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死遊走性紅斑(NME)是胰高血糖素瘤綜合征(GS)的副腫瘤臨床表現,這是一種皮膚斑塊樣病變。威廉·貝克爾(William Becker)及其同事于1942年首次對NME進行了描述,同時描述了NME與胰高血糖素瘤之間的關聯。從那以後,多達70%的胰高糖素瘤患者描述存在NME。NME被認為是胰高血糖素瘤綜合征的一部分,并與高胰高糖素血證、糖尿病和低氨基酸血症相關。
病因學
皮疹的原因尚不清楚,但胰高血糖素對皮膚的直接作用、氨基酸缺乏、脂肪酸缺乏、鋅缺乏症等都被認為是可能的原因。
因此,它與胰高血糖素瘤(胰高血糖素産生的胰腺腫瘤)密切相關,但也見于其他疾病,包括肝髒疾病和腸道吸收不良。當在沒有胰高血糖素瘤的情況下鑒别NME時,可以将其視為“假性胰高糖素綜合征”(pseudoglucagonoma syndrome)。相對于胰高糖素瘤的NME,假性胰高糖素綜合征的NME不太常見,但可能在許多系統性疾病中發生。
症狀和體征
皮疹可表現為紅色糜爛性斑塊、丘疹、結痂和色素沉着。病變無誘發因素,其數量和大小均可增加。病變可自行緩解,緩解後病變部位有色素沉着。
此外,病變也可惡化或在其它位置複發。通常病變首先出現于腹股溝或會陰處,其後可遷延至遠端肢體(圖1)。此外,可累及黏膜(口腔炎、唇炎或舌炎)。
圖1 壞死松解性遊走性紅斑
注:壞死遊走性紅斑伴有硬結、水疱、結痂、壞死
GS的症狀包括體重進行性減輕、腹瀉、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甲營養不良、神經精神症狀,以及其它副腫瘤綜合征(視神經萎縮)。
若GS是由多發性内分泌腺瘤病引起,與其它腫瘤相關的症狀和體征包括:甲狀旁腺腫瘤、胰島腫瘤(胃泌素瘤伴Zollinger-Ellison綜合征、胰島素瘤、血管活性腸肽瘤)、垂體前葉腫瘤(泌乳素瘤、生長激素瘤、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瘤、無功能瘤)以及其它相關腫瘤(腎上腺皮質瘤、類癌、脂肪瘤、面部血管纖維瘤和膠原瘤、甲狀腺癌)。
診斷
1.臨床特征
NME的臨床特征如下:
➤GS三聯征——分泌胰高血糖素的胰腺腫瘤、糖尿病(DM)、NME。
➤基因篩查可發現MENIN、MEN1基因突變(ch.11q13)。
➤皮膚活檢不具有診斷意義。活檢可見表皮上三分之一層壞死,伴角質形成細胞空泡化,導緻局竈性或融合性壞死,與煙酸缺乏症、鋅缺乏症、肢端壞死松解型紅斑的活檢結果相近(圖1)。
2.影像學檢查
需進行以下影像學檢查:
➤對于MEN-1累及的髒器應進行相應的影像學檢查。
➤可通過超聲檢查、計算機斷層掃描(CT)、磁共振成像(MRI)确診腫瘤。
➤可通過生長抑素受體閃爍掃描診斷疾病轉移竈。
3.實驗室檢查
➤内分泌代謝系統的評估
➤血胰高血糖素升高(10-20倍)
➤糖耐量受損
➤輕度糖尿病
➤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
4.與MEN-1相關的評估
➤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甲狀旁腺激素(PTH)水平升高、有症狀的高鈣血症。
➤胰腺腫瘤:胃泌素、胰島素、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腸肽(VIP)、胰多肽(PP)、生長抑素水平升高。
➤垂體腫瘤:高泌乳素血症、生長激素(GH)水平升高、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水平升高、垂體功能減退。
➤腎上腺皮質腫瘤:高皮質醇血症、高醛固酮血症。
治療
壞死遊走性紅斑的治療方法有:生長抑素類似物治療、口服或局部應用鋅劑、對局部孤立腫瘤行外科切除手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