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最近接了個病人,該病人患有高血壓。平時吃降壓藥的依從性比較欠佳,有時候忘記了或者感覺自己沒什麼不舒服的時候就自己選擇不吃藥。結果那天,他因為突然昏厥被送進醫院,原因竟是他血壓控制不佳導緻心率過慢。
為什麼血壓升高還要關注心率呢?心率的監測究竟有什麼臨床意義呢?
解答血壓值與心率的關系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心率。
心率是指人每分鐘心跳的次數。一般指的是我們體檢時測的安靜心率,也就是在人安靜的狀态下所測的心率。安靜心率的正常範圍一般是60~100次/分。但是心率是有個體差異性的,受年齡、性别、職業等因素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年齡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的心率普遍比年輕人慢;而女性一般比同齡男性的心率要快一些。這些情況一般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是由于身體結構不同等原因引起的。特别要說明的是,運動員因為長期的身體鍛煉,心率要比普通人群慢一些。所以很多人的正常心率範圍在55-80次/分。
1、心動過速
指安靜心率超過100次/分,一般不超過160次/分,稱為窦性心動過速。可見于興奮、激動、吸煙、飲酒、喝濃茶或咖啡後,這還屬于正常現象。如見于感染、發熱、休克、貧血、缺氧、甲亢、心力衰竭等疾病,則屬于病理現象。當然,也會出現于使用一些藥物之後。
2、心動過緩
指安靜心率低于60次/分鐘,一般不低于45次/分鐘,稱為窦性心動過緩。運動員和長期體力勞動的人出現心率慢一般屬于正常的。但顱内壓升高、黃疸、神經官能症、腸梗阻、泌尿系結石、膽結石以及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肌硬化等很多疾病也都可見到病理性心動過緩。簡單來說,這是由于疾病通過神經、體液等機制對心髒外神經或直接對窦房結起作用所緻。也可能是窦房結功能自身受損或急性心肌梗死等,導緻窦性心動過緩。
一般來說血壓升高的時候導緻心率減慢屬于正常現象。當血壓升高的時候,會被頸動脈窦處的壓力感受器感知到。因為感受到這個變化,壓力感受器被激活。激活後可能導緻迷走神經興奮性增強,且交感神經的興奮性降低。繼而心髒的收縮力下降、心率減慢,以此來防止血壓無限的升高。這本來是一個正常的自身調節血壓的神經功能現象。
但對于老年人等一些神經反射功能減弱的人來說,心率的減慢和血壓的波動可能就會出現問題。繼而可能引發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
心率因為與心髒的活力、功能等息息相關,所以是臨床上必須觀察的一項身體體征。心率減慢也是有範圍的,一般低于60屬于減慢現象。但根據不同因素的影響,很多人日常心率就在50-55次/分的範圍内,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心率在45-50次/分如果沒什麼不适表現的話,也還不算危急。但如果低于45次/分,就可能出現頭暈、乏力、胸悶等情況,甚至出現昏厥或危急心腦血管疾病。這可能是由于長時間的心率過慢導緻心室舒張期過長,排血量減少,繼而引發的缺血表現。所以心率一定也要作為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關注指标。
随着我們生活節奏、環境等因素的變化,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是呈上升态勢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保持科學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預防三高。如果不小心還是得了三高,那就要更加小心,需要遵醫囑用藥并多監測我們的身體指标。以防因這些因素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