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做好學術論文寫作中的讀寫

如何做好學術論文寫作中的讀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4 20:30:10

如何做好學術論文寫作中的讀寫?接上文:張翔:法學論文寫作的具體操作(上),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如何做好學術論文寫作中的讀寫?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做好學術論文寫作中的讀寫(法學論文寫作的具體操作)1

如何做好學術論文寫作中的讀寫

接上文:張翔:法學論文寫作的具體操作(上)

五、長文和短文

下面是關于文章長短的問題。

現在的法學期刊發表的論文,一般在一萬字至兩萬五千字為宜。這和刊物的定位及辦刊風格有關,如華東政法大學的《法學》,就以跟蹤熱點為特色。所以,它推出的文章講求時效,一般比較短,甚至會刊登八千餘字的論文。但這畢竟是個例,《法學》隻此一家,别無分号,多數期刊論文是會比較長的。

具體到個人的寫作,也會有短與長的區别。我發表的最短的文章,大緻七八千字。最長的是發在《清華法學》的《基本權利的體系思維》,算上注釋有四萬多字。寫作長文章跟短文章有不同的寫法。絕對不是說一篇短文章,我往裡面使勁兒注水,它就是個長文章了。也不是說一個長文章,我把它删去一些,我把它的核心和骨架剔出來,它就是個短文章。長文和短文區别在于:它本身承載的内容、它的功能就是不一樣的。短文章要避免這種簡略倉促的感覺,要留有餘味和想象的空間。長的文章一定要避免拖沓冗長,不然看不下去。我不知道同學們在現在這個階段,覺得自己寫把文章寫長容易,還是寫短容易?

(學生回答:寫長。)

寫長容易是吧?你看,寫長容易基本上是第一步。剛開始寫的時候,大家都覺得不知道寫什麼好,沒什麼可寫的,像我們小學的時候寫作文,覺得寫四百字的作文好難,現在要寫四千字的東西,一會兒就好了。

其實寫長寫短都難。但這種認識的轉化會經曆一個過程。有一個階段會覺得,寫不短,都得往長了寫。可能再發展發展你就會發現,其實也是有辦法寫得短的,這需要一個過程。周作人也研究過很多文論的寫法,他說,天底下最難寫的是三四百字的文章,他努力了一輩子也就能寫到六七百字。他列舉過一篇非常精彩的短文:

“公少穎悟,初學書,不成。乃學劍,又不成。遂學醫。公病,公自醫,公卒”。

就這麼一個故事,講了一個人的一生,讓人看了以後覺得可笑得不得了,能夠不停地去想象中間的各種環節,這是很有意思的。你怎麼能夠在一個短文章裡不顯得倉促,而又有很多的餘味,很多的想象的空間,這個很難。而長文呢?大家想一想,要是任何一個人願意看完你幾萬字的論文,你都應該感謝他。

但是,一篇長文章,怎麼才能讓讀者看下來呢?換句話說,你怎麼去抓住他的眼球,保持他的注意力呢?可能有很多做法:

首先你要做好各級标題。越長的文章,你的标題就越要細緻。不僅總标題要設計精當,各級标題和分段也應當恰如其分。我曾經見過一位作者,他的文章寫得好長,四五頁文章,連個标題都沒有。這讓我怎麼看呢?我問他,“你就不能分點層次嗎?”他說,“我分不出來,我思想就是那麼表達出來的。”在我看來,這其實說明文章的思想很混亂。所以大家寫作一定要分出各級标題來,甚至要有文眼。

什麼叫文眼呢?我的理解就是說,讓你去浏覽一篇長文章的時候,可以讓你的目光停留一下的那些地方。沒有了這些關鍵句子,對于一段很長的論述,大家會發現,雖然論證得很詳細、很嚴密,也很精彩,可你未必有興趣看。但如果下面再來一個短段落,把上面總結一下,把下面承接起來,提綱挈領,承上啟下,你前後的東西也就清楚了。

文眼有很多形式,比如說某個地方放個圖表,這也是個辦法,甚至于某個地方,你把這個詞的外文詞注在那裡都能起到抓人眼球的作用。在你大量快速閱讀的時候,發現這兒有個德文詞,目光肯定會停留一下。這都可能是構成文眼的東西。提升讀者的閱讀感受,有很多辦法,這個大家寫多了以後再來琢磨。

六、摘要

論文的摘要,總的來說有兩種寫法:第一種是述說文章的研究價值和基本結論;第二種是總結文章的各個部分,形成一篇小論文。

就我個人的觀察來看,早些年學術界較多采用第一種寫法,即述說研究價值,再提出簡單的結論,有的時候也隻說明研究價值,不提結論。這些年我發現第一種寫作方法在研究中越來越少用,而更多地采用了第二種寫作方法。

