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二中劉郁林
“六月六,請姑姑,不戴‘姑姑’臭了頭。”這是流傳于家鄉的一句歌謠。這裡的“姑姑”是指“姑姑花”。每年農曆六月六這天,姑娘們頭上都帶上一種叫做“姑姑”的花串,花兒是淺淺的粉綠色,帶着淡淡的花香,開的一串串的,類似紫藤蘿,隻是紫藤的每一朵花都是圓鼓鼓的,而姑姑花卻是扁平的,好似榆錢的形狀。這種開滿姑姑花的樹在農村的路邊、河堤上到處可見,非常高大,因為它結出的果實搗碎後,有一種淡淡的臭味,因此得名臭椿樹。
記得每到這一天,早晨起來,就會看到母親的紅漆梳妝匣子裡,總有幾串粉綠色的姑姑花,姐姐們自己梳辮子,她們自己就可以把兩串漂亮的姑姑花編在兩條又粗又黑的麻花辮裡,對着鏡子,一會把大辮子擺弄到胸前,舉起辮子嗅嗅花香,對着鏡子嫣然燦笑;一會又把大辮子甩到身後,走起路來故意将兩條辮子甩得高高的,那兩串姑姑花就在姐姐的肩頭跳起了舞蹈,美美的樣子,誘人得很,令我羨慕。 而我沒有大辮子,因為小時候,自己不會梳頭,再加上那個時候頭上總愛招虱子,所以父親總給我剪一個小時候很流行的菜幫子頭。六月六的早晨,母親就用一個黑色的卡子在我的前額處夾住一串美麗的姑姑花,我也學着姐姐們照着鏡子臭美一頓,美美地甩甩頭。一不小心就會把姑姑花甩到地上,一地的姑姑花瓣,每一個花瓣就是一朵單獨的小花,又像一隻小小的蝴蝶,在地上翩跹,嬌俏美麗,但飛不起來,而發卡上隻留下一根長長的葉莖和幾朵零星的花。這時母親再給我重新戴上另一串姑姑花,并且告訴我再弄掉就沒有了,因為開姑姑花的臭椿樹長得很高很高,摘姑姑花時很費勁的,所以這一天我就會小心翼翼,不敢再甩頭,像個小木偶,就像兒時演出時,畫好了妝,就極其不自然,連嘴都不敢閉合,咕嘟着小嘴,惟恐弄掉口紅和胭脂。
這就是兒時的六月六,戴上美麗的姑姑花,穿上漂亮的花裙子,小朋友們就興高采烈地出門玩耍了,不約而同地來到我家門前的大槐樹下,這時候的大槐樹長得綠蔭如蓋,濃蔭蔽日,蟬聲密布,調皮的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大槐樹的樹杈上,早已坐上了一個頭戴姑姑花的看似文靜的小女孩。小夥伴們也争先恐後地爬上那棵古老的大槐樹,說着隻有我們自己懂得的故事。
不一會,小紅家就來客人了,她姑姑拐着小簍回娘家了,小蒌裡有小紅喜歡的人造棉花裙子;小英子的奶奶也在喊英子回家,,小英子姑姑的挎包裡,有小英子喜歡的蝴蝶結發卡;娟娟站在樹上,老遠就看見姑姑騎着大金鹿車子回來了,一骨碌地從樹上下來,幸福地坐上姑姑的自行車回家了,姑姑包裹裡散發出的肉香在風中飄散…….
熱鬧的大槐樹漸漸冷清,樹上的蟬兒叫累了,不再動情地歌唱;中午的炊煙慵懶地踱出煙囪,祖母家的風箱卻格外得響亮;麗麗、玲玲……都在姑姑的笑聲裡,撒嬌地躺在姑姑的臂彎裡,享受着姑姑帶來的幸福。
而我依然坐在那棵大槐樹的樹杈上,眺望着遠方,眼裡蓄滿了一汪湖水,“我的姑姑你在哪裡呢?”不知道什麼時候,頭上的姑姑花又掉了滿地的花瓣……
祖父走出家門,伸開雙臂把我從樹上接下來,親親我,抱我回家;祖母掀開鍋篦子,白白胖胖拾着花邊的肉包子在向我微笑,祖父說下午領着我去粘知了,記得那時的我又開心地笑出了聲,格格的!
