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劈山救母告訴我們的道理

劈山救母告訴我們的道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02:21:22

劈山救母告訴我們的道理?7月底,媽媽給我打來電話,你要是有空,回來一趟,還是要去醫院才行,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劈山救母告訴我們的道理?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劈山救母告訴我們的道理(遊子心殇救母心切)1

劈山救母告訴我們的道理

7月底,媽媽給我打來電話,你要是有空,回來一趟,還是要去醫院才行。

這是我來廣州19年,媽媽第一次“請”我回去,以前都是生怕打擾我工作生活,不管過時過節還是寒暑假,都是說不用回,太麻煩了。

接到老媽的求助,我和堂客說了聲,29号沒有直接到甯鄉的火車,隻好先到長沙再到甯鄉,拎了幾件衣服就直奔火車站。

這是我這麼多年第一次這麼簡單,這麼快速的決定回家。

一邊往火車站趕,一邊查詢甯鄉醫院,30号周六是否有醫生是否有床位,所幸很快搞定診号和床位。

在火車上,我想起6月底媽媽也通過微信視頻有找過我,那次是呼吸困難,那時正是荔枝最火熱的時節,要打包荔枝發貨,沒空回去。我叫媽媽吃了安宮牛黃丸,第二天老爸陪她去了醫院住了一個禮拜,後來複查了,隻是中間有說醫生建議透析,而她怕麻煩就拒絕了。治療了一個月,效果不明顯,可能她自己支撐不住,再次向我打來求助電話。

七月的甯鄉比廣州還熱,淩晨四點到長沙,在火車站等待第一趟直達火車,八點多才到甯鄉站。

在火車站旁邊吃了一碗甯鄉粉,還是這個味道,吃過早餐千千萬,唯有甯鄉粉最韻味。

來不及耽誤時間,随手攔了一輛出租車,直奔甯鄉人民醫院,中途老爸有問我到了哪裡,他們說在門診大廳那等我。

門診手續比較繁瑣,我掃碼做核酸,二樓腎内科找到爸媽。爸爸把上次住院和複查的資料給了我,媽媽很疲憊的樣子在候診區。

很快輪到就診,媽媽腳腫,臉腫,呼吸困難。醫生看完後,說了句,隻能先住院,有可能要透析才能解決根本問題。陪護隻能是一個人,要14天沒離開過甯鄉的才行。自然我就進不了病房。

事先前一天把核酸做好了,床位也預留了,所以入院比較快。

從門診到住院部,老媽一直在重複說,又要住院,早知道你進不了病房,不叫你回,耽誤你時間。她一直重複說,我也沒時間回複,我拿資料去辦手續交住院費。

按照要求老爸病房陪護,我隻能在醫院走廊。開了一些檢查單,我也很多年沒來過甯鄉醫院,不知道在哪裡做這些檢查。拿着檢查單,自己先在醫院各層找,做好記号标注時間。

老爸因為眼睛在治療,原計劃是我在醫院陪護,按照這規定,計劃被打亂了,但是老爸還是得回去把眼睛藥品接過來才行。

所以第一天,媽媽一個人在病房,我在病房公共走廊。我約好檢查時間,電話老媽出來。

她在前面走,我在後面尾随。看着她腳步提不起,步履蹒跚,顯然不是一個不到六十歲的人該有的樣子。從住院部到檢查室,她自己在說,明天你牙來了,你就回去廣州,莫耽誤你的工。我也不想“麻煩”你,就是醫院這些事情我和你牙搞不懂,到處都是要手機弄,我們又搞不好。你牙眼睛不好在吃藥,醫生說叫我透析,聽說開始了就不能間斷。不曉得怎麼得了這樣的病,搞起你們兩兄妹操心。

我也不回複,由她說。

做完一些檢查,五六點了,我問老媽想吃點什麼,我去買點回來,她搖搖頭說,沒口味,随便搞點東西就算了。

我送她回去病房,在對面餐館炒了一個菜,裝了點,送到病室,她說不用那多。

住院第一天,基本上就這樣了,老媽在病房我在走廊。幾次問我熱不熱,找個涼快的地方去休息一下。可憐天下父母心,自己病了,始終還是擔心自己兒子。

半夜針水打完了,她自己看,叫護士來換。她說睡覺了,叫我去叔叔家先去休息,明早再來。

淩晨一點多,從甯鄉人民醫院步行到八一山,人不多,我也沒心思看街邊,确實有點累了,去叔叔家先睡一覺。

第二天是周日,把第一天開的檢查單做完。老媽一直在催促我,買張票回去算了,你進不來,我和你牙克服點困難就算了。我一邊應着,心裡也感慨萬千,中老年父母的無助和孤單,遠隔千裡的我回到身邊也無可奈何。

