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英國《衛報》7月7日文章,原題:“顯然有一個市場”:為何有那麼多關于焦慮的兒童讀物?在悉尼一家書店裡,兒童圖書專家蕾切爾·羅伯遜腳邊的椅子上有一大堆書。嫩黃、紫色、藍色……它們堆砌成五顔六色的書塔。書上印有怪物、小女孩和不舒服的表情符号,描繪了焦慮情緒。
近年來,在兒童精神疾病患病率不斷上升的背景下,兒童讀物出版界正在出版更多情感健康讀物,諸如《令人擔憂的憂慮》《嘿勇士》《在我心中:感受之書》等書籍已成功暢銷。數字内容協調員安吉拉·克羅科姆說:“雖然一直以來都有為幼童和少兒準備的情感類書籍,但在過去兩年中,情感類書籍顯然有所增多。僅過去一年内,與家長或兒童的焦慮、抑郁情緒有關的書大幅增加,出現大量冥想、兒童瑜伽類讀物。”
兒童和青少年讀物出版商安娜·麥克法蘭介紹稱,上月,他們出版了一本講述焦慮的幼鳥如何用冥想克服飛行恐懼的新書。她說她的團隊觀察到許多兒童面臨着心理健康問題,而且有關書籍的銷售情況“确實很穩定”。
該趨勢并不僅限于圖畫書。“在9至12歲的兒童小說中也出現大量焦慮角色。”羅伯遜說。例如,暢銷小說作家凱倫·福克斯利新書的主旨就是為了“幫助焦慮的孩子”。書中一個名為瑪麗·凱特·馬丁的角色會帶着小讀者學習呼吸技巧和特殊應對機制。而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兒童讀物中還鮮有此類角色。“在我小時候讀過的書中,每個角色都很勇敢。許多人物都沒有任何内心鬥争。”福克斯利說。
在兒童讀物專家米裡亞姆·羅森布魯姆看來,兒童情感讀物的興起與周期性流行現象不無關系。她記得上世紀80年代曾出現大量基于價值觀的書籍,但這類書慢慢變得 “太說教了”。此外,她還認為父母育兒态度的變化也是原因之一。她說,如今父母更加意識到需要在情感上支持孩子,尊重他們的感受。
而在羅伯遜看來,兒童情感類讀物讓孩子們看到了日常生活,從而開始注意身邊可能正在經曆焦慮或其他情緒問題的夥伴。但同時,羅伯遜擔憂部分情感類書籍把銷售看得比内容更重要,進而“與孩子交談不夠多”。“孩子們有很多話要說,我希望多聽他們的話。”
“一件非常積極的事情是,兒童情感類讀物開辟了一個空間,讓大人可以與孩子進行直接的情感交流。而在我小時候,沒有人和我進行過這樣的對話。”一位出版商說,“孩子們談論情感的方式幾乎讓我感動落淚,多希望我小時候也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情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