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現文翻譯成古文有多驚豔

現文翻譯成古文有多驚豔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0 22:05:07
一、翻譯溯源

翻譯是指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特别用括号指出:也指方言與民族共同語、方言與方言、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之間一種用另一種表達。可以這樣認為,前者是狹義的翻譯,後者是廣義的翻譯。文言文翻譯就是廣義的翻譯,也即把文言文(古代漢語)轉化成普通話(現代漢語)。

我國古代就有專門從事翻譯的人員,稱“象胥”或“象寄之才”。《禮記•王制》:“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所謂“五方之民”指:中國、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也就是說。對于處于中國東西南北的少數民族,依據方位不同,配置有稱呼各異的翻譯人員。後來,隻有“譯”保留下來,其他稱謂消失了。翻譯人員,又可稱為“舌人”。“故坐諸門外,而使舌人體委與之。(《國語·周語中》)” 韋昭注:舌人,能達異方之志,象胥之官也。

現文翻譯成古文有多驚豔(這篇文章或許能帶給你一些啟發)1

我國西漢時産生了一部語言學專著《方言》,全名《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别國方言》,作者是揚雄,這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一部方言學字典。書中,作者列舉了各方言區對同一概念的不同稱謂,并指明民族共同語(也叫通語或雅言)。實現了方言到方言,方言到通語的翻譯。

到了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佛經的翻譯越來越頻繁,而翻譯佛教經典是書面文字的翻譯,不同于以前的口譯。有人研究認為,“翻譯”一詞起源于約公元二世紀東漢桓帝時:“至桓帝時,有安息國沙門安靜,赍經至洛,翻譯最為通解。”(《隋書·經籍志四》)。

二、文言文的翻譯的原則:變與不變

要把文言文轉化為符合現代漢語表達方式的書面語,要堅持兩個原則,一是必須堅持表達的内容不能變。二是要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的方式。簡單地說就是變與不變。

(1)必須堅持表達的内容不能變。

盡量原汁原味的傳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情态語氣。

(例一)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齡《狼》)譯文:一會兒,一隻狼徑直向前走去,其中的一隻狗坐在屠戶前面。

評析:譯文改變了作者的意思,因為“去”意為“離開”,“犬”是說“(另一隻狼)像狗一樣”。

(例二)兩岸青山相對出。(李白《望天門山》)

譯文:兩岸青青的山峰互相看望着現出水面。

評析:将“出”譯成“出現”語意平淡,不如譯為“矗立(在水面)”,另外不如将“看望”改為“眺望”,避免重複。這樣一方面凸顯出天門上的高大,同時也展現出了江面的寬闊。

(例三)(廉頗曰)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勞,而位居我上。(司馬遷《廉頗蔺相如列傳》)

譯文:然而蔺相如隻是憑借口和舌頭的功勞,官位(居然)在我之上。

評析:“口和舌頭”的功勞,直譯後意思反而不明白,不如改為“幾句話”妥當。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蘇轼《赤壁賦》)

譯為:耳朵得到了就成為聲音,眼睛遇見了就成為顔色。

“耳朵”怎麼能“得到呢”?“眼睛”“遇見了”也感覺别扭。原因就在于太依賴直譯了,耳朵當然是“聽到了”,眼睛當然是“看到了”,這樣就通順了。

現文翻譯成古文有多驚豔(這篇文章或許能帶給你一些啟發)2

(2)要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的方式。

文言文的表達方式與現代漢語的表達方式存在着不小的區别,也就是說即使解決了字詞的問題,也有可能譯出的句子仍然不知所雲。一種情況是古今漢語句式大異。如:

(例一) 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譯文:陳勝是陽城人。

評析:“……者,也……”是文言文中表判斷的固定結構,故譯文中須帶一判斷動詞“是”。

(例二)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荀子《勸學》)

譯文: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

評析:句中的“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形容詞“利”“強”本是名詞中心語“爪牙”“筋骨”的定語,在這裡後置強調,翻譯時要将其提前才對,“之”在這裡作為定語後置的标志,不譯。此句是倒裝句中的定語後置句。

(例三)帝感其誠。(《愚公移山》)

譯文:天帝被他們的真誠感動了。

評析:這是一個沒有标志的被動句,根據句意要添加一個“被”字表被動。

另一種一種是大同中有小異,在轉換為現代漢語後,需要有局部的小調整。

(例一)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林嗣環《口技》)