我猜測這種變化其實與我們的學術成熟度有關,在二十年前許多題目都是全新的,文章所讨論的話題對讀者來說是陌生的,因此寫作者就需要花費較多的精力和篇幅,讓讀者知曉你要做什麼,你研究的意義是什麼。現在這種情況基本不會出現,如今我們很少在學術刊物中看到一個完全陌生的題目,讀者在閱讀文章之前已經對要讨論的話題有了基本了解,此時更重要的就在于文章的具體觀點。所以我認為,現在比較常用的還是第二種寫法,即總結各個部分形成一篇小論文。

摘要的寫作其實是要非常簡略的。我剛才講過,摘要是要在論文全部寫完以後,再來提煉和寫作的。我們的主觀願望當然是想将文章的觀點盡可能地表現出來,害怕漏掉了這個點,遺憾舍去了那個點,但你會發現這樣子摘要就越寫越長。

寫作摘要時,我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閱讀一篇論文需要50分鐘甚至5個小時,但讀者隻有5分鐘”。這句話怎麼理解呢?完整閱讀一篇論文可能需要50分鐘甚至5個小時,你如果遇上一個真正對你的論文有興趣的讀者,那麼他自然會花時間和精力去認真閱讀你的文章,這種情況下摘要并不那麼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閱讀者都是對你的論文有強烈興趣的主動閱讀者,此時摘要就顯出了它的重要性。

比如你投稿的時候,就要通過摘要去抓住編輯,這是摘要的一個重要功能。大家知道,編輯每天要處理大量的學術稿件,包括我自己也有在法學學術刊物做編輯的經曆,許多寄過來的文章,就是要先看一下題目和摘要,再作判斷。面對大量學術稿件,我可能隻有5分鐘時間詳細閱讀每篇文章的題目和摘要,看完了以後按照質量依次分類,有些文章題目和摘要質量不過關就直接過掉,剩下的文章再來詳細閱讀,用這種方法減少工作量。

在了解了摘要的意義之後,大家就要想一想,如何用5分鐘的時間抓住潛在讀者。摘要,就是要總結文章各部分的基本内容,這裡涉及到我在上周給大家講述的論文的基本結構——首先是導論或問題的提出,然後是正文(需要有詳細的論證),最後是結論。

但是這裡請注意,摘要并不是論文同比例的濃縮。在論文中,正文的篇幅可能占90%,但是在摘要中它可能隻占50%。因為你還需要留出50%用來闡明文章所讨論的問題。撰寫摘要的确需要顧及到文章的各個部分,但是要注意,正文部分是要高度濃縮的,請把握這樣一個基本原理,用一兩句話把這個論文的問題意識說清楚,再用一兩句話講結論,中間不管有多少正文,三四句話最多,大家明白嗎?

下面,我給大家看我自己寫的幾個摘要。這是第一個摘要,《基本權利的體系思維》(《清華法學》2012年第4期)這篇文章有四萬字,但是摘要就這麼長。

當前的基本權利研究存在“破碎”與“稗販”的弊端。此弊端的克服,有賴于基于中國憲法文本的體系化思考。德國基本權利教義學從“價值與請求權體系”到“基本權利的功能體系”的發展,可以為建構中國基本權利的法學體系提供方法上和内容上的借鑒。體系化乃是法學的基本思維,是法學達成其學科使命的基本緻力方向。通過解釋中國憲法基本權利章的兩個概括性條款——第33條和第51條——可以建構初步的理解中國憲法下的基本權利的整體方案,并為諸多理論與實踐問題的解決提供思考框架。

當然,我其實當時寫的時候并沒有意識到我的摘要要寫成什麼樣,現在我自己也變成一個讀者來看的時候,發現這摘要其實還算規範。

第一句話,“當前基本權利存在破碎與稗販的弊端”,這實際上是在說既有研究及其不足,“弊端的克服有賴于基于中國《憲法》文本的體系化思考”,這其實在說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然後下面兩句講德國的,還有講體系化的,這其實就是我的研究的主要内容了。下一句話,主要講怎麼去建構我們中國的基本權利的理論體系,通過兩個概括性條款的闡釋來處理。最後說明這樣一個方案建構出來後,可以為解決理論實踐問題提供思考方向,是說明了我的研究的學術價值。

再給大家看一個摘要,這是我另外一篇文章《财産權的社會義務》(《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第9期)的摘要。第一句是:

除了必須附帶補償的征收,法律制度中還存在諸多對于财産權的“不予補償的單純限制”。

這實際上是問題的提出,對既有研究及其不足的說明,就是說,我們以前關于财産權的研究,主要在研究征收,而征收是要補償的,我現在研究的是不屬于征收、且不予補償的那些單純限制,我要去研究一個大家沒涉及的領域。

