于我國對于心肺複蘇的認知及使用方式存在諸多不足。因而,學習正确的心肺複蘇知識很有必要。
心肺複蘇是搶救心髒猝死的重要手段,是由當代心肺複蘇技術創始人、“心肺複蘇之父”彼得·沙法,在20世紀60年代創建的一門學科和技術,現在它已成為全世界第一救命技術。
心跳突然停止後,循環和呼吸随即停止,全身組織細胞缺血缺氧,腦細胞對缺血缺氧最敏感,一般在循環停止後4~6分鐘即可發生嚴重損害,10分鐘後,腦組織出現不可逆死亡。
因此,對心髒驟停者的搶救能否成功,關鍵取決于第一目擊者是否能在黃金時間内展開施救。
正确的心肺複蘇有4個步驟:
第一步:判斷在判定事發地點無危險因素時可以就地搶救,目擊者輕拍患者雙肩或面頰,靠近耳旁大聲呼叫:“喂!XX你怎麼了?”
如無反應,應立即把患者平卧位(如懷疑頸椎損傷,應注意軸線翻身),以上檢查10秒鐘内完成。
注意:非專業人員不需要檢查脈搏,如發現患者突然倒地沒有意識,且呼吸不正常,可初步定為心搏驟停。
第二步:呼救若患者沒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啟動急救醫療體系。同時,讓其他在急救現場的人去周邊尋找是否有自動體外除顫器。
第三步:按壓
1.體位:患者平躺于硬闆床或地上。
2.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處或雙乳頭連線與胸骨中線交界線。
3.定位:用手指觸到靠近施救者一側的胸廓助緣,手指向中線滑動到劍突部位(心窩部),取劍突上兩橫指,一手掌跟置于兩橫指上方胸骨正中,另一隻手疊加之上,手指鎖住,交叉擡起。
4.按壓方法:按壓時上半身前傾,腕、肘、肩關節伸直,不可彎曲,以髋關節為支點,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進行按壓,按壓要有力。
5 . 按壓深度: 胸骨下陷5~6cm,壓下後應讓胸廓完全回彈,壓下與松開的時間基本相等。
6.按壓頻率:保持100~120次/分鐘的按壓頻率。每按壓30次,做2次人工呼吸為一個循環,一般來說,在2分鐘内要做完5個循環。在做人工呼吸時,應該先擡起患者下巴,打開氣道,捏住鼻子,用自己的嘴包住患者的嘴吹氣。每次吹氣600毫升,判斷吹氣量的方法是觀察胸廓是否有起伏。
按壓的過程要注意:
第四步:除顫
- 按壓部位要準确,按壓力量要平穩,避免沖擊式按壓或猛壓。
- 患者頭部應适當放低,以避免按壓時嘔吐物反流至氣管,也可防止因頭部高于心髒水平而影響腦血流灌注。
- 下壓與放松時間應大緻相等,放松壓力時定位的手掌根部不得離開胸骨,以免按壓位置移動。
- 減少按壓中斷時間,每次中斷按壓時間要小于10秒。
- 首次人工呼吸前,要注意開放氣道,即一手置于其前額,以小魚際肌側用力向後壓,使患者頭後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下颌骨的下方,将颌部同時向前擡起,觀察其口鼻中是否有污物及嘔吐物和活動性義齒等,若有,則先清除再做人工呼吸。
若急救現場有“ 救命神器” A E D ( 自動體外除顫器),則可展開早期電除顫:開機-貼片-放電,全程有語音提示,按其操作即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