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看孩子們的畫
作品分享
· 第四期
由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提供學術支持,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和上海廣播電視台共同主辦,小熒星承辦的“創世神話·童畫中華”中華杯國際少兒美術大展從3月19日啟動。此次繪畫活動采用線上參與方式,以“創世神話”為主題,從少年兒童的視角展開對中華創世神話的演繹,通過講故事、畫故事的方式進行創作輔導,在充分容納中國神話豐富内容的同時,融入當下新的時代元素和創作理念,延展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藝術表現力。
本期我們将繼續為大家帶來優秀作品的“雲”分享,一起走進孩子們的繪畫世界,在藝術創想中感受中國神話曆史、傳統元素和豐富的中國文化能量。
61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作者:王一凡
學校:徐彙區長三幼兒園
# 藝術創想
我在50本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書中挑中了《女娲造人》來報名參加這個活動,我畫了女娲坐在一塊石頭上在河邊用泥巴造人,又畫了山、瀑布、小河和飛鳥。
62 《後羿射日》
《後羿射日》
作者:曹紫依
學校:翰之方素質教育
# 藝術創想
這幅作品我利用五個組圖漫畫的形式,講述了後羿射日的故事。不拘泥于材料限制,疫情封控期間用家裡随處可見的紙巾、太空沙、馬克筆、水彩、中國畫顔料等工具進行創作。色調根據故事情節變化,主圖突出,線描結合拼貼創作,讓畫面更豐富。
63 《鲲鵬》
《鲲鵬》
作者:章嘉欣
學校:長甯區法華鎮路第三小學
# 藝術創想
在我的心裡,鲲鵬由北冥飛往南冥的過程,就是以心靈智慧駕馭欲望意志,使人心回歸道心的過程,也是人追尋大道的過程。
64 《朱雀》
《朱雀》
作者:俞宸希
學校:上海市洋泾菊園實驗學校
# 藝術創想
我的作品是《朱雀》,畫面中有朱雀和它的拟人形态,朱雀寓意着吉祥、安甯、子孫興旺。
65 《夢回大漢·後羿射日》
《夢回大漢·後羿射日》
作者:董修愛
學校:虬江路幼兒園
# 藝術創想
根據山海經裡後羿射日的故事中描述的内容,我發揮想象創作了這幅作品。
66 《精衛填海》
《精衛填海》
作者:時辰晰
學校: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雙語學校
# 藝術創想
我的作品創作靈感來源于《精衛填海》的故事,我用淡淡的水墨暈染形式使海天一色,顯出夢幻的效果。畫面中有女娃和精衛鳥。作為主角,整張作品色彩夢幻淡雅,彰顯童趣。
67 《洛神》
《洛神》
作者:蘇尚
學校:上海七寶實驗小學(大上海校區)
# 藝術創想
洛神是中國神話中掌管洛河的水神,我的作品靈感來源于東晉畫家顧恺之的《洛神賦》,洛神從水中翩然而至,神獸護佑四周。作品使用的繪畫工具是水彩。洛神是中國文化中美好的象征,我用這幅畫祝福所有人。
68 《傳說中的九色鹿》
《傳說中的九色鹿》
作者:陸希淩
學校:七寶實驗小學(大上海校區)
# 藝術創想
新冠疫情來襲,我們身邊出現了很多無私奉獻的人,他們默默付出,不求回報。這讓我想到了傳說中的九色鹿,它也是這樣,為了拯救他人不顧自身的安危。而在被它救過的小動物們眼裡,它的形象是高大純潔閃耀着光輝的。
69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作者:傅昱
學校:上海市浦東新區上南二村小學
# 藝術創想
有一天,和爸爸媽媽一起聊天,聊起我們偉大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談到了探月工程,有個月球車就叫做嫦娥五号,非常了不起。我突發奇想:月亮上到底有沒有嫦娥,有沒有月宮,真希望有一天能上去一看究竟,就産生了畫一幅《嫦娥奔月》的畫的念頭。
70 《應龍與陸吾》
《應龍與陸吾》
作者:施蘊珈
學校:高安路第一小學
# 藝術創想
大禹治水,是中華文化中廣為人知的神話傳說,在洪水危害人間的時候,神獸應龍與陸吾站了出來,保護了大禹,治理了洪水。我認為不僅大禹是治水英雄,應龍和陸吾也是!
