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和《倚天屠龍記》,故事有關聯,人物有傳承,所以被稱為“射雕三部曲”。三部小說,塑造了三位完全不同的主人公形象。用一個字來總結,那就是郭靖“真”,楊過“邪”,張無忌“忍”。
《射雕英雄傳》郭靖郭靖一直被人當成了“傻瓜”,他的師父“江南七怪”,還有洪七公、黃藥師,都曾經覺得郭靖“傻”。但是郭靖從小的表現,他救哲别,救華筝,都是因為他覺得該救。在張家口見到裝扮成乞丐的黃蓉,郭靖慷慨大方,黃金、貂裘、寶馬,毫不猶豫地送,因為他覺得應該那樣。
郭靖
郭靖幫助成吉思汗東征西讨,因為他覺得該報恩。後來他離開蒙古,鎮守襄陽,抵抗蒙古大軍的南下,也是因為他覺得,這是大宋子民應該做的事。郭靖練習全真心法、“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雙手互搏這些高深的武功都很快,說明他一點也不傻。
所以,郭靖的表現,可以用“真”來概括。黃蓉夠聰明吧?但是,後來黃蓉自己也覺得,在待人真誠這方面,自己遠不如郭靖。郭靖心懷坦蕩,從來沒有為自己着想,他的一切行為,都是因為他覺得應該要這麼做。郭靖也成了金庸先生筆下,最令人尊敬的男主角。
郭靖
《神雕俠侶》楊過楊過坎坷的身世,特别是父親的陰雲,一直壓在他的心上。這使得他有些自卑,然後表現出來就是過度的自尊。并且他對于正統并不完全認同,破壞傳統禮教讓他反而有些成就感。而這樣的心理,導緻他身上有着一股“邪氣”。
楊過一出場就是一副賊忒兮兮的樣子,他貿然認歐陽鋒為義父,和全真教師父趙志敬對着幹。他從來不守男女授受不親的禮教,對美貌女子向來都是油嘴滑舌的樣子。當世人都反對他和小龍女的愛情時,這激發出了他的鬥志,非要與“姑姑”結婚不可。
楊過
黃蓉對楊過的戒備心理,顯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楊過差點投靠了蒙古,害了郭靖。當然楊過僅僅是“邪”,還沒有到“壞”的程度。與郭靖黃蓉從來不交往的三教九流,對楊過卻死心塌地,這都表明了楊過身上的“邪”。
《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張無忌在十歲時,父母雙雙在他面前離去,這對他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而“寒冥神掌”的寒毒,一直折磨着他,這使得他有了常人無法擁有的“忍”勁。胡青牛并不待見他,但他自食其力地呆在蝴蝶谷。小小年紀的他,千裡迢迢地将楊不悔送到了昆侖山,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難做到。
張無忌
在光明頂,張無忌的“忍”表現得最為突出。面對逼死他父母的那群人,張無忌忍住怒火,忍住複仇的沖動,化解明教和各大門派之間的矛盾。在萬安寺,張無忌更是冒着生命危險,将這些“仇人”救了出來。
張無忌的“忍”,還表現在愛情上。在愛情上,張無忌一點不主動,他等待着對方來決定他的歸宿。蛛兒要他答應娶她為妻,張無忌答應了。周芷若要與他成親,他答應了。趙敏要他新婚之夜跟着她走,他也答應了。張無忌這種無主見的表現,其實還是一個“忍”字。
張無忌
在“射雕三部曲”裡,金庸先生刻畫的三位男主角,郭靖很“真”,真得一身正氣,楊過很“邪”,邪得讓人看不懂他,張無忌能“忍”,忍得讓人覺得他丢了原則,沒有主見。郭靖令人敬仰,張無忌讓人覺得不可能,在楊過身上卻能看到我們的影子。
善與惡的交織,正與邪的鬥争,時常會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楊過就是在這種鬥争中逐漸走向成熟的。楊過面對的困惑,我們也會碰到。我們從天真的童年,到叛逆的少年,再到成熟的中年,成長過程其實跟楊過差不多。所以,楊過是更有魅力的人物形象。
楊過
因此,“射雕三部曲”的三位男主角,郭靖令人尊敬,張無忌令人佩服,而楊過更接地氣。楊過碰到的困惑,我們可能會碰到,楊過面對的選擇,我們也可能會面對,楊過遇到的偏見,我們也可能要遇到。由“邪”最終是走向“善”還是“惡”?其實隻在毫厘之間,楊過最終還是選擇對了,不失為大俠形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