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甯波烈士陵園四明山

甯波烈士陵園四明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12:59:53

特别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台“新華号”賬号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号的立場及觀點。新華号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

甯波烈士陵園四明山(甯波慈溪河埠頭發現的烈士墓碑背後有着怎樣的故事)1

經過清洗的墓碑。

甯波烈士陵園四明山(甯波慈溪河埠頭發現的烈士墓碑背後有着怎樣的故事)2

中華英烈網上關于烈士的信息。

慈溪觀海衛河埠頭,意外發現的烈士墓碑

4月13日,在觀海衛鎮新澤村,李川在河邊石埠頭發現了一塊刻有文字的石碑。出于文史愛好者的敏感,他多看了兩眼,依稀看到文字“郭蘇文烈士之墓”,還有“海軍”兩字比較清楚,其他的字迹由于石碑風化嚴重,不太容易辨認。之後他将石碑照片拍下,傳給了慈溪市新四軍研究會觀海衛聯絡組的沈家仁老師。看到照片的沈家仁馬上與李川約定,再去實地查看。

“當時發現的石碑在新澤村沈廟橋路河邊,附近的村民告訴我,這裡的河埠頭建造已有多年,現在已基本廢棄。發現石碑時,還有1/3的碑身被壓住,看不清楚左側的時間落款。”沈家仁告訴記者,在實地看到烈士碑之後,他們首先想到的是了解這位烈士的情況。他們查找了慈溪市的革命烈士譜,發現本地和外籍烈士名錄中并無此人。

沒有氣餒的他們繼續查找,終于在“中華英烈網”尋到了一位資料比較接近的烈士。記者在“中華英烈網”上查詢發現,全網隻有一個“郭蘇文烈士”,但資料比較簡單。根據資料顯示,烈士籍貫為湖北省天門市,出生于1926年,1955年在舟山群島執行巡邏任務時犧牲,當時是帆艦班長。安葬地一欄是空白。

在舟山群島犧牲的烈士為什麼會立碑在慈溪,墓碑又為何會出現在新澤村?

“我與李川設想了好幾種可能性,但都沒有事實佐證。也許是當年烈士在海上犧牲後,遺體随潮汐漂到了慈溪海塗。但誰立的碑,又怎麼知道的烈士身份?這些都無從而知。”沈家仁告訴記者,他們曾多次到村裡找老人了解情況,但是現在距離烈士犧牲已有65年,許多老人當時年紀尚幼,并不清楚立碑的情況。在走訪周邊村民無果後,尋訪一度陷入了僵局。

村裡的老人說,河埠頭這些石料都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在下澤山炸山取石,大批遷徙墳墓時留下來的,現在下澤山已經夷為了平地。據當地老人講,造河埠頭之初,用的石料上面都是抹過石灰和水泥的,所以墓碑可能也是在那時候被誤當成普通的石料,抹上了石灰和水泥,所以一直沒有被發現。經過這些年,水泥陸續被沖刷掉,烈士墓碑才得以重見天日。

烈士墓碑顯示更多資料

在尋訪中得不到更多的線索,5月11日,沈家仁在當地公衆号平台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講述了發現這塊石碑的經過,希望發動更多的網友,找到了解這段曆史的人。這也引起了當地有關部門的重視,大家一緻認為,不管怎樣,首先應把烈士墓碑妥善安置好。

5月19日,新澤村黨總支書記徐孟圓組織專人将郭蘇文烈士的墓碑從河邊移出。經過清洗,露出了非常清晰的落款時間:“公元一九五五年六月十五日立”,與英烈網上烈士犧牲時間吻合;石碑右側稍有風化,但依稀可辨認出部隊番号,也與英烈網上登記的烈士生前部隊吻合。

随後,村幹部與村民一起,将烈士墓碑移到澤山上立起來,并進行了描紅,使碑文更加清晰。

5月20日一早,新澤村黨總支、村委分别向烈士墓碑敬獻了花籃,村民們按照當地風俗進行了祭掃儀式。但在沈家仁和李川心中,依然還有一個遺憾:烈士的家人在哪裡?他們是否知道烈士的墓碑立在這裡?

終于找到烈士後人

“我們其實一直沒有放棄尋找烈士的家人。因為之前英烈網上隻能查到郭蘇文烈士的籍貫是湖北天門,沒有更多資料。所以我們花了近一個月多方尋找,最後終于在一本《天門縣志》裡找到了線索。”李川說,因為自己喜愛研究文史,所以在多方尋找無果後,突然想到也許會在縣志裡找到烈士的記載。他上網買了一本1989年5月版的《天門縣志》,在書的第1021、1024頁,他看到了烈士的名字,并且知道了烈士所在的地址——天門縣九真區花台鄉郭埠村。由于經過了撤區擴鎮并鄉等行政區劃調整,原本的區、鄉都有變化,他又查閱《天門市行政區劃圖》,才對應到現在的鎮、村。

“費了很多周折,我最後聯系到烈士後人所在村的村主任,并得到了烈士兒子的電話。”李川說,5月21日中午,他接到來自湖北的電話,正是郭蘇文烈士兒子郭言平打來的。一個多月的尋訪,終于有了結果。“郭言平感到很意外,父親犧牲65年了,現在還有人惦記這事。在知道慈溪有父親的墓碑後,他表示一定要找時間過來祭拜。”李川對記者說。

烈士之子曾來浙江找尋父親墓碑

5月22日,記者打通了郭言平的電話,老人帶着濃厚的湖北口音,從電話中可以聽出掩飾不住的激動。他告訴記者,自己今年65歲,是在父親去世的那一年出生的,他從來都沒有見過父親。對父親的了解,僅僅存在母親和叔叔的回憶中。“我是遺腹子,在出生前父親就犧牲了。家裡至今還保存着父親的入黨證明和其他證件,還有父親穿着海軍軍裝的照片。從小就知道我的父親是為國捐軀的烈士,但是他為什麼犧牲,埋在哪裡我都不知道。1983年的時候,我曾經去過一次浙江,到舟山尋找父親的墓碑,但沒有找到。這些年,兒子女兒都結婚了,孫輩也都知道曾祖是烈士,但唯一遺憾的,就是一直不知道我父親埋在哪裡。”電話裡,郭言平反複不停地講着“有生之年”,“父親犧牲65年了,在這個時候我終于知道了父親墓碑的所在地。有生之年,我真想親手撫摸父親的墓碑,真想把我的孩子們帶到墓碑前,讓他們給我父親掃一次墓。從前,以為這個願望一輩子都無法實現,沒想到現在竟然可以成為現實。”郭言平說,由于受到疫情影響,他沒辦法立刻趕到慈溪,但是等到條件允許時,自己一定要帶着兒女和孫輩到慈溪,為父親掃一次墓。

“在大家的努力下,終于有了個圓滿的結果。”李川說。記者也聯系到了《天門日報》的記者,他們表示,将在近期到郭言平家中了解更多關于烈士和後人的情況。本報也将對此繼續保持關注。

記者 張海玉 通訊員 岑唯一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新華号 甯波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