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明豔動人一代佳人

明豔動人一代佳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1:48:23

說到大詩人陸遊,定少不了他和表妹唐婉一段凄婉的愛情故事,和沈園照壁上千古一詞《钗頭鳳》。錯也好,悔也好,唯歎往情如那東流水,一朝逝去不複回,唐婉,總是詩人一生難以忘懷的心上人。

公元1199年,陸遊已經七十五歲了。舊情難忘的他,又來到了沈園,物是人非,唐婉自上次見面後,傷心之下已去世多年。垂垂老矣的老人睹物傷神,牆上《钗頭鳳》筆迹尤在,佳人再難逢。悲傷之際,陸遊又寫了《沈園二首》,以表達他對唐婉的思念。

明豔動人一代佳人(驚鴻美從何來匆匆一瞥為何令人一見鐘情)1

其中之一為:"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複舊池台,傷心橋下碧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他以「驚鴻」比喻被母親棒打鴛鴦兩分離的唐婉,從此又創造出了一個浪漫初見的代名詞:驚鴻照影。

驚鴻美從何來,匆匆一瞥為什麼令人一見鐘情?

關于“鴻”的文字記載,見于不同時期的碑文和古籍,幾千年來字形變化不大。

鴻在說文解字中,指白色江鳥名。杜甫有詩曰: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蘇東坡有詩曰: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

詩中的鴻應是白色的纖細瘦小的水鳥,那麼鴻究竟是什麼鳥?

明豔動人一代佳人(驚鴻美從何來匆匆一瞥為何令人一見鐘情)2

一般來說有三種解釋:

第一種觀點認為:鳳凰和大鵬一樣,為傳說中的白色大鳥,但現實中并不存在。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如此體形當然不可能有真身,鵬已證實為傳說中一種神鳥,古人眼裡的鴻,也應該就是有白色羽毛的大鳥吧。

另一種觀點認為:鴻鹄是古人對鷹雁之類飛行極為高遠鳥類的通稱。如“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出自《史記》這句名言,"鴻鹄"泛指飛得高遠的鳥類,并不特指某種鳥。

第三種觀點:鴻和鹄一起指的是天鵝。

明豔動人一代佳人(驚鴻美從何來匆匆一瞥為何令人一見鐘情)3

《詩經》雲:“白鳥潔白肥澤。”至今日文中的“白鳥”就是指天鵝。《莊子·天運》雲:“鹄不日浴而白。”天鵝喜歡群栖在湖泊和沼澤地帶,還是飛高冠軍,能飛越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瑪峰,可達9千米的高空。

隻是有人覺得,符合文學意象中美的,應該比較纖瘦苗條形象的,或是白鶴、白鹭江鷗一類,但如果考慮到唐代以前以胖為美,又白又肥還飛得高,喜水,則鴻為白色的大天鵝無疑了。

明豔動人一代佳人(驚鴻美從何來匆匆一瞥為何令人一見鐘情)4

可能因為"”與"紅”同音,故以之作文學意象中最美的女子代稱。《詩經》有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大概是水上佳人最早的來曆。高觀國《意難忘》:" 是名花第一憐舞燕,惜驚鴻。"黃庭堅在《寄陳适用》有:" 日月如驚鴻,歸燕不及社。"驚鴻,在文人墨客不斷的追捧渲染之下,成為經典傳奇美禽。

一般來說驚慌失措之下的人,或鳥之形象總不免狼狽不堪,比如驚弓之鳥一詞。「驚鴻」為何如此美麗動人呢?

明豔動人一代佳人(驚鴻美從何來匆匆一瞥為何令人一見鐘情)5

「驚鴻」成為仙姿絕色的女子形象,最早始于魏晉文學家曹植。傳說古帝伏羲氏之女溺死洛水而為神,故名洛神,又名宓妃。曹子建從洛陽回封地時的浪漫之遇,他在恍惚之際看到洛神伫立山崖,曹子建戀戀不忘洛神倩影寫下《洛神賦》。

他在賦中描繪了與洛神的浪漫邂逅,二人之戀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無限的悲傷怅惘之情。其中句「翩若驚鴻,矯若遊龍」,意指如神女般體态輕盈婉,飄忽搖曳的樣子,是身體的肢體語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飄渺迷離,躍然紙上。

從此「驚鴻」成了驚豔的一眼浪漫初見的代名詞,一見傾心,再見傾城。

明豔動人一代佳人(驚鴻美從何來匆匆一瞥為何令人一見鐘情)6

趙孟頫行書《洛神賦》

《紅樓夢》第二十五回,「靥魔法叔嫂見五鬼」将呆霸王薜蟠對绛珠仙子林黛玉,遠遠的驚鴻一瞥,一個"酥"字,其傳神生動,堪比曹子建遇洛神,驚為天人的感歎令人印象深刻。

說鳳姐和寶玉二人,中了趙姨娘托馬道婆設的蠱,拿刀執杖尋死覓活鬧得天翻地覆,衆人慌張之際薛蟠更比諸人忙到十分:

"走開罷,又恐薛姨媽被人擠到,又恐薛寶钗被人瞧見,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賈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工夫的,因此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見林黛玉風流婉轉,早已酥倒在那裡……"

明豔動人一代佳人(驚鴻美從何來匆匆一瞥為何令人一見鐘情)7

一片慌亂的大觀園裡,薛蟠終于得見傳說中才貌雙全的林妹妹,雖是驚鴻一瞥,一見鐘情在"酥倒"二字裡,真是絕妙的瑧化成語意境畫面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