下面的内容主要是在概述我的論文的主要的觀點。最後是這篇文章的學術意義:

“在保護私人财産自由的前提下,協調其與社會安全和社會正義之間的沖突,是現代《憲法》所必須面對的課題。在中國背景下這種平衡與協調,同時亦有助于消解我國《憲法》第13條私人财産條款與第2條社會主義條款之間的緊張關系,有助于彌合當下中國不同意識形态之間的對立。”

這兩個摘要其實比較偏重我們先前講過的第一種寫法,即重點講述論文的問題和基本結論。《刑法體系的合憲性調控——以“李斯特鴻溝”為視角》(《法學研究》2016年第4期)這篇文章的摘要就比較偏重第二種寫法。

國家刑罰權的控制同時也是憲法學的課題,有必要将刑法學的學理置于憲法教義學的觀察之下。刑事政策與刑法體系的疏離(李斯特鴻溝)具有憲法意義。刑事政策并非必然外在于實證法,而應該以憲法為其實質來源。刑事政策的憲法化有助于改善其模糊性,緩和對實證法體系的沖擊,并補強其批判立法的功能。應該構建具有憲法關聯性的、以基本權利為核心的法益概念,使其兼具刑法解釋和批判立法功能。刑罰制度的政策性調整,應該接受比例原則的審查。基于此,對于《刑法修正案(九)》中的“擾亂國家機關工作秩序”’、“終身監禁”等争議的刑法學分析,可以得到憲法教義學的補強與回應。在刑法的合憲性解釋、“風險刑法”與國家任務、刑法規範的明确性與立法機關的裁量空間等衆多問題上,有待刑法學與憲法學的學理溝通。兩個學科共同承擔着對刑法體系的合憲性調适任務。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摘要就是把論文各個部分的核心内容放在一起,是上面講的第二種寫法。

總之,我認為,論文的寫作,難點之一在于問題的提出,難點之二就在于摘要。它的難度主要在于當你寫完了論文的所有部分之後,要如何用最少的文字,傳遞盡可能多的信息。請大家注意,這裡的傳遞信息并不是傳遞文中所有的準确信息,而是傳遞給潛在讀者,你将要在我的文章當中看到什麼。

七、關鍵詞

我要講的還有關鍵詞的拟定。關鍵詞其實隻有一個功能,就是檢索的功能。所以拟定關鍵詞的唯一标準,就是方便檢索。設置關鍵詞時你要想好,你設的關鍵詞,将來别人能不能檢索到,别人檢索的時候會不會檢索這個詞。比如說,你的關鍵詞裡面寫了一個“發展”,但是沒有人會拿“發展”這兩個字去檢索。所以關鍵詞的設定,一定要具有足夠的可檢索性,才能讓别人找到你的文章。總而言之,能把你論文裡最關鍵的核心概念凸顯出來的詞語,就是關鍵詞。

我們有時會遇到一個問題,拟采用的三個關鍵詞,已經涵蓋在标題裡了。這時就可以考慮舍棄掉這些标題中已有的詞。原因在于,大家檢索的時候會做标題檢索和關鍵詞檢索,所以這種情況下可以将關鍵詞留給正文中的重要内容。比如說我的這篇《刑法體系的合憲性調控》,核心實際上在探讨刑事政策問題,但“刑事政策”沒有在标題中出現,那麼就必須放在關鍵詞中。而這個文章又涉及罪刑法定的問題,所以“罪刑法定”也必須是關鍵詞。這當中的關系,大家慢慢去琢磨。總之,學習寫作,我們這種講課隻是一個輔助,最關鍵的是你要去多看别人是怎麼寫的。“千古文章一大抄”,不是要你去抄他的内容,而是把他人的寫作學過來。無論是什麼語言寫作的學習,都是個模仿的過程,仿寫是很關鍵的。

八、标題

還有一個問題,标題怎麼拟?在我看來,拟标題的核心原則是:用最簡單的字眼,最簡單的結構,表達最關鍵的信息。标題不能複雜,要讓人一眼看過去就知道你想說什麼。有這樣幾個我覺得要注意的基本問題,比如說,标題是長還是短?要不要用副标題?

