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信仰嗎?可能大多數人無法回答這一問題,因為他們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有沒有信仰,自己的信仰到底是什麼。
但是,如果你将這個問題帶到西藏,問任何一個正在朝聖的藏民,他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有”!
說到西藏,也許我們最先想到的是西藏的高山海拔、白雪皚皚。當你去了就會發現,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朝聖者的虔誠堅定、自由熱烈。因為他們心中擁有着無關身份地位、無關年齡性别的堅定信仰。
他們為此不惜喪盡家财,拖家帶口,千裡跪拜,風餐露宿,甚至很有可能會死在路上,也極為堅定的行走在朝聖的路上。
拉薩為何是朝聖聖地?
當看到一大群人都朝着一個方向跪拜朝聖時,我們會忍不住跟着望去,他們跪拜的方向是哪裡?
對于藏族人民來說,朝聖的最終目的地為拉薩的大昭寺和布達拉宮,他們奮鬥半生,最後卻喪盡家财,以一生能夠朝拜一次布達拉宮和大昭寺為他們生命信仰。
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到底有何魔力?
布達拉宮作為曆代達賴喇嘛的冬宮住所,距離現在擁有悠久的曆史,不僅有宮殿、寺廟和城堡,更是供奉着曆代達賴喇嘛的靈塔。達賴喇嘛在藏民心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布達拉宮成為了藏民心目中的聖地,也成為了藏民們的朝聖的目的地之一。
相比較于布達拉宮的知名度來說,大昭寺似乎就顯得沒那麼神聖。但對于拉薩藏民而言,大昭寺的地位其實是與布達拉宮不相上下的。
作為一個藏傳佛教建築,大昭寺也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曆史。據說,大昭寺内供奉着唐朝文成公主帶過去的釋迦摩尼12歲等身金像。終日香火鼎盛,也是當地藏民心中的朝聖聖地。
也許于某些朝聖者而言,他們的朝聖并沒有目的地,隻是帶着虔誠的心,翻越一道道的山川、河流,不遠千裡,甚至萬裡朝聖,隻為朝聖過程中,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慰藉,讓自己的信仰得以堅持,他走到哪裡,哪裡就是目的地。
傳說中的朝聖者藏傳佛教的禮佛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朝聖們認為最虔誠的禮佛方式則是“磕長頭”。磕頭時五體投地,額頭、嘴巴、胸口觸地,雙手合十,達到了“身”敬,口中不斷念着朝聖話語,達到了“語”敬,同時心中帶着虔誠的念想想着佛,達到了“心”敬。可謂是從身至心,虔誠至極。
磕長頭的方式分為三種,一種是就地磕長頭,這種一般是指在自己家供奉的佛像面前,或者行走至寺廟的佛像面前就地磕長頭。
第二種是短途磕長頭,信徒們在某些特定的時候會圍繞寺院、神山、聖湖等地磕長頭,磕完一圈為止。如遇寺廟面積小,可能幾個小時就能磕完,如果面積大,可能需要花費十天半個月或者幾個月。
最後一種則是長途磕長頭,這種磕長頭的距離大多為千裡,從一個遙遠的城市,沒有交通工具,沒有車馬,隻是通過磕長頭一路叩拜匍匐前進的方式行至拉薩,需要花費數年的時間,經曆路途的艱辛。
磕長頭需要五體投地,可能會遇到各種艱險的道路,對衣物,鞋子以及皮膚的磨損度都極高,并且很有可能在路上生病,或者死在路上。
所以,當藏民們決定長途磕長頭朝聖時,往往會先把家人安頓好,做好以後再也見不到面的準備。同時也會準備一些用皮革制成的堅硬耐磨的衣物,手套等。結伴朝聖的同伴中,有人專門負責用一個闆車拉着他們簡單的衣物和一些食物。帶着行李的同伴,不參與磕長頭,會先到朝聖者必經之路準備好食物和休息的簡易帳篷等待他們。
朝聖者的第一步是拜訪完當地的“活佛”,得到“活佛”的祈禱和保佑。從當地寺廟附近的白塔開始進行朝聖。為表虔誠之心,一路必須三步一扣,叩拜時五體投地,還不能大魚大肉,餓了僅僅隻能就地做一些簡單食物,在零下幾十度的天氣,也隻能搭建一些簡易的帳篷度過。
通過叩拜前行,一天隻能走幾公裡,遇上雨天雪天也不曾停下。當翻過一些高山河流時,即使路上滿是荊棘和細碎的小石子,也依舊五體投地磕長頭。當碰到一些無法越過的障礙物,例如河流,牆壁,朝聖者必須磕與障礙物等寬距離的頭,才能夠越過它們。
在這樣惡劣環境中長期勞累的情況下,朝聖者們的身體很容易出現問題,但即使是生病,他們也堅持前行。即使不幸死在了朝聖了路上,他們也并不覺得可怕,反而認為這是一種福報,隻需同伴敲下他的一顆牙齒,并帶到朝聖目的地,便認為他們的靈魂已經到達了神聖的地方。
到底是信仰或是執念?
這些朝聖者中,或許有人是為了祝福,有人是為了祈禱,有人是為了心靈的救贖。
當看到朝聖者們一路曆經艱險,付出辛勞,最終成功到達朝聖目的地時,人們會覺得非常感歎和敬佩。他們的信仰得以完成,他們的願望得以實現,他們的心靈得以慰藉。
但有人卻不解,這樣喪盡家财,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去朝拜,到底是真正的信仰還是心中的執念?
朝聖者為表虔誠奮鬥半輩子後卻喪盡家财,自己雖然尋求了慰藉和救贖,但他們的家人卻依舊身處世俗,甚至因為他們的離去,可能因此過上更加辛苦的生活。
這樣做值得嗎?
寫在最後
我們無法為他們解答,因為我們并不是他們,沒有他們心中的信仰,也沒有經曆過他們經曆的事情,無法感同身受。
我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是他們的自由,每個人都有尋求自由的權利。自己的人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盡力的活着或許才是他們一生所追求的。
作者:咕嘟
#人人能科普,處處有新知##頭條創作挑戰賽##我在頭條做科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