周一早上醫生查房,看了情況,說明要透析才行,老爸請醫生來走廊和我溝通。我當即表示,配合醫生,也相信醫術。醫生開好單,我簽署了第一張為老媽的單。

8月1号開始透析,為治療争取時間。

自然老媽有點心理負擔,因為在鄉村很多因為透析,最後堅持不下去,或者病變,就結束了。在她認為來說,透析就是一個危機信号。

我雖然比不上女孩的耐心,但是盡量開導和安慰,一是要有信心,二是減輕自己的負擔。吃藥打針沒那麼快見成效。再說身邊也有很多透析了十年八年甚至更久的,都很好。

第一次透析,醫生開了兩個小時,先試試。

在透析室排隊時,偶遇灰湯的老鄉在透析。老鄉說,現在住院透析是不用排隊,出院後要争取也在甯醫透析,早些做好準備,床位很緊張。

老媽做完第一次透析,有點頭暈,有點不舒服。下機到病房,一路上重複說,這個位置好難約,你既然回來了辛苦幫我去弄一下,我和你牙肯定搞不好。剛才病友說好難弄,你想下辦法看。

我又是一邊應着一邊走,不知道從什麼開始,老媽叫兒子辦事變成了麻煩和辛苦。也再次感覺到中老年空巢老人的無奈和無助。

晚上随便弄了點吃的,我也不是很想吃,老媽也說胃口一般。

老爸在病房陪護老媽,我在醫院走廊,有事就處理一下,沒事就看哪裡涼快哪裡呆着。

在走廊,我深思了一下,像我老媽這種鄉村婦女,他們一輩子圖什麼,為了什麼。

從我記事起,老媽就身體不好,頭疼是她二三十歲是常有的病。還經常叫廣州的滿公帶藥回來,勉強有效。後來就是這些雜碎的病高血壓糖尿病什麼的,纏着她。鄉鎮衛生院基本上是常客,隻是縣城遠了點,手續繁瑣點,不是特别情況一般不來。

老媽是一個普通的鄉村婦女,不到20歲生下我,那時冒着計劃生育危險,堅強倔強的老媽生了二胎。從此吧自己的一切都給了我們。

老媽心地善良,脾氣暴躁。以往很多時候隻有她說的份,我基本上插不上嘴,随着時間的推移,慢慢的變成了聽我們說。

老媽有幾個優點,暫時無人超越。

我們兩兄妹雖然讀書少,我讀完高中,妹妹讀完職校。累計十幾年,我們早餐都是吃的媽媽煮的新鮮飯,然後自己煎雞蛋,背着書包去學校。

以前沒感覺,後來在學校和同學聊天,他們都很驚訝,因為他們都是吃先一天的剩飯,炒熱就來上學,從來沒吃過當日的新鮮飯。十多年,寒來暑往,老媽從沒耽誤過,我們醒來,飯肯定煮好了,總是那句,雞蛋在櫃子,煎雞蛋或荷包蛋,吃飽去學校。我想這就是母親的力量,誰都無法超越和這樣付出,而她做到了。

老媽每天三餐飯準時,和單位食堂一樣準時。在我印象中,出了農忙季節,不會出現人家都吃飯了我家還在煮飯,大部分時間是我們吃飯了,人家還沒開始。以前一把都是吃了晚飯天黑,很少抹黑吃飯。

讀小學初中,那時我們是要帶中午菜去學校的,老媽總是想盡辦法,弄一些适合冷了好可以吃的菜。比如雞蛋我們就不帶菜,隻是早上吃,因為冷了味道不好。印象很深刻,有一年沒什麼菜,老媽在街上花了五元買了一腳盆别人看不上的牛肝牛肺。腌制好熏好,給我們帶了好長一段時間。我想這也是母親力量才可以的。