很多老師建議少用副标題,比如張新寶老師主編的《中國法學》,基本上不希望大家用副标題。但我認為要不要用副标題,不可一概而論。副标題的取舍要看情況,要服務于标題的整體。我當《法學家》編輯時,有一期不知怎麼就趕上了,所有的論文都有副标題,目錄看起來就特别好玩。我國法學寫作一度出現過一種不大好的風氣,用什麼“秋菊打官司”,還有“關公戰秋菊”作為主标題,我個人不大能夠欣賞。

(一)長标題和短标題

标題是長還是短?長跟短肯定是效果不一樣,我用過短标題,也用過長标題。比如說,“财産權的社會義務”八個字,在學術論文裡就算短标題了,“基本權利的雙重性質”九個字,“刑法體系的合憲性控制”十個字,這些都是短标題,當然後面是加了副标題的。短标題有什麼效果呢?其實短就是長,少就是多,鄭闆橋講“少少許勝多多許”,此之謂也。有一個玩笑,我覺得不無道理:一所大學好不好就看大學的名字是幾個字,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這是四個字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這六個字大學是不就差一點了?玩笑歸玩笑,這事也不是沒有道理。說到底,字數越少,氣魄越大,氣象越輝宏。所以,你要有能力把标題起短,越短越好。與其試圖在标題裡面解釋太多的東西。不如把标題起得有意思,大家自然會願意去看。

我跟大家講幾個我起标題的例子。下面的幾個标題都特别長,但其實我内心不是特别喜歡,可好像也沒辦法。比如說《兩種憲法案件——從合憲性解釋看憲法對司法的可能影響》(《中國法學》2008年第3期)這篇,是我們國内比較早研究合憲性解釋問題的文章。當時取标題的時候,如果把前面“兩種憲法案件”去掉,“從合憲性解釋看憲法對司法的可能影響”意思也是完整的。但是缺點什麼呢?缺點兒吸引眼球的東西。而我說“兩種憲法案件”,其實更多的人看到以後可能不會去看後邊兒,而是會翻開看看,我所說的,到底是哪兩種。其實這裡面有我一個小小的抓眼球的技巧,所以寫長了也無所謂。注意,作為一個寫作者,你永遠要解決一個核心問題:把人吸引來看你的文章。

這篇叫《祛魅與自足——政治理論的憲法解釋影響及線路》(《政法論壇》2007年4期),和上面那個相比,這兩個标題都不得不寫得很長,有些事是沒辦法的。

再例如這篇《走出方法論的雜糅主義——讀耶利内克〈主觀公法權利體系〉》(《中國法律評論》2014年第1期),因為這是我的一個書評,必須把書的名字寫出來。有些時候,你必須在标題中說明為什麼要寫作。比如這篇《個人所得稅作為财産權限制——基于基本權利教義學的初步考察》(《浙江社會科學》2013年9期),為什麼要在後面加一個那麼長的副标題“基于基本權利教義學的初步考察”?因為如果我不加這個副标題,别人就不知道這是一篇憲法論文。看題目可能會以為這是一篇财稅法學者寫的财稅法的論文,加了副标題,意思就是說,我跟你們不一樣,我是憲法學者,要從憲法角度講。其實我所有的文章标題,都各有各的考慮。

剛剛介紹了長标題和短标題,還有一種标題我也比較喜歡用,是什麼?關系性的标題。就是“什麼和什麼”以及“什麼與什麼”,比如說《基本權的受益權功能與國家的給付義務》(《中國法學》2006年第1期)、《機動車限行、财産權限制與比例原則》(《法學》2015年第2期)、《形式法治與法教義學》(《法學研究》2012年第6期)。這是因為論文裡有兩個關鍵詞,而論文要描述它的相互關系。法學經常要去描述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這會構成一種标題的類型。“基本權利的受益權功能與國家的給付義務”,依據的就是把權利和義務這一對範疇。但我這組文章裡面另外的一篇,就直接叫做《論基本權利的防禦權功能》,沒有用“與”。這是因為我考慮到防禦權功能是消極的,它的對面就是國家不幹預,那麼這篇文章把防禦權功能是什麼說清楚就好了。而受益權功能則是與國家積極的給付義務相關的,所以我要去講兩者的關系。

