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孫權讀完了曹操的信,怔住了。信是這樣寫的(《三國志 · 吳書 · 吳主權傳》注引《江表傳》載):
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衆,方與将軍會獵于吳。
意思是說我最近奉天子之命,以讨天下不臣。用兵南下,荊州劉琮拱手投降。我(曹操)現在彙聚水軍八十萬人,也來吳地,和将軍(孫權)你在這江南的地面上打打獵,娛樂娛樂。
這簡直就是恐吓信!
寥寥三十個字,卻蘊含着暗流湧動的殺機,有着震天蓋地之勢!
據說孫權将此信交給群臣看,大家無不震驚失色,長史張昭更是非常明确地表明了立場,提出了投降的主張(《三國志 · 周瑜傳》載):
“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漢相,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且将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沖鬥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衆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不如迎之。”
張昭
不過理性分析,張昭的話倒是沒什麼差錯,隻是有些悲觀消極。
就目前形勢來看,曹操确實是以鋪天蓋地之勢南下,而孫權方兵力确實太少,迎戰俨如卵石相擊。
所以以張昭為首的“主降派”持投降曹操之意見。
回到内室,孫權感到一些害怕。此時,又是力主孫劉聯盟且“主戰派”的魯肅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他是這樣對孫權說的(《三國志 · 魯肅傳》載:)
“向察衆人之議,專欲誤将軍,不足與圖大事。今肅可迎操耳,如将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軍迎操,欲安所歸?願早定大計,莫用衆人之議也!”
魯肅換位思考,給孫權一個全新的思路——
他大緻意思就是投降派的言論,您還是不必聽了。退一萬步,就算投降,我魯肅可以,主公您卻不可。因為我投降了,無非還是能守住自己的官職、名位,依舊和現在一樣。可主公您呢?您是吳國之主,您不想一想曹操将如何安置您呢?到那時,再想南面稱孤(王),可就是難上加難的事情了!
孫權恍然大悟,從此堅定了主戰的決心。
魯肅不僅用激将法說服了孫權,同時又做出了一個非常明智的舉動——勸孫權立即将周瑜從鄱陽召回。
這是一步好棋!魯肅何其聰慧也,在思想理論一方确立方向後,他深知做事情需要兵力相助,而孫策死後,周瑜一直為前部大督,主管軍事。魯肅此為,一方面是因為他深知周瑜絕非輕言投降之人,勸孫權召回更方便和自己統一戰線;另一方面,也為孫權在後面号令群臣衆将提供了一位非常合适的人選。
在叙述周瑜來參與決策之前,澄清個事情。
關于赤壁之戰始末,從孫劉結盟起到曹操兵敗,《三國演義》用了非常大的篇幅來描述——從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衆議”到第五十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共計八回,這是比較大的篇幅了。而且羅貫中老師在描寫上非常精彩,故事情節緊湊,令人拍案叫絕。
但是諸位看官請注意了,這其中有很多橋段均為虛構。
比如“舌戰群儒”、“借東風”、“草船借箭”、“獻計火攻”、“曹營盜書”等——這些故事至今脍炙人口,被拍成電視劇展現于熒屏之上,有的還改編成了舞台劇、戲曲等等諸多表現形式,深入人心。
但是此連載既然是遵循正史,小說之言必不可信。所以在接下來的叙述中,我會根據一些史料記載以及參考文獻,時不時地“糾正”大家對于一些事情、人物形象的“慣性認知”,盡可能地還原曆史本來的情形。
那麼好,故事的節點走到了這裡,就先說說已經發生了的“舌戰群儒”。
“舌戰群儒”的故事想必看過三國的人都不陌生,記載于《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說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出使東吳求助于吳主孫權時,曾與東吳“群臣(儒)”進行了一場戰與降的辯論,十分精彩。
東吳這邊“派出”的是以老臣張昭為首、二十餘人與會的強大陣容,均主張降曹;而那邊隻有諸葛亮一人和一個“根本插不上口”的魯肅,是主張戰曹的。
諸葛亮主戰在對方“群舌相難”的情況下,從容不迫,力排衆議,駁得張昭“無一言回答”,虞翻“不能對”,步骘“默然無語”,薛綜“滿面羞慚”,陸績“語塞”,嚴酸“低頭喪氣”,程德樞“不能對”,個個理屈詞窮。