讀高中時,家裡經濟差,老媽擔心我在學校餓,時常用黃豆炒熟,加些大米炒熟或幹飯炒熟,混合一起,打碎或磨碎。也就是後來城市裡說的營養雜糧粉。帶着雜糧粉,放點白糖,開水沖。每次月假回來必不可少的行李。

創業初期,老媽見我一個人料理,毅然做通老爸的工作,南下廣州,一呆就是十年,輔助我成長。一直到疫情來臨,才沒過來。

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輔助我成家立業。操持家務,接送幾個孩子。帶薪無工薪,助我成長。這也隻能是父母力量才行,人世間除了父母能這樣付出,再無他人。

做了幾天透析,老媽精神上有點好了,消腫,腳沒那麼軟,可以和我一起走出去,去醫院對面餐館吃飯,但是胃口還是一般。

隻是走得很慢,比起以前那樣,農忙擔稻谷,背袋子,拖紅薯藤,俨然不是一個人。以前農忙時,老媽在前面走我在後面,現在我走在前面好遠了,老媽還在慢慢悠悠。世事捉弄人,往事不堪回首。

晚上我想叫老媽一起在醫院走走,她感覺有點疲憊,腳有點軟,說還是去病房躺着好些。我繼續在公共走廊,依然晚上十一點多去叔叔那休息。

老媽一直擔心出院後沒有透析位置,整天擔心,生怕出院後沒着落。我也努力安慰,争取。

住了幾天醫院,透析做了幾天,精神上好點了。

8号醫生說9号可以出院,老媽精神明顯好很多,在她看來,醫生安排出院就是好事,說明恢複了。一聽說可以出院又催促我買回廣州的火車票。一再說麻煩了這麼多天,媳婦一個人管兩個孩子,肯定辛苦。9号出院你就買9号的火車票。她還是重複說,我就買從甯鄉上車的火車,也算如她的心意。

9号出院自然是很忙碌的,辦理出院,申請特殊門診,聯系透析科,計劃出院後透析時間等等。

老媽的運氣還是好的,出院透析科有個位置,隻是是晚上和早上的時間,老媽也勉強答應。

能夠出院,她很開心,好像小孩那樣。我說租個車回去,拿着這些東西不好弄。老媽不同意,執意坐309,好吧,隻要她自己樂意,那就這樣了。

因為我晚上的火車票,老媽回到家,就把兩個壇子的白辣椒、酸豆角、黃瓜皮、蕨菜、野芹菜幹、蘿蔔絲、酸包菜、還有土雞等等。

她自己一邊拿出來,一邊說,這是我和你爸自己種的,吃不完就做了這些。你背回去,兩子妹分,記得分一些給周圍的老鄉,給小區鄰居。拿出幾包說沒進壇子的,說媳婦吃不慣就吃這生曬的。

擺了一地在那,我找了個行李箱裝起來,拿了一個袋子再裝一點。我提了一下沒提起,估計幾十斤是有的。

樣樣父母情,款款慈母心。我一邊裝一邊心裡想,希望我能擁有這幸福的時光多幾年。

開門有父母迎,出門有父母送。

老媽說最後一趟309是6點,叫我準備好,随手又去準備我們三的晚飯。在菜園摘了一些絲瓜、苦瓜、辣椒、弄了一些雞肉。回來這麼多天第一次在自己家吃飯。老媽一直在叫我吃菜,自己卻吃不了多少。

很快到6點了,我準備走,老媽叫老爸送我去路邊坐車,老媽說腳軟,就不上去了,叮囑注意安全,安心工作。

坐在309車上,我望着夕陽西下的公路和稻田,心裡滋味無比失落。來來回回這麼多次,隻有這次是老媽請我回來,又請我回去。

我是老媽的救命稻草,但是又是隻能放飛的風筝。

父母在不遠遊,以前不懂這句話,現在尤為感悟。

老媽的力量來自于兒女,而她又不願意增加我們的麻煩和負擔。

我回來幾天了,每天打電話,總是那句,好好過你們的日子,老媽還可以,你放心。

七月的秋來得遲,有點熱,媽媽很難讀懂,但是我會盡力去讀,用心感悟老媽深沉的愛。

祝願媽媽早日恢複健康,能每年收到老媽的壇子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