(二)題目的修改

我來給大家舉兩個我改标題的例子。

其中有一篇就是《基本權利的雙重性質》(《法學研究》2005年第3期)。這篇文章的标題剛開始特别長,大概是《作為主觀權利和客觀價值秩序——基本權利的雙重性質》。那時我剛剛讀完博士,開始去嘗試寫作和發表。這篇文章投給《法學研究》,很快就通過了。但是編輯沒有和我講,直接把标題給我改成了《基本權利的雙重性質》。後來我特别感謝這個編輯。起《基本權利雙重性質》這個題目,大家就會翻開看看“雙重”到底是哪兩重,你把它寫在标題裡面,反而讓大家更加迷惑,所以可以說這個編輯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這麼多年下來,我會感覺到真正的好編輯對于作者的幫助。而且大家不要怕把自己文章給别人看,别人給你提的意見經常是很有幫助的。别人幫我改過文章,我也幫别人改過文章,我覺得這是學術成長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我還有一篇文章《“近親屬證人免于強制出庭”之合憲性限縮》(《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6年第1期)。文章涉及到我們刑訴法規定中的證人出庭制度。證人不出庭可以強制出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可以不被強制出庭。你們看,光法條内容我就說了這麼半天,我又要寫這個法條的合憲性控制,所以當時論文的标題改來改去改了好多遍,其中一版是叫做“強制證人出庭除外規定之合憲性限縮”。投稿之前一兩天,都還是這個标題,但到最後我還是覺得太纏繞了。“強制證人出庭除外規定之合憲限縮”,裡面有一個什麼問題?那就是,對《刑事訴訟法》熟悉的人一看就知道,強制證人出庭除外規定,指的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不被強制出庭”。可是像我這樣不熟悉《刑事訴訟法》的人,就不知道你在寫什麼。這個标題傳遞的信息就不足,會産生隔膜。後來我就把這個概括法條的短語進一步修改,改成了“近親屬證人免于強制出庭”,這回一看标題大家就知道是什麼了。《“近親屬證人免于強制出庭”之合憲性限縮》,打個引号,就意味着把它名詞化了,标點符号有時可以用來名詞化。“這個東西”的合憲性限縮,就要清晰很多。這是我自己改标題的兩個經驗,可能對大家能夠有所啟迪。

再舉一些例子,我覺得丁曉東老師的那本書《美國憲法中的德先生與賽先生》,這個書名起得也非常好,誰都知道美國憲法,誰都知道德先生與賽先生,可把它們放到一起來說是什麼意思?琢磨之下,你會發現他的核心主題就是說憲法裡面既有民主正當性問題,又有科學性的問題,這就形成了他的标題。

另一個例子是王貴松老師翻譯的蘆部信喜《制憲權》。這本書日文原名叫做《憲法制定權力》。王貴松老師開始也沿用了這個書名,直到定稿出版階段,才改成了更加簡潔明快的“制憲權”。而“制憲權”在國内的使用是遠比“憲法制定權力”頻繁的。這裡面還有一個微妙之處。翻譯日語時,大家經常會覺得反正都是漢字,直接拿過來用就好,但這樣做可能會很别扭,許多地方是需要轉化的。

(三)各級标題

首先,關于碩士論文各标題的題号。不要寫“第1章”“第2章”“第3章”,因為3萬字的碩士論文沒必要分章,多章的寫作可以等博士論文再說。寫“一”“(二)”、“1.”“(1)”就行了,再往下就是“a.”“b.”“c.”“d.”。

其次,二級以下标題在結構長度等方面具有一緻性。那麼一級标題要不要一緻性?我認為一級标題不一定有一緻性,比如第一個一級标題可能是“問題的提出”,其他一級标題不一定能和“問題的提出”保持結構一緻。而三級标題也不一定完全能,但是二級标題的結構基本上要保持一緻,不要一個特别長,一個特别短。不要一個很複雜,一個很簡單。

我會發現有些人的二級标題經常是兩行,這可能會涉及到審美的問題。我覺得這樣不好看,但有人就覺得這樣說得得更清楚,一個标題就把這一段的核心的意思概括出來了,這的确是個人風格,無法強求。但無論如何,标題的設置一定要有邏輯在裡面,是并列關系,還是因果關系,亦或遞進關系。此外,我認為大家對待标題要有一種詩的精神,要把這個标題念出來是漂亮的,比如“基本權利的雙重性質”“财産權的社會義務”“走出方法論的雜糅主義”此類的,讀出來是更好聽的,那麼我會覺得它是一個穩穩當當、有分量的東西。

九、日常積累

下面我要講的是關于法學研究和寫作的日常積累問題。日常積累的問題,我有這麼幾點自己的想法可以和大家分享:

第一,要讀書,讀書永遠沒有錯!關于讀書我有一個觀點,就是要了解這個學科的全局,這句話其實不是我自己講的,是嚴耕望先生的《治史三書》裡面特别強調這一點,就是說不要僅僅抱着一個題目找材料。隻是抱着一個題目,這樣找出來的東西就非常容易脫離整個學科的背景,容易說錯話,所以他說一個适合做學術的人,你要對整個學科的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裡面的意思是,我們千萬不能在有一個題目要寫時,才抱着題目到知網上去搜材料。這樣做存在很大的危險,表面上,你好像把問題寫出來了,但是沒有把它放到整個學科的體系中。因此,你可能過分地強調了問題的重要性,而個中的某些東西可能跟整個學科體系是不融貫的。所以,日常學習不要總是為了寫文章而學習,而一定要對整個學科有系統的理解和把握。隻要是寫論文,就難免會出現隻關注一個問題點的偏頗,所以要反複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觀照全局。