譯文:賓客的心情略微放松了些,漸漸地坐端正了。

評析:“正坐”要調整為“坐正”再翻譯。

現文翻譯成古文有多驚豔(這篇文章或許能帶給你一些啟發)3

(例二)。紛吾既有此内美兮(屈原《離騷》)

譯文:我已經具有了這樣多的内在的美德啊。

評析:紛,盛多的樣子。正常的句序應該是“吾既有此紛内美兮”,“紛”是用來修飾“内美”的,所以譯文就調整了“紛”字的位置。

(例三)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曆曆在目。(蒲松齡《山市》)

譯為:其中(城市)有像樓閣的,像廳堂的,像街巷的,都清清楚楚的展現在眼前。

評析:“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即“若樓者,若堂者,若坊者”,“者”是“……的樣子”。

(例四)趙王悉召群臣議。(《廉頗蔺相如列傳》)

譯文:趙王召集全部大臣商議此事。

評析:“悉”是“全部”,譯文将其調整到“召”的後面,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否則就是一個病句了。

三、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文言文翻譯的方法即直譯和意譯。直譯就是保持文言文語句的表達方式不變,逐字翻譯。意譯就是在保持句意不變的前提下,将文言文語句中不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的地方予以變通,從而準确的或者說是更好的表達出文言文原句的含義。要注意的是能直譯盡量直譯,不能直譯再意譯。當然直譯和意譯不是截然分開,互相排斥的。在一個句子中可能是直譯為主,兼有意譯。也可能是意譯為主,兼有直譯。不過,對于一個文言文語段或篇章來說,肯定是直譯和意譯并用的。

現文翻譯成古文有多驚豔(這篇文章或許能帶給你一些啟發)4

(1)直譯

(例一)崇祯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張岱《湖心亭看雪》)

譯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評析:這句話逐字翻譯,和現代漢語的表達方式一模一樣。

(例二)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譯文:高山大川的美麗景色,古往今來就是人們共同談論贊美的。

評析:通過增補,句中單音節字轉換為雙音節詞語,為補充句意還添加了一些成分,如“贊美”。

(例三)宋有富人,天雨牆壞。(《智子疑鄰》)

譯文:宋國有個富人,有一次,大雨把他家的牆淋塌了。

評析:譯文補充了句前狀語“有一次”,并且換成了常見的把字句。不過,有人把“天雨牆壞”譯成:因為下

大雨,大家的牆被淋塌了。這樣,補充出了因果關系,句子變為被動句也可以。

(例四)沛公安在?(司馬遷《鴻門宴》)

譯文:沛公在哪裡?

評析:這是一個賓語前置的句子,轉化成現代漢語後,盡管句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他并未改換或轉換原文的表達方式,所以我們認為這仍然是直譯。

(2)意譯

(例一)途中兩狼,綴行甚遠。(蒲松齡《狼》)

譯文:途中有兩隻狼,一直跟在他後面,走了很遠。

評析:“綴行”一詞現代漢語沒有對應的詞語,根據文意隻能意譯了。

(例二)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司馬遷《廉頗蔺相如列傳》)

評析:“刎頸之交”是比喻,不能譯成“割脖子的交情”,所以宜意譯。

(例三)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蘭亭集序》)

譯文:有人就着自己愛好的事物,把情懷寄托在上面,放縱自己的身體而不受外在世俗禮法的約束。

評析:句中“外”不能簡單的譯為“外面、外部”,而要譯為“外在世俗禮法”,這樣意譯才能準确傳遞出原文的确切含義。

(例四)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論語·季氏》)

有的譯文把最後一句譯為:又知道君子疏遠自己的兒子。譯法生硬,讓人迷惑。這句話是有背景的,是孔子的弟子陳亢問孔子的兒子孔鯉,讓他講講孔子有沒有給他特殊的教誨,孔鯉告訴陳亢,父親告訴他要學《詩》和《禮》。于是陳亢才有了這番感歎。也就是說句中“遠”不是疏遠,這種譯法太生硬,不得要旨,應該譯為:我還知道了君子不會特殊照顧自己的兒子。采取意譯的方法,就能說清楚的陳亢的本意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