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泾浜這個詞語相信大家不陌生吧。現在的它作為形容詞,時常被人們所使用。洋泾浜這樣一個類似地名的詞語是形容詞,你心中一定會犯嘀咕吧?沒錯,原本的它的确是作為一個地名而真實存在的。如今你還能找到當年洋泾浜的痕迹嗎?跟着小布一起來探尋一下吧!
在以往出版的著述中, 多把曆史上的“洋泾浜”理解為今延安東路,這大緻上不錯。實際上,洋泾浜是黃浦江在浦西的支流,大緻相當于今延安東路,西面在今成都路附近與一條叫“長浜”,約相當于今延安中路的河流相接,所以,當“長浜”被填平後築成的馬路就叫“長浜路”,即今延安中路。
但是,洋泾浜在今天的“連雲路”( 今部分已被建為“延中綠地”)處突然向南,又在金陵西路折向西北,沿今金陵西路在成都路附近并入“長浜”,所以,這一段洋泾浜被填平後就叫“洋泾浜路”,後又改名恺自迩路,這也是法租界與公共租界的分界線。在許多篇文章中提到,今西藏中路和西藏南路(北段)分别是叫作“泥城浜”和“周泾”的河流,在1899年和1900年前,它們分别是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西界,所以,這裡的東西向馬路均以這裡為西邊終端,唯有延安東路是向西越過西藏路,一直在成都路與延安中路相接,這就是當年“洋泾浜"留下的影迹。
資料:黃浦區新聞辦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