你們這個階段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僅僅專注于一個題目而往下去寫,這會把自己限定在比較窄的範圍,我個人有一個想法,碩士讀完了以後,博士論文一定要換題,而不是接着碩士論文的題目繼續往下寫,因為這會把你的視野限制住。整個學科方方面面都是要了解的。你的面拓展得越寬,積累得越深厚,以後你在某個專業領域裡就越能下得去。我知道你們這個學期會上很多門科目,如果各個科都鋪得很開的話很難在某個點上深入下去。不要緊,你們現在還是碩士階段。我可能跟你們說過,國外留學回來那麼多人,比如李忠夏老師,他在德國不是說找來一個題目就去寫博士論文的,而是閱讀了整個德國的憲法學的方方面面的書,你們看他回來做方法論或者一些别的題目,都能夠迅速的去找到切入的方法。所以,個人的積累要廣而厚,許多人就抱着一個題目寫,可一旦脫離開那個題目就什麼都不會寫,這就是缺乏對學科整體的理解。

第二是學科基礎知識脈絡的問題。用教科書打基礎是很重要的,這會為思維提供一個框架。這樣,遇到任何問題,你都能知道問題在學科中處于哪一部分。我上本科的時候,一位老師告訴我一句話,至今記得非常清楚,他說:如何評判你把學科初步學懂了?就是什麼參考書都不拿,自己拿一張紙,自己來畫學科的知識體系圖。如果你能夠自己畫出一個知識體系圖出來,你就算入門了。再下一步是什麼?任何一個學科内部的問題提出來以後,我能在我的知識體系中給它找到一個位置,那這個學科就算入門了。任何學術研究的積累,一定要想好總體的框架的問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比較專長的領域,也有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但是你不能允許自己有學科裡完全不知道的領域,這涉及學科知識的全面性的問題。我們中國現在的教科書總體上還是不夠好——當然有好的,但是的确比較少。當然,大家也可以看一些經典域外的教科書,比如說日本的蘆部信喜的,包括行政法領域的的,翁嶽生的兩大本。還有其他一些國外教科書已經翻譯過來的,比如毛雷爾的《行政法學總論》,這些都是很好的書。

第三個叫做論著的“觀其大略”。形成學術積累的時候有一個難免的問題:論文著作太多了怎麼辦?看不過來怎麼辦?這時,不能下死功夫,要懂得觀其大略,拿來一本論著以後,要能夠迅速地去掌握它的問題點在哪裡?主要内容是什麼?主要結論是什麼?而不是要把握其中所有的細節。

一篇好的論文是要看很多遍的,這一次隻需要觀其大略,到下一次做相關研究的時候,就可能要把它拿過來,一個字一個字地細看。但是,大家要具備觀其大略,掌握這篇論述的大體内容的能力。對于論著的觀其大略,我覺得大家要保持對自己專業領域的一個長期的關注度,但是這種關注往往不會特别深入,真正需要精讀的是什麼?我說過,找十個該領域最最著名的教授,對于每個教授找十篇他的論文,把這一百篇論文花半年一年時間吃透了,基本上這個專業的最高的水平摸到了。

這是精讀,但是我們平常要保持一個對自己專業的關注度,則要觀其大略。我相信大家經常會有一種感覺,就是拿起這書實在看不下去,我很認真,我也很想花時間,但我就是看不下去,不要緊,觀其大略就可以。什麼叫觀其大略?就是有可能十幾二十年前看過的書,最近才開始有用,之前那本書我也看不下去,所以這本書就一直放在書架上,二十年之後,我發現我做研究的時候,我開始能看得懂了,為什麼?難道我二十年之後,我的智力比那個時候進步了?不是的,那是因為二十年前看的時候,我們隻有别人的問題意識,而二十年後你要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有自己的問題了,當你有了問題的時候,就要考驗你能不能反映出來關于這個學科領域曆史上有多些什麼樣的研究成果,能不能把它找出來?所以平常要多翻翻看看這些論文,但是很多時候就有個印象就好。

第四,就是“不動筆墨不讀書”。一定要做好筆記,做筆記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叫翻書帳。什麼叫翻書帳?同學們到現在已經看了不少書了,相信每個同學都會有一個經常出現的感覺,看完一本書,過兩天,覺得自己什麼也想不起來,沒記住。因此,就覺得自己沒有積累,灰心喪氣了,覺得自己是不是太笨,别人看書怎麼都記住了,自己怎麼看書記不住,有的同學就放棄了。其實,看書記不住,這才是常态,記住了才奇怪。什麼時候你要用這本書了,什麼時候你要基于這本書去做研究了,你再把它看明白,這時才是記住了。所以,大家要日常做這樣一個工作,準備一個厚一點的,質量好的筆記本。每看一本書,都在這個書上拿出一頁來,記一下這本書作者、書名、出版社,出版日期。

