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12歲男童身上起疙瘩團狀

12歲男童身上起疙瘩團狀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8-14 12:36:11

記者:徐冉 / 通訊員:張弛、陳俊、許斌斌

“醫生,我們家娃的腋下和脖子這邊長了雞蛋大的腫包,一直退不了,還時不時發燒,夜間出汗,這到底是怎麼了?”近日,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兒科病房來了一位10歲小朋友小嘉(化名)。

12歲男童身上起疙瘩團狀(10歲男孩長了雞蛋大的腫包)1

家長告訴醫生,這種情況已經持續20來天了,輾轉就醫症狀未見好轉,當地醫生考慮結核感染可能,故慕名前來就診。

身上多處腫包卻找不到病因

醫生觀察到了臉上的抓痕

兒科團隊立馬為小嘉進行了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排查結核。

12歲男童身上起疙瘩團狀(10歲男孩長了雞蛋大的腫包)2

但兒科氣管鏡團隊在鏡下并未發現典型的結核感染證據,包括肺泡灌洗及結核菌試驗結果均不支持結核感染。那麼問題來了,不是結核,難道是腫瘤?還是其他罕見病?

兒科詹璐主任醫師、金海麗主任醫師查房時,細心地發現小嘉面部隐隐有幾道劃痕。

12歲男童身上起疙瘩團狀(10歲男孩長了雞蛋大的腫包)3

一個月前和流浪貓玩被抓傷

10歲男孩确診貓爪病

詳細詢問下,家長回憶,在一個月前,小嘉跟一隻流浪貓玩耍時,不小心被抓傷了臉,當時傷口不大,就沒去醫院處理,并翻出了被貓抓傷後傷口愈合拍下的照片。

莫非是貓抓病?真相慢慢浮出水面,但要揪出元兇,還需要确鑿的證據。

兒科團隊迅速聯系了有豐富的淋巴結活檢經驗的結核外科團隊,葉波主任及楊俊醫師快速制定手術方案,進行了腫大淋巴結的活檢,術中從小嘉的淋巴結中抽出了大量黃白色膿液和白色壞死物,并清掃了大量壞死的淋巴結。

通過對淋巴結膿液的宏基因檢測,最終水落石出——漢氏巴爾通體感染!罪魁禍首就是我們通俗意義上的貓抓病。找到了病因,對症下藥,小嘉病情終于有了好轉,現已治愈出院。

前幾日,小嘉來複查,預後良好,家長感激不盡。

貓爪病很多人聞所未聞

嚴重卻可緻命

提起動物抓咬而産生的疾病,人們第一印象都是“狂犬病”,而“貓抓病”很多人聞所未聞。

貓抓病(CSD),又稱良性淋巴網狀組織細胞增生症,是一種以局部淋巴結腫大為特征的自限性感染性疾病。引發這種疾病的“真兇”是漢氏巴爾通體,而貓是這種病原體的主要宿主。

它會經被感染的貓抓傷、咬傷、貓蚤叮咬及通過破損皮膚或黏膜(口、眼等)接觸到貓的唾液,由貓傳播到人,人與人之間不傳染。潛伏期為3-10天,少數的可以達到幾個月甚至1-2年。

在被感染的貓抓傷的3天-2周内,抓傷部位會出現無痛性的紅色斑丘疹或膿疱。1-2周後皮損消退,留下短暫色素沉着或結痂而愈。這時,貓抓傷口可能愈合,容易被忽略。

12歲男童身上起疙瘩團狀(10歲男孩長了雞蛋大的腫包)4

在1-3周或更長時間,傷口附近的淋巴結腫大或疼痛是貓抓病的典型表現(常見于頸前、腋窩、手肘、腹部溝),單側多見,10%-15%的病例出現化膿。如果隻是局部感染,通常是可以自愈的。

但少部分病原體播散并感染肝髒、脾髒、眼睛和中樞神經系統,表現為食欲不振、發熱、疲倦等精神症狀,嚴重者危及生命。

據悉,雖然這種病叫做貓抓病,但是被狗抓過也可能患病,90%以上的貓抓病患者與貓或狗有接觸史,75%的病例有被貓或狗抓傷、咬傷的曆史,貓口腔、咽部的病原體經傷口或通過其污染的毛皮、腳爪侵入而傳播,多發于學齡前兒童及青少年。

專家提醒,如果被貓、狗抓咬之後,即便是注射狂犬疫苗後還需多加觀察。如果發現身上出現不明原因的腫塊或者膿腫要及時到中醫外科等相應專科就診。

如何預防?

做好這四步!

No.1

驅蟲是重中之重

貓抓病的原始來源是跳蚤、蜱蟲等寄生蟲,按時驅蟲,可有效避免家貓被漢氏巴爾通體感染。如果有條件,應定期為貓進行體檢。

No.2

減少家貓出門

貓和狗不一樣,貓不需要經常遛,應避免家貓與野貓、流浪貓的接觸,特别是春季貓咪發情期,減少家貓出門的機會。

No.3

注意自我保護

1歲以下的小貓更容易感染漢氏巴爾通體,免疫功能較弱的孩子應避免與小貓接觸,不能讓貓舔舐孩子的傷口,定期修剪貓的指甲,和貓接觸後及時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路邊的野貓不要逗。

No.4

被抓後及時處理

如不幸被貓咬傷、抓傷後,應立即用肥皂和流動水清洗傷口,至少30秒,盡可能擠出傷口中的血液,并用碘伏消毒。根據傷口嚴重程度進行止血、包紮,如傷口較深或出現貓抓病的任何症狀,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來源: 杭州交通91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