每一件作品都有着獨一無二的創意
它讓我們看到
孩子心中那個“人神共榮”的時代
耳熟能詳的神話傳說
讓孩子們插上想象的翅膀
飛翔在創作的浩淼天空中
71 《盤古開天地》
《盤古開天地》
作者:張沁辰
學校:上海市七寶實驗小學大上海校區
# 藝術創想
盤古用大斧劈開了混沌,從此有了天和地;盤古犧牲了自己,從此有了日月山河。從中我感受到了無畏的勇氣和堅韌的毅力!于是我結合了國畫、水彩等畫法,用了金墨、高光、油漆筆等描繪了盤古用自己的身軀撐開天地的過程:電光火石、地動山搖。希望把開天辟地的震撼和磅礴之力帶給大家。
72 《百鳥朝鳳》
《百鳥朝鳳》
作者:李步繁
學校:傅雷小學
# 藝術創想
相傳很久以前,鳳凰不過是一隻極為普通的鳥,但它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奉獻精神,博得了百鳥的愛戴和擁護,成為百鳥之王。百鳥朝鳳圖中,鳳凰正中,群鳥圍繞,這一祥和而又壯觀的畫面,正寓意着我們中國56個民族團結一緻,國泰民安,繁榮昌盛的景象。
73 《精衛填海》
《精衛填海》
作者:陳樂馨
學校:黃浦區教育學院附屬中山學校
# 藝術創想
我選擇畫的主題是中國古代神話《精衛填海》,故事講述的是炎帝的小女兒在民間阻止了龍王的兒子胡作非為,後來小女孩在海邊玩耍時被報複導緻溺水而亡,化成了一隻鳥,天天去叼樹枝想要将大海填滿。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像精衛一樣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也告訴我們要學習古人懲惡揚善的精神;我們要在困難面前永不屈服,永不放棄的精神。
74 《西遊記之通天河》
《西遊記之通天河》
作者:李甯玥
學校:浦東新區林苑小學
# 藝術創想
我的作品靈感來源于唐僧師徒西天取經,九九之數還有一難,滞留于通天河無法渡過,遇老鼋相幫,馱着他們前往東岸。
75 《鯉魚跳龍門》
《鯉魚跳龍門》
作者:曹正
學校:小熒星東方電視台校區
# 藝術創想
鯉魚跳龍門講述了小鯉魚勇敢努力的跳過龍門變成龍的故事。從小鯉魚身上我學到了勇往直前、逆流而上的精神。黃色代表朝氣蓬勃,所以我選用黃色,并用漸變的方法制作背景。再加上棕色的龍門,使畫面更鮮豔,更有立體感。
76 《九色鹿》
《九色鹿》
作者:魯佳悅
九色鹿是中國的一個神話故事,它主要告訴我們做人要善良,要信守承諾,不能為了一己之私就出賣朋友。我畫的九色鹿潔白有光芒,溫柔又端莊,是我非常的喜歡的一個形象。
77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作者:李珞蘅
學校:徐彙區科技幼兒園
# 藝術創想
嫦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善良、溫柔的存在,所以我在選擇畫作中嫦娥的膚色時,用了接近中國人實際膚色的顔色來塗色,展現了我心中嫦娥美麗的臉龐。
78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作者:湯茗荃
學校:上海市七寶實驗小學
# 藝術創想
“根”是人類、民族、個人的源頭問題,是文化自信,自我認知的基礎,也是解決"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的答案所在。因此,我在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中選取了女娲造人,作為此次《中華創世神話》的主題。圖中的女娲在頂天立地間單手托舉着新生的人類,将人類創造于山川、河流與大地,賦予人類強壯的體格與自由的靈魂,以創世但不驚世的姿态,搖曳着人類文明的搖籃。
79 《小郵票:鵲橋相會》
《小郵票:鵲橋相會》
作者:翟羽佳
學校:上海市嘉一附小
# 藝術創想
牛郎織女的故事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且與遠古時代人們就開始觀察的星象有關,是極具價值的文化産物,而鵲橋相會是其中的經典場景。我以郵票版面為設計靈感,創作了"鵲橋相會"畫作,期望可以保存和推廣。
80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作者:錢宇橦
學校:臨沂八村幼兒園
# 藝術創想
我的創作靈感來源于女娲造人的故事,女娲在孤單中照着自己的樣子,用泥巴捏了和她一樣的小人,從此就有了人類。
溫馨提示
溫馨提示
所有來館觀衆,包括同行者中的每一位且不論年齡,都必須持有綠色“随申碼”及72小時内(從采樣時間起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經在線預約後,方可進館參觀。
根據政府部門對場館的防疫要求,持有72小時内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是一項必須要求,因此僅持有24小時内核酸采樣證明的觀衆将謝絕入館。
無智能手機的觀衆(包括老年人和兒童)請通過同行親屬展示“親屬随申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