同學們會問,這最多就兩行,下面這半頁幹嘛?書裡面有好東西,可以摘抄一點,有自己關于這個書的總體的概括,可以寫幾句。你再在前面編個目錄,過了幾個月,回顧一下,發現自己還看了這麼多本書,你就特别有成就感。想不起來書的具體内容時,你再翻到那頁看看,讀到當時記下的幾句話,大概就有印象了。這樣翻過、看過的書,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它就對你有用,也許十年以後,你就突然想起來了。

大家或許都有過這樣的感覺,說突然有一天想起來,我以前看過一本書,裡面講一個東西特别好,但我想不起來它講了什麼,也想不起來是哪本書,更想不起來去哪找。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大量因為沒有記錄而喪失掉的,本來應該可以掌握的一些信息。所以,翻書帳一定要做,可能今天到圖書館去待了一天,十本、八本的翻書帳就做出來了。這是非常好的日常積累途徑。我們法學需要大量地閱讀其它學科的研究。你能掌握的往往還隻是自己學科内的東西,别的學科的閱讀會更容易被遺忘。做一個這樣的翻書賬,對自己的長期積累來說非常地有用。

第二個層次就是做筆記,這裡說的是做詳細筆記。詳細筆記要記錄什麼?如果這本書、這段文章特别重要,大家就需要詳細地進行筆記。一個兩萬字的論文,最終形成的筆記可能比原文還長,當然我一般不會寫那麼長。大家可以試試這樣去做詳細的筆記。你想把這篇文章、這本書徹徹底底地看明白,這樣的工作也要去做。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卡片。現在大家也許會覺得這個辦法太老土了,電子化的時代,還做什麼卡片?但是你可以把它做成電子的,起到方便檢索的作用。這方面,由于現在電子化程度比較高,我就不去多說傳統的卡片怎麼做了。

這種日常的積累是大家的一個基本功。你看過一個書以後,并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用。我自己在寫作中曾經就有這樣的經驗。比如,在整理《财産權的社會義務》的文獻材料時,我曾讀到一個很重要的觀點:人類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到現代社會有一個生存方式上的轉變。傳統農業社會的生存方式,每個人都是靠着自己的所有物在生存。一個農民靠自己的土地活着,住的是自己家蓋的房子。但是現代社會中,我們每一個人基本上都是靠着社會關系在活着,我靠出賣勞動力給大學,大學給我發工資而活着,而不是靠我自己的土地。

講到傳統的謀生方法,突然就想起來,我當年看《萬曆十五年》的時候,黃仁宇先生講過,李贽當年出去做官的時候,他的家族兩百多人跟着他。原因很簡單,過去一個家族要想培養出一個讀書人,能當上官的人,需要耗費一個家族幾代人的努力,所以你一個人就對整個家族有這樣的責任。這當然是史學角度的觀察,但我一看,這不正可以用來印證我想要說明的觀點嗎?在傳統社會下,一個人的發展要依賴于自己的土地,《萬曆十五年》中就寫過,一個老祖宗買了一塊土地,怎麼慢慢的把它變得更大?怎麼獲得更多的土地?

那本書是我上本科的時候看的,但是這篇文章是前幾年寫的。我從書架上去把這本書找出來,發現我的記憶不差,還可以引用得上。當時我有感慨,其實我還看過很多書,可能都忘掉了。我本以為,忘掉了就想不起來了,沒想到我還能把它找着。但也有很多内容,可能我自己再也找不着了。所以大家現在就要養成日常去翻書做筆記的習慣,對長遠的積累是特别有好處的。

十、義理、考據和辭章

最後給大家講一個關于寫文章總體上的觀點:義理、考據和辭章。這是清朝的桐城派提的一個觀點,寫文章的要素分為義理、考據和辭章:

“清儒治學,義理、考據、詞章相鼎足,蠲詞章則卒讀不忍;舍考據恐架空設言;棄義理終不過承訛襲謬,是以不當偏廢。”

我們用現在的話解釋一下:義理是什麼呢?義理是思想、觀點。辭章是什麼呢?辭章是文章的技巧,包括辭句、辭藻、章法、層次、邏輯等等層面。我曾經講過,中國在進入到現代漢語階段以後,文章技巧其實是衰落的。古代的文章技法是極其高超的,比如錢锺書小時候他的父親怎麼讓他寫信,就一頁信箋,總共就八行,寫一封信,是多是少就寫八行,就這麼講究。錢鐘書說寫文章就是這麼練出來的。而考據是指那些知識性的可以作為論據的材料。一個研究者的積累,其實無非就是掌握的考據的複雜程度。

