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聯的知識?對聯的基本概念對聯又稱為楹聯,是一種源遠流長,雅俗共賞的應用文體它要求言簡意赅,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言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更是中華名族的文化瑰寶,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關于對聯的知識?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對聯的基本概念
對聯又稱為楹聯,是一種源遠流長,雅俗共賞的應用文體。它要求言簡意赅,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言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更是中華名族的文化瑰寶。
對聯的發展曆史
對聯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早在秦漢以前,在我國一些地方就有過年懸挂桃符的習俗。而春聯的出現是在桃符的基礎上慢慢演變發展起來的。
現今我們在遊覽祖國的名山大川時,随處可見古刹、佛堂廟宇、博物館、大學、古村落門樓、茶舍等處的佳聯妙對。
2005年,國務院将對聯這一習俗列為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對聯的規則特點
(1)字數相等,斷句一緻。就是說上下聯的字數必須相同。
(2)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每句之内詞與詞之間,平仄盡量交替。
(3)詞性相對,位置相同。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也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另外,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相同位置上的詞平仄應盡量相反。
(4)内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