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一身中山裝,帶着金絲眼鏡,梳着大背頭,這是“京劇老生”王珮瑜第一次參加《奇葩大會》時的裝扮。
當她走到台前,何炅、馬東、蔡康永及一衆學員都紛紛站起來鼓掌歡迎,其他學員是來辯論的,而她卻不是。
作為建國以來專業戲校培養的第一位女老生,王珮瑜的身上有很多标簽,
“小孟小冬”“小冬皇”“餘派第四代傳承人”“瑜老闆”,
這些名頭并沒有讓她洋洋得意,反而激起了她強烈的文化傳承的決心。
王珮瑜說:“當看到大家都站起來對我鼓掌時,我知道他們沖着的不是我,而是我背後的京劇行業。”
沒錯,王珮瑜參加綜藝的目的正是要将京劇傳承下去。
她選擇了一種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方式宣傳京劇,
她“跳出”京劇舒适圈,她創業,參加綜藝,走進年輕人的世界,用新方式推廣京劇,
很多人推崇她,視她為偶像,也有很多人覺得她是打着京劇的幌子出來撈金。
這麼多年關于王珮瑜有很多非議,喜歡她的人認為她是藝術家,覺得她專業能力過硬,儒雅有魅力,
很多年輕人都是因為她才開始了解京劇,認識國粹。
可讨厭她的人理由也很充分,明明是京劇演員,卻要參加綜藝,荒廢專業,不務正業,
為了有話題度還和郭德綱嗆聲,簡直拉低“藝術家”這幾個字的含金量。
但不管外界說什麼,王珮瑜仍頂着壓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到年輕人中去,将京劇傳承下去!”這就是王珮瑜想做且一直在做的事!
01 天才少女“碾壓”重男輕女
1978年,王珮瑜出生在蘇州一個普通老百姓的家裡,
雖然她是家裡的妹妹,卻也架不住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
王珮瑜雖然年紀小,可仍感受到了父母的偏愛。
每次,父母把小女兒哄睡着後,就會給哥哥好吃的,糕點,水果,
父母還會親手給兒子剝橘子,吃完後也不會“打掃戰場”,等王珮瑜醒來就會看到滿地的橘子皮。
哥哥那時也是小屁孩,看到妹妹醒了,就跑到妹妹面前炫耀,“剛剛吃的橘子特别甜,你沒吃到吧!”
王珮瑜感覺很生氣也很委屈,就去找父母控訴,“為什麼就不能等我醒來一起吃?”
可父母的話讓她無言以對,他們說“我們根本就沒有這麼想過。”
那時候的王珮瑜才意識到,原來在父母眼裡,根本就沒有想過平等地對待自己和哥哥。
王珮瑜下定決心,自己一定要努力,将來掙很多錢,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讓父母知道自己并不比哥哥差!
上天似乎也特别眷顧這個小女孩,被水鄉養育長大的王珮瑜很有藝術天賦,她很好地繼承了吳侬軟語的蘇州評彈,
五六歲時聽電視裡或大人們哼唱幾遍就會了,她自己也喜歡聽,
8歲時,小小年紀就憑着自學的《新木蘭辭》獲得了蘇州評彈比賽冠軍,當地人都說她是“評彈神童”!