兒時,每一年的六月六,我都是這樣度過的,因為我沒有姑姑,也沒有叔叔,祖父祖母隻有父親一個孩子。我童年的記憶裡,沒有姑姑的蝴蝶結,沒有姑姑漂亮的塑料涼鞋,更沒有姑姑的親昵和疼愛……
長大後,才知道,六月六,是出門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諺語雲:六月六,請姑姑。這一天,不論多忙,不論多遠,嫁出去的姑娘都要攜夫将雛回娘家,在姑娘的籃子裡,一定有一塊肉,因為“六月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這是風俗。一大家子在炎熱的夏天團聚,熱情似火,其樂融融。最開心最幸福的就是那些有姑姑的孩子們!
後來啊,才知道,這個節日是有典故的。
傳說春秋戰國時,晉卿狐偃驕傲自大,氣死親家趙衰。一年晉國遭災,狐偃外出放糧,說好六月初六日回家過壽。女婿決定乘狐偃祝壽之機,刺殺丈人,以報父仇。女兒探知此事,趕回娘家報了信。狐偃放糧歸來,看到民間疾苦,後悔未聽親家忠告,痛恨自己做錯事情。狐偃真心改過,翁婿更加親近,臣民又恢複對狐偃的敬重。後狐偃每年六月六,必将女兒、女婿接回家中團聚,牢記改過自新的日子。傳到民間百姓效仿、相沿成俗,也都在這一天請回閨女,應個消仇解怨、免災去難的吉利。
溯其原因,晉南盛産小麥,六月六日前後,小麥已經收打完畢,正處在一個農閑階段,是探親的絕佳時期。民間就有“六月六,走罷麥”的俗語。六月六姑娘回娘家,要用新産的小麥面粉,蒸一鍋包子。民謠雲:“六月六,看谷秀,碗大的包子一包肉。”
今天又是六月六,家鄉的臭椿樹又開滿了花,不知道在樹下鈎花的人是誰,不知道當年頭戴姑姑花的小夥伴們都在哪裡。我隻知道當年那棵承載了我快樂童年的老槐樹依然挺立在那裡,灑落一地的清涼;我知道那槐樹上的蟬聲依然叫個不停;我亦知道從樹上抱我回家的祖父、蒸大包子的祖母,還有父親、母親都已離開,故鄉的柴門再也沒有犬吠!
難怪劉希夷詩雲:“古人無複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張若虛卻言:“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今天,我也成為他人的姑姑;今天,我也知道物質的豐裕不再讓人像我兒時那般期盼姑姑的禮物,但我依然想念着一如當年的我翹首期盼姑姑回家的侄子和侄女,他們都在各自的城市裡成家立業,安身立命。侄女亦做了侄子孩子們的姑姑,他們左手右手各牽着一個小兒女,我幸福着他們的幸福,我感慨着生命的神奇,因為他們延續着我們的根脈。再看看眼前已經大學畢業但依然嬌慣自己如同孩子、奶聲奶氣喊着姑姑的女兒,我的眼角綻放了一抹含淚的微笑!别忘記,六月六,請姑姑!
作者簡介:劉郁林,煙台二中高級教師,畢業于魯東大學中文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煙台創作基地副秘書長。2014年開始散文創作,目前已在《山東文學》《當代散文》《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年選》《贛西文學》《齊魯晚報》及人民網、中華人物網等全國、省、市媒體發表散文、随筆160多篇,作品先後入選《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年選》《膠東散文年選》(2018 、2019),榮獲國内報刊網站征文大賽獎10餘次,2017年在華齡出版社出版散文集《麗人行》(與人合著)。相繼在《聯合日報》《當代散文》發表和推出《二中的冬天》《二中秋色》巜二中的春天》《二中的夏天》散文系列。多次被評為山東省散文學會優秀會員。作品《煙雨朦胧水簾峽》獲2018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創作大會優秀作品獎。目前,二十三萬字的散文精選集《昨日的風,已吹過》将由出版社正式出版。
作者:劉郁林 單位:煙台二中
職業:高級教師
電話:18769449413
地址:煙台市高新區創新路57号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