清儒就講,義理、考據、辭章相鼎足,三足鼎立。如果沒有辭章,你的文章沒有詞藻、沒有章法、沒有邏輯,那看不下去。沒有考據,你光是些觀點,光寫華麗的詞藻,你的觀點是沒有依據的,是說空話,所以就叫做“架空設言”。沒有義理,文章不過是承訛襲謬,你沒有觀點,可能就是在重複别人以前說的東西。所以他就講義理、考據、辭章要相鼎足。其實想想,現在我們寫文章不也是這樣的嗎?你得有觀點。你的觀點要有論據來支持。而最終要有好的形式、好的語言、好的結構來表達出來。基本上,我覺得清儒講的這幾點,對我們現在寫文章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這個觀點之下,清儒又有一種做學問的做法,叫做積辭與積義。積義就是你要積累思想觀點。有什麼想法,有什麼觀點,你可以把它寫下來,留存下來。積辭是什麼呢?就是你要去積累好的辭藻和好的表達方式。積藝,可能屬于我們在學習專業的過程中要去做的工作。而積辭怎麼做呢?積辭,你要找到一些好的表達。中國人特别喜歡講,“這個人文筆好”,小的時候覺得這是誇獎,但是現在我越來越覺得這句話基本上是一種貶低。為什麼這麼說?中國人的文筆好,基本上指文學性的文筆。說實在的,在我們這種訓練之下,“文筆好”都挺假大空。

但是什麼叫真正的文筆好?首先要清通,文章寫得清楚,通曉明白,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是,你的詞彙的使用非常準确。

今天不是專門給大家講修辭,否則這個方面我得展開講。其實日常中可以做點積辭的工作,怎麼做呢,我也是很晚才意識到,後來發現很多人很早就知道了。我們家小朋友說,他們的老師要他們準備一個小本子,平常看到什麼好的句子、好的表達要記下來,你們小時候大概也做過都做過,做完都扔了。但是,這種做法實則特别有用,我大概在十年以前重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于是我的手機裡就有了一個文檔,我每天積累看到的一些新的詞彙,新的表達以及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會把它們都記下來。

比如說,舉個例子,這個字“蠲”大家認得嗎?我說的這個詞有什麼用意呢?我知道它什麼意思,但是當我把這個寫到PPT裡的時候,我知道上課要給學生念,我不會念。于是我就把它查一下,才知道這個字讀juān,于是我就把自己的文檔打開,注上拼音,從此又認識一個字。大家不要以為自己漢字已經都認得差不多了,其實我們不認識的字多了。我現在每天看很多的東西,每看到一個表述,覺得我以後會用到,我就把它複制粘貼到我的這個文檔上。每積累滿一百條,我就把這個文檔拷到電腦裡單獨保存下來,再另開新開一個文檔。設想一下,如果你要這樣去看東西、去積累,可能很快就會積累到幾百幾千條。

大家知道這種持續的積累對寫作有什麼幫助嗎?我先給大家舉個例子,我今天剛積累了一條,你們誰知道“陽春水”是什麼意思?我之前不知道,我今天看到有人講“十指不沾陽春水”,特意去查才弄明白了,不是簡單的洗碗。在春天,這個季節天氣還冷,在河裡邊洗衣服,手很涼的。說一個人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意思是,這個人從小養尊處優,不用自己洗衣服。我不知道這個典故和說法,我趕快去查了一下,發現原來有這麼一個典故,于是我就把這句話,“十指不沾陽春水,今日為君做羹湯”記了下來,這就是積累。

所以,我每天都在做這個工作。大家聽起來也許覺得這種工作很初級,但在我看來,實際上是很管用的。功利一點說,當你在寫文章之前,思路什麼的都有了,去把自己之前積累下來的這種好辭藻好表述,再從頭到尾看一遍,然後把它放到一邊去,你就會發現今天寫的文章,一定比不看這些表達時寫出來的文章更有文采,你會自然而然将這些表述融入寫作。這些經驗,都是在走了很多彎路後總結的。回過頭來想想,其實小學老師教的是對的,隻不過自己沒堅持罷了。積辭與積義,我們也可以做這樣的日常積累。

現在我給大家總結一下。我今天給大家講的核心内容就是怎麼去寫一篇文章。前面講怎麼寫篇文章,最後是講積累。怎麼把素材摘抄進你的文檔中,怎麼樣去開始寫,怎麼去粗寫,怎麼去細寫,包括一些摘要的寫作等等,都是一些技巧性的東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