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封建王朝共出過五百多位皇帝,從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号,此後形成制度。曆代帝王登基即位次年都要改年号,這也是為了區别上一任帝王,一個皇帝在位時,也可以多次改元。
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數都改元兩次以上,一個皇帝的年号也可以有多個。明朝以後采用一世一元制,大緻上都是一個皇帝隻用一個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來稱呼皇帝,例如嘉靖皇帝、崇祯皇帝、康熙皇帝等。
到了清朝,除了皇太極使用兩個年号外,其餘大清皇帝都是一個年号。清朝的年号又比較有意思,雍正帝繼位前是雍親王,繼位後年号雍正,嘉慶帝繼位前是嘉親王,繼位後年号嘉慶,為何繼位前是寶親王的弘曆年号不叫寶什麼呢?
原來皇帝的年号叫法是有講究的,每個年号都有各自不同的寓意,需要推衍生辰八字研究五行、求神告廟蔔卦問名,就是為了能讓自己和子孫後代能福澤綿延,平安順遂。
新帝繼位後,先讓禮部列出一系列含有深刻含義的名号,然後讓欽天監蔔算,最後由皇帝自己選出合适的那一個。他們的名号大多寄意歲運韶華,蒸蒸日上、長治久安、國運昌盛之意,而雍正帝的年号有那麼一點特殊。
雍正年号與雍親王有一定的關系,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封胤禛為和碩雍親王,此時諸皇子為謀求儲位,各結私黨,勾心鬥角極為激烈。雍正帝繼位時,康熙的八子不甘心于争奪儲位的失敗,因此對于雍正的登基多有不滿。
因此胤禛在登位定年号的時候,為了抨擊世俗輿論得位不正之說法,确定年号為“雍正”。雍正的意思即為:“雍親王得位之正”。雍正是一個好皇帝,他上承康熙,下啟乾隆,是康乾盛世的重要紐帶。
嘉慶帝是在乾隆五十四年被封為和碩嘉親王,繼位後年号叫嘉慶,這個年号不是他自己定的,而是太上皇乾隆内禅時所定,嘉是對嗣君的嘉勉,慶表示祝賀,嘉慶帝繼位後幾年是沒有實權的,連年号都做不了主。
雍正十一年封弘曆為寶親王,雍正十三年,雍正帝去世,内侍取出谕旨,宣布弘曆即位,次年為乾隆元年。按理說,弘曆的年号應該是寶什麼的,為何卻叫乾隆呢?
也許當初禮部列出一系列含有深刻含義的名号,欽天監蔔算後,是有寶什麼的年号,但是,弘曆覺得不好,沒有乾隆這麼霸氣,乾卦象征君王,隆象征天道昌隆,乾隆者,乾運興隆,的确是個好年号,大家覺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