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衣回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11月20日,大連長海縣有工作人員将投放箱舊衣服被裝進垃圾車被網友拍下引質疑21日,記者從長海縣廣鹿島鎮政府獲悉,事發地位于廣鹿島,因為海島衣物捐贈程序複雜,成本高、難度大,投放箱内舊衣物作為垃圾處理下一步,鎮政府會對舊衣物處理問題進行宣傳和說明,重點規範垃圾轉運行為(《華商報》11月22日)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舊衣回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1月20日,大連長海縣有工作人員将投放箱舊衣服被裝進垃圾車被網友拍下引質疑。21日,記者從長海縣廣鹿島鎮政府獲悉,事發地位于廣鹿島,因為海島衣物捐贈程序複雜,成本高、難度大,投放箱内舊衣物作為垃圾處理。下一步,鎮政府會對舊衣物處理問題進行宣傳和說明,重點規範垃圾轉運行為。(《華商報》11月22日)
看着工人直接将“捐衣箱”内的衣物扔進垃圾車,的确令人觸目驚心。不僅在于其簡單粗暴,連簡單地挑揀都省去,更在于捐贈者的愛心被踐踏,卻一直蒙在鼓裡。
一定有人會說,這些衣服本就是家裡不用的“準垃圾”,被垃圾車收走也不算不什麼大錯。這種觀點錯誤有二:其一,舊衣服并不等于垃圾,至少不應由他人認定。事實上,很多人投進捐衣箱的并非破損衣物,有的甚至還很新,隻是自身不想再穿,而給它們找了一個好去處——到需要的人那裡“發揮餘熱”。縫補、清洗,甚至疊整齊、熨燙好,如今卻直接被塞進垃圾車,早知如此,又有幾個人會選擇這種方式?這無疑是對捐贈者良好初衷的蒙蔽與背叛;其二,既然衣物捐贈程序複雜、成本高、難度大,又何必專門設立衣物“捐衣箱”?恐怕不是為了垃圾分類考慮吧?事到如今,“捐衣箱”的設立主體究竟是誰,有關部門并未交代,而他們的解釋又無法自圓其說,所以最大的可能是有關部門沒有說出全部真話,即衣物的真實去向不便向公衆說明——由于客觀原因沒有捐贈是真,但也不是直接送到垃圾場處理,而隻是使用了垃圾車運送而已。
此前,并非沒有因此而翻車的案例。幾年前,天津警方通報稱,有兩名犯罪嫌疑人自行購買了二手衣物捐贈投放箱,将其放在高檔小區中,再将回收的衣物以廢舊布料的形式變賣牟利。以慈善的名義牟利,确實成為一條黑色鍊條。每個人投放的、每個箱子裝滿的這些物品,價值的确不起眼,所以極少有人會較真兒,可“蒼蠅肉也是肉”的道理他們最明白,日複一日,這麼多小區加起來,最終的利潤就可能是驚人的。
成本高、難度大确實是實話,正規慈善機構之所以不熱衷于此,也是這個原因。存儲、清洗、消毒、運送,都是費用,而且真正願意接收的貧困家庭也有限。不過,“非正規”的就沒那麼多顧慮了,首先可以省去清洗和消毒的費用,如果簡單翻新後流入市場,更是一本萬利,這就是為何他們更熱衷于回收舊衣物的原因。貨源免費,如果監管不到位,這幾乎是包賺不賠的買賣,隻消攻破物業這道防線即可。
作為慈善工作的主管機構,民政部門是最後一道防線,也是最主要的防線,對慈善活動有監督的權力和義務。然而,對于設立慈善基金、組織公衆募捐等行為,一直管理嚴格,類似“捐衣箱”這類不起眼的慈善活動似乎很難進入法眼。一方面,民政部門應當愛惜羽毛。對于冒用自身名義設立和監制的“捐衣箱”,理當第一時間介入、澄清、調查,避免公信力被濫用;另一方面,隻要是打着慈善旗号的所謂公益活動,就應當履行監督職責,防止公衆的善心被不法分子利用。守土有責,倘若“捐衣箱”已泛濫為公開的“慈善生意”,那麼不作為的民政部門自然難辭其咎。
玷污愛心、傳播病菌、欺詐消費者……無論“捐衣箱”是異化為垃圾箱,還是黑色牟利箱,都違背了承諾,改變了用途,應當一查到底,給公衆一個交代。視而不見甚至主動掩蓋,無疑是對黑色産業鍊的縱容,尤其不能容忍。(宋鵬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