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不斷的變化,人的審美也在改變,現在社會中,都比較喜歡身材苗條的人。有些肥胖人群就會感到自卑,然後就會狠下心來去減肥。
其實,減肥不單單是為了保持好的身材,也是為了健康。身材太胖,會容易引發代謝類的問題,對健康也是有不小的影響。
在減肥的過程中,就會被一個問題困擾着,就是體脂和體脂率傻傻分不清,也就會影響減肥效果。這個還真得了解清楚,正确了解對減重會有幫助。最重要的是體脂率,與我們的健康有關系。
到底體脂率是啥?
體脂率和體脂有很大區别,體脂不難理解,就是人體内的脂肪。而體脂率就不一樣了,它是體内脂肪在人體總重量的占比。它不是說越低就是越好,太低會容易給身體帶來不良影響,營養可能會不足,就會影響人的身體素質,對健康有影響。
男女的體脂率也有不同,男性的體脂率,超過20%,就要引起注意,已屬于超重。女性超過25%,算是肥胖了。
計算體脂率,有個公式可以作為參考。就是參數a=腰圍(cm)x0.74,參數b=體重(kg)x0.082 34.89,計算體脂肪重量,用參數a-參數b,最後就是計算體脂率了,用體脂肪重量除以體重,再乘以100%,就能得出一個數值。
以上所說的是女性體脂率算法,男性會稍微有點差别,就是參數b有改動,用體重乘以0.082,後面加上的數字則是44.74,後面計算還是相同的。
不論男女,可以試着計算一下。也有人會嫌麻煩,現在的科技水平提高了,就出現了電子秤,它就能幫助算出體脂率。當然也可以,隻要能保證自己的體脂率是合理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計算公式,相對簡單一點,就是先算出BMI值。用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算好之後,再用1.2xBMI值 0.23x年齡-5.4-10.8x性别,男女性别分别用1和0代替。
生活中,教大家判斷胖瘦,都會看BMI值,範圍在18-24以内,就算是正常體重,若是小于18,大于24則要引起關注,屬于偏瘦或偏胖了,要有所調節了。
想要保持合理的體脂率,就要多注意運動和飲食了。在飲食上,需要适當多補充提高飽腹感的食物,就不會食用太多其他的食物,能有效控制體内脂肪,還能保證體脂率合理。
容易産生飽腹感的食物就會有:燕麥、玉米、紅薯、土豆,在日常的飲食中,可以适當增加攝入。
還有就是運動,不需要太大的運動量,不過男女的選擇會有不同,女性可以選擇有氧運動,慢跑、球類運動、登山,都可以幫助控制身材,也能燃燒脂肪,體脂率也能保持正常。
男性則是可以做點力量訓練,再配合有氧運動,長期堅持下來,體脂率也會保持正常,還能加強肌肉力量,讓身材線條感更明顯。
你的體脂率,是不是已經達标了,若你還不知道,不妨嘗試用公式計算一下。不能達标的人,接下來就要多做努力了,不管是高了還是低了,對身體都會有不好的影響。要想保證合理,就要管理好自己的習慣,多做有益健康的事情。
經常這樣吃,90斤的人也會患脂肪肝!
世界上每100名成年人中,就有20~30名脂肪肝患者,其中肥胖患者的比例高達60%~90%。
脂肪肝,印象中是與肥胖、飲食不健康有關。但是,小健翻閱了不少報道發現,有些人在保持身材的同時,還非常注重飲食健康:常年堅持三餐的主食是米飯和素菜,平時還會攝入各種水果,從不喝酒......
為什麼偏偏他們還是“惹上”了脂肪肝呢?深究其中的原因——竟是長期素食惹的禍!
長期堅持素食,小心甘油三酯上升
因為吃素而得脂肪肝的案例,早就已經發生過了。甚至有人拿到體檢單那一刻,也無法相信,自己一直保持“健康飲食”,肝居然會出現問題。
據中國青年報的報道,杭州一位26歲的女模特小李(化名),為了減肥而節食,用了一年就達到了90斤的理想身材,沒想到卻把健康“弄丢了”。
“葷菜都不碰,中午吃點水果、水煮青菜,晚上吃沙拉,連醬都不放,餓了就喝水。”小李每天的減肥飲食看起來清淡、少油,怎麼就會患上脂肪肝呢?
