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體西用”這個詞,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節略語,是一個有深刻時代烙印的命題。不包含兩對範疇,一是“中西”,一是“體用”。中與西是歐風美雨東來之後産生的對待之詞,不單是區域名稱,而有着不同生活和不同文化的豐富内涵;“體”與“用”運用的面很廣,涉及的範圍常因論旨而異,是一對古老的哲學範疇,和另一對更古老的哲學範疇“道”與“器”常發生聯系。怎樣運用它們,有唯物和唯心之别。中學有中學的“體用”,西學有西學的是“體用”,即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有各自的“體用”,移花接木地把西學的“用”移到中國封建主義的“體”上來,這是近代中國特殊曆史條件下的産物,是在中西文化兩極相逢的矛盾中第一階段的結合形式,是以以新衛的形式來推動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的,與同一國度内資本主義對封建主義的鬥争既否定又吸收的形式相比,是被逼得變了形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