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5個多月的試運行,9月27日上午,廣州市白雲區圖書館新館正式開館運行。白雲區圖書館新館位于廣州白雲新城CBD,由何鏡堂院士擔綱設計、總價值超過10億元,在廣州市現有區級圖書館中首屈一指。
作為廣州市第一例利用公建配套解決圖書館場館的區級圖書館,白雲區圖書館新館開創了大型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模式的先河。更值得一提的是,白雲區圖書館新館在智能化創新應用方面開業界先河,是全國首個高頻無感借還書圖書館。
大師手筆
何鏡堂院士擔綱設計 “雲山珠水”活力滿滿
雲城西路蕭崗地鐵站西面,一棟流線型建築躍入眼簾,白色外觀配以高透玻璃幕牆,恢弘大氣,充滿活力。拾級而下,步入館内,整個空間布局靈巧别緻。
該館由“中國館之父”何鏡堂院士擔綱設計,設計理念為“雲山珠水,曲水流觞”,整體設計強調圖書館與城市空間整體和諧,設置下沉廣場,未來可連接城市過街隧道,與地鐵相連。
白雲區圖書館館長張材鴻介紹,新館為地下一層、地上兩層,由環形步梯相連,總面積8218平方米,設計藏書量50萬冊,閱覽坐席500個,日均接待能力達8000人次。新館負一層設有少兒閱讀區,一層為綜合閱覽區,二層設置了白雲人文館、旅遊休閑區、航空航天區、月台等主題閱讀區域,突顯白雲曆史與人文氣息。
其中,“月台”是無人值守閱讀區,名字取自杜甫詩“賞靜憐雲竹,忘歸步月台”,登上月台,暢遊知識海洋,擡頭可遠眺雲山疊翠,相當惬意。白雲人文館則以“白雲山上盡,清風松下歇”為意念,立體呈現白雲民俗文化風貌。館史陳列廳展示了白雲區圖書館建館以來近60多年的發展曆史,展現白雲文化記憶。
科技賦能
出館即借入館即還 找書也能精準導航
“經過5個多月的試運行,我們進一步完善了資源配置、設備調試及各項服務,現在新館正以最佳狀态服務各類讀者。”張材鴻介紹,科技賦能是新館的亮點之一,無感借書通道、機器人盤點、智能書架、虛拟圖書導航等衆多“黑科技”加持,讓新館在智能化創新應用方面開業界先河。據了解,白雲圖書館新館是全國首家應用基于高頻解決方案無感借閱通道的圖書館,結合RFID、感應偵測、生物識别等技術,實現出館即借、入館即還,實現了借閱零停留。
記者現場體驗:先關注“白雲區圖書館”微信号,錄入人臉信息,在選好圖書後,通過無感借閱通道,便可實現人臉識别、書本“芯片”感應,最後“開閘”出館,借書成功。完成一個借書流程約15秒時間,十分方便,進館亦是相同操作。“這些年‘數字鴻溝’這個社會問題備受關注,我們不希望把人們使用高科技的門檻提高”,張材鴻表示,“無感借還書能讓一些老人、孩子或不方便使用手機的群體也享受到科技的便利。”
“根據電腦顯示的對應索引号去書架上找書,還是要費一些功夫,如果書本再放錯架了,那就更難了。”試運行期間,新圖書館的精準導航找書服務,讓讀者們耳目一新,直呼“犀利”。
工作人員介紹,新館以智能書架和圖書定位設備為基礎提供微信導航服務,讀者可在任一書架外側的智能設備上查找圖書索引号,當來到對應書架時,某個書格會亮起綠燈,提示讀者要找的書就在該書格。如果讀者把書取出,随手放入另一格,再找這本書時,系統會動态更新該書的位置信息,并及時關聯到智能屏幕上。“這不僅大大節省了讀者找書的時間,也減少了圖書管理員嚴格整理歸位的麻煩。”一名工作人員表示。
文化地标
總價值超10億元,打造城市“文化會客廳”
作為廣州市第一例利用公建配套解決場館的區級圖書館,白雲新城圖書館開創了大型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模式的先河。
白雲區圖書館舊館位于機場路文化活動中心,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場館與區文化館等單位共享使用,由于服務面積較小,接待能力已飽和,無法滿足周邊群衆的閱讀需求。2016年。白雲區利用公建配套的方式在目前地塊獨立配建了新圖書館。為打造白雲新城CBD新的文化地标,白雲區政府斥資數千萬對新圖書館進行裝修,按總價值測算,新圖書館價值超過10億元,這在廣州市現有區級圖書館中首屈一指。
“離地鐵蕭崗站B出口走幾分鐘就到了,交通很方便。”家住三元裡的韋女士稱,“這裡寬敞、明亮,設施設備非常先進,兒童繪本很多,閱讀體驗很棒,基本每個周末我都會帶女兒來。”在試運行的5個多月裡,新館每天放出的預約名額從600個增加到1800個,還是供不應求,少數沒約上的讀者甚至直接來到圖書館門口“碰碰運氣”。
“白雲新館的建成開放大大優化了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格局,這個功能強大的區域總館極大造福了廣州北部的數百萬居民。”廣州市圖書館館長方家忠介紹, “十三五”期間,白雲區圖書館接待的讀者量從59萬增加到243萬,是2015年的4.1倍,外借文獻量從30萬增加到101萬,是2015年的3.4倍,舉辦讀者活動量從51場增加到1178場,是2015年的23倍;目前全市有312個公共圖書館和分館,其中服務效益最好的20個分館中有7個在白雲區。“白雲圖書館新館的建設更為全市,乃至全國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新的模式”,方家忠說。
作為白雲區的新文化地标,白雲區圖書館服務着超過300萬的讀者,是廣州“圖書館之城”建設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白雲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白雲區圖書館新館未來将以打造城市文化客廳為目标,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功能,構建融合閱讀中心、知識中心、交流中心功能于一體的文化綜合體,成為市民休閑、打卡的好去處。
接棒承辦第三屆城市圖書館學術論壇
開館儀式上,還隆重舉行了全國“圖書館城市論壇”交接儀式。由中國圖書館學會公共圖書館分會主辦,廣州圖書館、廣州市白雲區圖書館、廣州市圖書館學會共同承辦的“第3屆城市圖書館學術論壇”,拟于2021年11月4-6日在廣州市白雲區圖書館舉行。
論壇将以“城市圖書館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邀請圖書館界專家、學者及業務骨幹進行研讨。據悉,這是城市圖書館學術論壇舉辦以來,首次由區級圖書館參與承辦。
圖書館是國家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新起點,新征程!白雲區文廣體旅局局長羅濤表示,白雲區圖書館将立足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效能,推動全民閱讀,提供更優質、多層次的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全區、全市的公共文化事業再添新彩。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湯南、吳多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莊小龍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缪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