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麥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大麥是禾本科,屬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麥的生長環境很廣泛,在我國南北各地都有栽培。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養殖飼料作物,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下面就一起來看下這種大麥的種植技術。
大麥
一、大麥的種植技術
播種時間:大麥的種植時間适宜在春秋季節,溫度在10-20℃皆适宜播種。北方可在開春之後種,南方溫度适宜冬季也是可以播種的。如果是種植之前土壤濕度小,播種後必須澆灌1次出苗水。
土壤選擇:要選好土地,土壤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沃,活土層25厘米以上,深耕細耙,土地結構良好,種植地塊不存在重金屬超标,這種土地種植最好,産量也會很高。
大麥
種植方法:大麥種植之前選取優質的種子,最好選取新采收的種子,陳舊時間久的種子會影響出芽。大麥的每畝用量在8~10kg左右,實際播種量還應根據播種方式、地理條件、施肥方式等因素進行調整,通常采取低畦開溝條播為主,也可以撒播,将種子均勻的播撒在土壤裡。
田間管理:大麥在幼苗期和生長期需水量較大,要盡量保持田間處于濕潤狀态,種植之後需要澆水。尤其是在大麥刈割之後,也需要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滿足麥苗再次生長對水分的需求。
合理施肥:大麥在播種之後要及時灌溉施肥,在肥力中等的田塊,建議施肥量為純氮肥285千克/公頃、五氧化二磷120千克/公頃、氧化鉀285千克/公頃,要施足基肥,促進麥苗能早生快發,構建良好的麥苗群體。對于保肥性差的土壤,要多次追肥,一般在割麥苗後追肥,即每割1次就需追肥1次,以滿足麥苗的營養生長,提高大麥的質量和再生能力。
大麥
适時除草:在正常的環境條件下,大麥的生長勢比雜草要強,如果是出現個别生長快的雜草可以人工拔除。如果是發現大麥有病蟲害,要及時使用相應的藥物進行噴治。
适時收割:一般選擇在大麥的分蘖旺盛期收割最好,這個時候大麥苗與幼苗相比較其營養下降少,産量很高,大麥再生能力也很強,通常種植環境比較好的情況下,大概20天左右再次收割,在生産旺盛期可以收割3次。
大麥成熟後
二、大麥的價值應用
大麥的營養很豐富,價值也很高,麥稈柔軟多汁,可以大量用作家畜的粗飼料,一種優質的牧草品種,适口性比較好,可以喂豬、牛、羊、雞、魚等,可以促進動物們的消化和吸收,青鮮時期牛、馬比較喜食,結實後大麥的适口性會稍有下降,可以調制成幹草供用,增加口感。
大麥成本低,經濟價值高,用途廣泛。大麥中含有55%-65%的澱粉,豐富的微量元素跟粗蛋白,是最優惠的澱粉來源之一。可以加工成很多各種成品,大麥茶、大麥粉、大麥仁、大麥片、大麥嫩葉汁粉,也是生産啤酒的主要原料之一。
大麥
大麥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如果您還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關注種子幫,我們會每天更新不同的種植技術,讓您會有一個優質的選擇!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關注種子幫,獲得更多種植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