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的“暗角”又叫“失光”,也是攝影術語,指在拍攝亮度均勻景物的畫面四角有變暗的現象。而暗角對于任何鏡頭都不可避免,鏡片很多的變焦和長焦鏡頭,在偏離光圈比較遠的鏡片為讓邊角光線通過,鏡片就必須很大。往往因降低成本,便縮小鏡片直徑,結果造成邊角成像光線不能完全通過,于是降低了邊角的亮度。
鏡頭産生的暗角,我們也叫作暈影,如今這已不是要解決的拍攝問題了,而是一種視覺效果,實現在照片上用以增強鏡頭感,突出拍攝主體,營造畫面的意境氛圍,如圖1所示。
圖1
要知道高檔鏡頭可完美地校正像差,使邊緣失光很小,基本拍不出什麼暗角。如果照片效果需要出現暗角,就會通過Photoshop後期添加暗角,這裡介紹兩種方法既快又好的實現。
Camera Raw濾鏡加暗角打開一張磚牆前拍攝的人像照片,構圖合理,光線亮度均勻,場景略顯空曠,如圖2所示,可以考慮添加暗角,突出主體人物,增強鏡頭感。
圖2
打開菜單欄上的“濾鏡”菜單,選擇“Camera Raw濾鏡”執行,快捷鍵Shift Ctrl A鍵,如圖3所示。
圖3
在彈出的“Camera Raw濾鏡”對話框中,打開“效果”選項卡面闆,設置“裁剪後暈影”的“數量”值為“-50”,“樣式”為“高光優先”,預覽框中的照片四角變暗,如圖4所示。
圖4
下面“中點”設置為正值,可以擴大聚攏暗角,再增加“圓度”,并加大邊緣“羽化”形成自然過渡,“高光”提亮畫面中暗角覆蓋下的白色,不發悶、不失光,如圖5所示。
圖5
切換“原圖/效果圖上/下”對比看到,加了暗角的照片空間感更好些,畫面感更強了,如圖6所示。
圖6
Camera Raw濾鏡加暗角的方法簡單易行,效果明顯可控,但是靈活性不足。接下去介紹一種加暗角更靈活的方法。
調整圖層加暗角再打開一張拍攝的亮調街景人像照片,依然是構圖合理,光線均勻,沒有明顯的暗角,如圖7所示。但可添加暗角,營造虛光照的畫面感。
圖7
打開圖層面闆,按“創建新的填充或調整圖層”圖标按鈕,選擇菜單中的“漸變”命令執行,如圖8所示。
圖8
在彈出的“漸變填充”對話框中,将“漸變”默認的“前景色到背景色漸變”,改選為“前景色到透明漸變”,這是,畫面呈現出默認的線性漸變效果,如圖9所示。
圖9
“樣式”由默認的“線性”,改選為“菱形”,并勾選“反向”,覆蓋畫面中空的明顯菱形暗角,如圖10所示。這樣還不行,仍需進一步設置。
圖10
自由調整“角度”到合适,加大“縮放”百分比,由輕及重擴散壓暗畫面四周 ,如圖11所示,按“确定”鍵。
圖11
最後,在工具箱上選擇“漸變工具”,“點按可編輯漸變”選擇“前景色到透明漸變”,按下“徑向漸變”圖标按鈕,如圖12所示。
圖12
在圖層面闆上,選中“漸變填充”調整圖層的蒙版,用“漸變工具”由畫面人物脖頸處向下拉伸漸變,如圖13所示。
圖13
即可消除遮蓋人物的暗角殘餘,使之明暗自然過渡。由此,形成了鏡頭感十足的虛光照效果,也打破規則的暗角形式,如圖14所示。
圖14
提醒一下,暗角的形态并不拘泥于此,可以通過“漸變填充”的不同“樣式”選擇設定。當然,還有其它一些方法同樣能實現畫面暗角效果,但使用“漸變”調整圖層體現出了改動的靈活性,并大大增加處理效果的完美度,這也是推薦給大家的原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