同樣存在這種疑惑的,還有河北45歲的王女士(化名)。
王女士本來就患有輕度脂肪肝,本着減輕病情的初衷,她特意改善飲食,咬牙堅持吃素1年。最後,這種堅持反而害了她——體檢時發現,她由輕度脂肪肝轉為中度脂肪肝。
想搞清楚素食與脂肪肝之間的關聯,首先要知道,肝髒的脂肪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超标,脂肪肝随之而來。
假若三餐不吃肉,會缺乏優質蛋白,且身體能量不足,這時需要攝入更多的米飯、粥、面包等主食來解決饑餓。然而,米飯、面包中含有的糖分、澱粉、碳水化合物等,進入身體後,會轉化成越來越多的甘油三酯。
簡單來說,即:
米飯(主食增加)攝入多量的糖分、澱粉、碳水化合物轉化為甘油三酯進入肝髒
所以,長期素食會造成、甚至加重脂肪肝。注意,即使是吃了過量的高糖水果,也有可能得脂肪肝!
無視脂肪肝,離“毀肝”不遠
脂肪肝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大肝髒疾病,它已經漸漸出現在年輕人的身上。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另一種是酒精性脂肪肝。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占比50%。
脂肪肝的出現,無非是因為肝髒内的脂肪增加。同時,肝髒内的脂肪含量不一,表示脂肪肝的發展程度不相同:
超過5%為輕度脂肪肝
超過10%為中度脂肪肝
超過25%為重度脂肪肝
有些人不重視脂肪肝,也不去減脂,卻沒有想到一旦脂肪肝發生逆轉,将引發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曾有一名37歲的男子,因錯過了治療脂肪肝的時機,病情惡化為肝癌,失去了手術的機會。
如果還繼續無視它,就離徹底“毀肝”不遠了。那麼,早期出現脂肪肝,身體會出現哪些明顯的變化呢?
變化:
1、皮膚:臉上暗淡無光、發黃,手背上出現血栓痣;
2、口舌:出現牙龈出血、嘴角潰爛等口腔炎症;
3、身形:過度肥胖或過度消瘦,手腳出現麻木、發脹;
4、身體反應:惡心嘔吐、上腹飽脹、胸部疼痛;
5、激素變化:出現内分泌失調,女性表現為月經不調;
6、精神狀态:疲勞、乏力,總覺得休息不夠;
7、抵抗力:即使是感冒,也變得難以痊愈。
脂肪肝都是被“作”出來!
一份清單,避免脂肪肝
排除有家族遺傳疾病,或患有高血脂、肺炎等基礎疾病的可能性,往往出現脂肪肝的人,大多數都是自己“作”出來的——三天兩頭就飯局、酒局;大魚大肉毫不節制;愛坐不愛動......
脂肪肝一般是吃出來的,改善飲食,是遠離脂肪肝的第一步。
少碰這些食物
高脂:脂肪肝忌肥膩,經常吃含高蛋白的食物,身體内的血氨會升高。
高糖:有人将飲料當水喝、蛋糕當主食吃,攝入過量的糖,會轉為肝髒内的脂肪。
辛辣、刺激:做菜少加辣椒、胡椒粉,在外少吃燒烤、麻辣火鍋,這些食物不僅令身體濕熱,還對肝髒不利。
酒精:酒精是導緻酒精性脂肪肝的“元兇”,損害及影響肝髒的分解、代謝功能;男性每日的酒精攝入量不宜超過15克,而女性更少。
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饅頭、面包、米飯、餅幹等含有較多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小心熱量增加!
多補充2類營養素
優質蛋白
優質蛋白一般從蛋、奶、肉、魚中獲取,每位成年人,要保證每天攝入1.16克的蛋白質。
在一日三餐中,大家可以補充加入優質蛋白的量,如為早餐加入一杯牛奶或豆奶;午餐和晚餐,添加一道由雞蛋、魚肉做的菜。
同時,也要保持蔬果的攝入,葷素結合,才能讓肝更健康!
維生素D
攝入的維生素D不足,引發脂肪肝的可能性會增加。通過膳食和曬太陽的方式可補充維生素D。
在飲食上,維生素D存在于海産類、蛋類、肝髒類食物,如蛋黃、魚肝油、奶酪等。大家可以日常适當補充,維持身體營養素的需求。
此外,久坐不動也會影響肝髒健康。即使是在家,也要多活動身體,讓自己動起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