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台,小九常常收到這樣的問題:
“高血壓可以喝茶嗎?”
“糖尿病可以喝茶嗎?”
“什麼茶降血壓比較好?”
而最近的一個新研究,對這些讀者而言可能是好消息。
說起喝茶的好處,資深的茶友都頭頭是道:“茶可以生津止渴、消食解膩、清腸刮油……”近日,一項新研究表明:綠茶和紅茶都具有降血壓的作用。
在此之前,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表明,綠茶提取物可以預防高血壓、心髒病等,但綠茶提取物的分子機制尚未明确。
來自美國和丹麥的研究人員發現,綠茶和紅茶中含有的兒茶素類化合物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CG)和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可以選擇性激活KCNQ5,将鉀離子擴散到細胞外,最終達到降低細胞興奮性的目的。
KCNQ5是鉀離子通道蛋白,可以控制靜息時的動脈張力。如果鉀離子通道蛋白被阻塞,就會導緻血管收縮,使心髒功能出現異常。
研究人員發現,綠茶中的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可與一部分KCNQ5結合,在細胞興奮的過程中,使通道更早、更易打開。而且,将綠茶加熱在35℃左右,可以更有效地激活KCNQ5。
最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綠茶和紅茶具有降血壓的特性,這為降壓藥的研制提供了新的靈感。
而去年11月也有一項涉及2.5萬人的研究表明:茶、蘋果、漿果等都具有降血壓的作用。
研究人員發現,茶、蘋果和漿果等富含黃烷醇,實驗表明,黃烷醇對血壓有明顯的影響,增加黃烷醇的攝入,可以降低血壓。尤其是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無論男女,攝入黃烷醇的降壓效果都比健康人群好。
不過,依靠喝茶降血壓并不現實看完2個研究結果,是不是現在馬上想泡壺茶了?别急,小九要來潑冷水了。
雖然在實驗的基礎上,有大量的證據表明喝茶可以降血壓。但營養專家阮光鋒提醒:依靠喝茶降血壓并不現實。因為茶葉中除了含有可以降血壓的物質之外,還含有較多的咖啡因。科學家在一些臨床研究中發現,喝茶1小時後,受試者的血壓反而會上升明顯。因為咖啡因可以活躍血管,興奮神經,使血壓升高。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多喝水反而可以降血壓。因此,喝茶血壓降了,更有可能是水起的作用,而不是茶葉。
比起喝飲料,喝茶的确是個好習慣,但不可将其作為降血壓的手段,另外建議愛喝茶的人士,少喝濃茶,以免影響血壓的穩定。
這些降血壓食物,又是否靠譜?除了茶葉,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傳言可以降血壓的食物,比如芹菜、大蒜等。
首先,從大量的研究來看,芹菜含有黃酮類化合物芹菜素和香豆素,确實可以舒緩血管,降低血壓。但是實驗中使用的是芹菜提取物,在生活中我們很難達到如此大的食用量;其次,芹菜中含有豐富的不溶性膳食纖維,吃多了會刺激腸胃,造成便秘。
再說說大蒜。大蒜中雖然含有鉀離子,但是遠遠不如胡蘿蔔、口蘑等蔬菜,而且,不是人人都适合吃大蒜,吃多了反而不利于身體健康。
降血壓,正确服藥是根本要想真正穩定血壓,靠吃單一的食物是不行的,正确服藥才是根本。有人問:“高血壓一定要吃藥嗎?”答案是不一定。确診高血壓之後,是否需要服藥,主要看:血壓升高的程度、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以及是否已經發生心腦血管病。一般來說,如果血壓超過160/100mmHg,而且心腦血管病風險較高或已經發生心腦血管病,就要服用藥物。
此外,高血壓患者服藥,還要堅持“小劑量、優先選擇長效制劑、聯合用藥、個體化”的原則,才能做到科學降壓,保持血壓的穩定性,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生風險。
根據調查,我國18歲以上成年人高血壓患病人數已經高達2.45億人。由此可見,高血壓的防治道路任重而道遠。在高血壓的防治過程中,我們一定要講科學,不要聽信沒有經過科學驗證的“降壓秘方”“降壓妙招”等。同時,降壓藥的服用也要聽從醫生的指導,切忌擅自增加或減少藥量、換藥甚至停藥等。
參考資料:
[1]《無論綠茶還是紅茶,都能降低血壓……》 .中國生物技術網.2021-03-11
[2]《喝茶、吃蘋果真能降血壓!2.5萬人研究來實錘!》 .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2020-11-05
[3]《喝茶能降血壓嗎?》. 阮光鋒營養師. 2017-11-04
[4]《科普 | 高血壓應如何用藥?》.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志 .2020-10-1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