在辯論過程中,諸葛亮還諷刺張昭是“等閑”之輩、“群鳥”之流,污蔑嚴畯是“舞文弄墨”,程德樞是“小人之儒”,辱罵薛綜是“無父無君之人”,陸績是“小兒之見”,人人盡皆失色。
這段諸葛亮出盡風頭,展現雄辯才能的故事,史無記載,完全是虛構的。
諸葛亮出使東吳,《三國志 · 諸葛亮傳》是這樣記載的:
先主至于夏口,(諸葛)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将軍。”時(孫)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亮說權曰:“海内大亂,将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劉備)亦收衆漢南,與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軍量力而處之。今将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内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權勃然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衆,受制于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亮曰:“豫州軍雖敗于長坂,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衆,遠來疲弊,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将軍誠能命猛将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于今日。”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随亮詣先主,并力拒曹公。
這幾段引文,在上一篇也分别提出來分析過,在這裡不過是再度引用。如對這段内容不太悉知,請移步上篇查閱。傳送門:「66」赤壁鏖戰(3):屯駐江陵贻誤戰機
根據“舌戰群儒”的具體情況,并結合上述記載,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諸葛亮出使東吳之後,隻同孫權就抗曹問題進行了溝通,貌似沒有同東吳群臣進行激烈辯論,因為未見記載。如果真有此事,史書不會隻字不提;
2)《三國演義》寫諸葛亮同東吳“群儒”舌戰之時,是在孫權式會見諸葛亮前,孫權先讓他在外堂見見“江東英俊”。但這一會面,竟成了唇槍舌劍的“辯論大會”,占去了很多時間。按常理,孫權是不應該也不會這樣安排的,多是羅老師精心設計的。
3)發言中的七人,請注意薛綜、程德樞(程秉)二人。此二人是在建安十五年(210)交州的士燮歸附孫權後,才被孫權任命為官的。即使辯論存在,也應是建安十三年(208),他倆是不可能出現在這個會場中的。
長期以來,人們對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故事贊不絕口。有人認為羅老師虛構的這些情節是合情合理的,凸顯了諸葛亮作為智慧化身的藝術形象,是很成功的。
但是細品下來,你會覺得不是很合乎邏輯——
1)劉備集團的現狀是被曹操追着屁股打,連諸葛亮都說了“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将軍”這樣的話,說明确實到了生死存亡之刻。他受命出使東吳,以完成聯孫抗曹任務的,在這種“求救”于人的特定情況下,在“說服群儒”的過程中,理應謙虛謹慎,态度友好,尊重對方,以禮相待。可是小說中諸葛亮卻盛氣淩人,居高臨下,更是諷刺東吳文官之首張昭,想想這可是孫策托孤之重臣,諸葛亮做事說話謹慎,應是不會如此出言不遜的;
2)孫權的其他謀士,諸葛亮因意見與其不和,則對其進行污蔑、辱罵,這是對即将結成聯盟的人進行人身攻擊。他這樣一個态度,能得到對方的好感嗎?能有利于達到他出使東吳的目的嗎?顯然是不能的;
3)羅老師既然把諸葛亮作為智者的形象來塑造,這位智者就應該既懂軍事政治,也懂外交。但小說中的這些描寫,使諸葛亮喪失了一個外交使者的風度,甚至連一個做客人員的起碼禮節都不懂。但其同孫權對話中又不卑不亢,這形成很大反差。
作者這樣寫諸葛亮“舌戰群儒”的目的,是想通過雄辯和群儒的鈍拙,來突出他的智者形象,但實際所起的作用,則是在貶低諸葛亮的智者形象。
最終,按照《演義》的故事情節,諸葛亮被東吳老将黃蓋請走,至孫權處議事去了,“舌戰群儒”故事結束。這才有了之前的記載,及“亮說權曰:‘海内大亂,将軍起兵據有江東......'“。
回歸主題,魯肅建議孫權從鄱陽召回周瑜。接下來,一代儒将周瑜周公瑾即将登場,他的出現,會對孫劉聯盟的促成起到什麼作用呢?他和諸葛亮之間,是《演義》中記載的那樣嗎?請關注下文。
----
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