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補中益氣湯運用最全總結

補中益氣湯運用最全總結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4 04:58:42

作為一個傳世名方,補中益氣湯是如何做到那種老少皆宜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全面學習一下它的配伍技巧。

首先,我們還是看一看它的湯頭歌訣:

補中益氣芪術陳,升柴參草當歸身;升陽舉陷功獨擅,氣虛發熱亦堪珍。

從湯頭歌訣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它的組成:黃芪、炙甘草、人參、當歸身、橘皮、升麻、柴胡、白術。

由于曆史的進化,方中的橘皮其實就是現在的陳皮。而從它的組成來看,全方都是很常見的中藥,可謂平淡無奇,沒有任何的冷僻奇怪之品。

補中益氣湯運用最全總結(作為一個傳世名方)1

但這麼一個簡單的方子,确實具備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之能。由此可見,中藥的配伍是很值得我們去探讨的。

我們再簡單分析一下補中益氣湯的配伍:

  • 君藥:黃芪補中益氣、升陽固表,古人稱其為“補氣之長”,是為君藥;
  • 臣藥:方中人參、白術、甘草三味,性味甘溫,都能益氣,在此則是補益脾胃,是為臣藥;
  • 佐藥:方中陳皮善于調理氣機,當歸則善于補血和營,兩者一起為佐藥;
  • 使藥:方中的升麻、柴胡二味,性善升舉,在此則是協同黃芪、人參,使它們補益生化的中氣能夠更快地升散,也就是升舉清陽,兩者一起為使藥。

補中益氣湯運用最全總結(作為一個傳世名方)2

從君臣佐使的配伍法則來看,全方就有了兩個基本的功用:

  • 一是補氣健脾,使得脾胃這個後天之本有生化之力,所以也就适合脾胃氣虛一類的證候。
  • 二是升提中氣,以此去恢複中焦的氣機樞轉升降之能,于是便适合各類下脫、下垂之證。

但實際上,補中益氣湯也是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化裁所得,去茯苓,加黃芪、柴胡、升麻、當歸、陳皮而已。

補中益氣湯運用最全總結(作為一個傳世名方)3

需要注意的是,本方的君藥是黃芪,所以用量是最大的,唯有較大劑的黃芪,才能體現其升陽舉陷的特點。而這些補氣藥大多都是偏于甘溫的,這也暗合了内經“少火生氣”的經義。

四君子湯加黃芪去茯苓,也就是黃芪、人參、白術、甘草,四者于益氣,大劑黃芪為君以增加固攝。

方中的陳皮舒展氣機,理氣又能化濕。當歸氣血兼顧,因為氣虛到一定程度必将導緻血亦不足,當歸既能養血,又能活血,使得全方補而不滞。

補中益氣湯運用最全總結(作為一個傳世名方)4

升麻、柴胡的配伍,升舉四君子湯的補益之氣,體現出肝脾氣機的升舉,在益氣的基礎上再升舉,也就不會有耗散之虞。

那麼,李東垣為何要這麼配伍呢?我們可以從補中益氣湯适合證候的病機來反證一下:

從病機來看,證候有脾虛氣陷,所謂氣陷,也就是氣機的不升反降,醫者需要做的,就是中止下陷的氣機,并恢複其升散本性,于是李東垣便創立了升陽舉陷法。

其次,李東垣同時還倡設了“陰火”之說,對應的就是“甘溫除大熱”的治法,同樣也是補中益氣湯的适用範疇。

補中益氣湯運用最全總結(作為一個傳世名方)5

什麼是陰火?雖然肝火、腎火也在其列,但更多指的還是中焦脾胃的氣虛發熱。

在人體而言,氣有多個方面的生理功能,固攝就是其中之一,而氣陷本質上也是一種固攝的失守。

如果是衛氣不固,那就是在表的,會出現自汗;而氣陷則主要是不能升清陽、不能維系髒器,清陽不升則會出現脾虛洩瀉,髒器不固則會出現脫垂之證。這些問題,也都是補中益氣湯所适用的。

當然,氣的固攝會涉及到氣、血、津液各個方面,也可以涉及到腎精,而這些不能固攝之證,都适合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運用最全總結(作為一個傳世名方)6

首先最基礎的,就是一系列脾虛的見證,諸如食少便溏、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面色淡白或者萎黃等等;

其次是進一層的,也就是有了氣陷之後才表現出來的問題,諸如脾虛滑洩不禁、脘腹墜脹、髒腑下垂之類。

再之後,也就是氣陷時間長了,出現的久瀉、久痢、崩漏之類,這時候就是氣虛不能固攝津液了,比如皮下莫名其妙的淤青,基本都是這個範疇。

實際上,後世醫家也認為,由于小兒脾胃多嬌弱,脾虛不固、氣不攝血都是比較常見的。對成人而言,氣虛自汗、起身時頭昏頭暈,神疲乏力、神志恍惚、心悸怔忡等證,大多可以歸納入氣虛不固之證。

補中益氣湯運用最全總結(作為一個傳世名方)7

而關于氣虛發熱(陰火),曆代的争論比較大,李東垣的本意其實就是指虛火或者虛熱,但這種虛熱卻不是由于陰虛所緻,反倒是由于氣虛而生。

但從他著寫的《脾胃論》、《醫學發明》、《蘭室秘藏》、《内外傷辨惑論》四本書來看,李東垣所說的陰火,本意指的就是清陽下陷的一種表現,導緻脾濕下流,郁遏下焦的陽氣,最終化火上攻。

所以我們理解李東垣說的“陰火”,也可以從兩方面來衡量:

一是脾虛清陽下陷,脾濕就會随之流注下焦,而下焦是元氣所在的地方;

二是下焦的陽氣被脾濕郁遏,最終郁而化火,火性炎上,于是便造成一陣燥熱,這就是氣虛發熱的病機。

補中益氣湯運用最全總結(作為一個傳世名方)8

如何區分氣虛發熱抑或陰虛發熱這兩種虛熱呢?

氣虛發熱一般以上午發熱、或者午前熱盛常見,而且還遇勞則發,也就是運動勞累後發熱明顯,或者自己覺得熱烘烘的煩熱,而實際體表的溫度可能并不升高,我們可以稱之為一種“煩熱”。

而陰虛發熱則多是午後、夜間入睡後更明顯。

因此,氣虛發熱一是煩熱,也有汗出氣短,但多是出冷汗,汗出清稀;而陰虛發熱則有一種汗出如蒸的感覺,比較黏稠。

氣虛發熱就需要健脾益氣、升舉清陽,這就是補中益氣湯的一個運用範疇。脾氣清陽能升,脾濕就不會向下流注,沒有了這個環節,下焦的陽氣就不會被郁遏,煩熱燥熱就可以得到解除,這也是甘溫除熱的實現。

補中益氣湯運用最全總結(作為一個傳世名方)9

正因為如此,補中益氣湯問世之後,被曆代醫家所推崇,運用的範圍逐漸擴大,成為補益劑裡的代表名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