父母這時也意識到女兒的優秀,雖然他們仍沒覺得自己重男輕女,
但女兒有這樣的藝術才華,讓他們在親戚朋友面前非常有面子,
于是開始大力培養女兒,先是送女兒學琵琶,學有所成後,便讓王珮瑜開始接觸京劇。
02 大師之路
京劇中分生、旦、淨、醜等角色,11歲的王珮瑜剛開始選擇了老旦的角色,這是一種女性正面角色的扮相。
都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放在王珮瑜身上一點都不為過。
身量還沒長開的小女孩每天面對的是魔鬼般的訓練,
壓腿,下腰,耍棍,吊嗓子,比太陽起得早,比月亮睡得晚,
和她一起訓練的孩子們年齡都不大,在練功房外面總能聽到一片哭鬧聲,
可這裡面從來沒有王珮瑜的聲音,就算壓腿壓到渾身顫抖,王珮瑜都不會掉一滴眼淚。
現在回憶起那時的光景,王珮瑜隻記得自己像隻小牛犢似的,
老師讓做什麼就做什麼,再辛苦再累趴在床上睡一覺起來就什麼都不記得了。
這樣的小女孩自然會受到老師青睐,餘派傳人範石人來挑選徒弟時就相中了王珮瑜,小女孩随即轉拜餘派門下。
經過2年的練習,王珮瑜基本功小有成就,她想試試自己的水準如何,就以業餘京劇愛好者的身份報名了江蘇省“五一杯”,
沒想到憑借一曲《釣金龜》直接拿下了老旦獎。
恩師王思及為她化裝
王珮瑜欣喜若狂的同時,也讓範石人看到了她的潛力,孩子大了,也該定個調子了。
範石人專門找到王珮瑜,告訴她:“你的條件很好,但想要成角,還得唱老生。”
這句話直接敲開了王珮瑜璀璨人生的大門。
其實,在她心裡,一直都很喜歡與梅蘭芳齊名的“冬皇”孟小冬。
在王珮瑜看來,自己既然選擇京劇這個行業就要像孟小冬一樣成角,
可要想成角就得男角女唱,隻有女生能将男生的角色唱到極緻。
範石人的話讓王珮瑜心向往之,從那之後她從旦角轉換成了生角,
第二年,以優異的成績,讓上海市戲曲學院破格錄取了唯一一位女老生學員,從那以後王珮瑜專攻老生行當。
王珮瑜
每天她除了練習基本功,學唱詞外,最常做的事就是聽孟小冬的戲,《搜孤救孤》《擊鼓罵曹》《洪羊洞》等,特别是《搜孤救孤》她基本每天都聽,聽了上萬遍,唱詞都能倒背如流。
正是每日的熏陶,讓王珮瑜抓住了機會。
在上海戲劇學院赴中國香港演出時,18歲的王珮瑜就準備登台演唱《搜孤救孤》。
一開始學校帶隊的老師不想讓王珮瑜唱,因為台下坐着位重量級大咖,正是孟小冬的親傳弟子蔡國蘅,這不是在關公面前耍大刀嘛!
王珮瑜卻完全沒有怕的意思,在後台裝扮好後就開始醞釀情緒,
老師隻好随她去了,想着王珮瑜還小,要是沒演好就當是經曆了,也不丢人。
可沒想到,王珮瑜一出場就技驚四座,她不光會唱主角的詞,就連配角的走位也記得一清二楚,
演出結束後,蔡國蘅竟然破天荒地問了一句,“這是誰?”還說,“看到王珮瑜出場,好像看到自己的老師又回來了。”
王珮瑜小小年紀一戰成名,從此她多了個綽号“小冬皇”。
03 綜藝不斷,話題不止
有了前輩的肯定,王珮瑜勇氣大增。
1996年,王珮瑜獲得了“梨園杯”全國戲曲中專基本功大賽華東區一等獎;
2001年,獲得了《CCTV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老生組最佳表演獎”。
也是這一年,王珮瑜進入上海京劇院工作,從那之後,但凡有關京劇的比賽或節目都會看到王珮瑜的身影。
25歲時,王珮瑜成為京劇院一團副團長,她用實力讓自己坐穩了餘派第四代傳承人的寶座,也将“小冬皇”的名号叫得更加響亮。
她的父母看到女兒這麼有出息也很開心,他們開始聽女兒的京劇,
每日一聽成了習慣,聽到最後父母也成了票友,
甚至一家三口還登上舞台,共同演出過。
這個時候的王珮瑜早已經忘了當初對父母的介懷,如今她的心理隻有一件事那就是京劇。
自從王珮瑜登台演出唱主角後,在她的心中一直有個焦慮,就是對京劇前景感到恐慌!
相比咿咿呀呀的京劇唱腔,更多年輕人喜歡的是說唱的潮流,
hip-hop的熱血,歐美音樂的時尚,
雖然拿着國家鐵飯碗,但看着台下的年輕觀衆越來越少,喜歡聽京劇的人年齡越來越大,王珮瑜很憂心,
她不想讓傳承了千年的京劇文化在她這一代斷送,想讓更多年輕人走進戲院,感受京劇,于是她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她辭去了上海京劇院的工作,開了自己的工作室。
對于她的這個決定,父母非常不支持,他們不了解女兒心中的理想,他們隻覺得女兒很傻,好好地“國家隊”不幹,非得自己吃苦受累。可很多同行卻對王珮瑜很敬佩,大家都知道京劇的受衆群體小了,聽衆少了,
但誰也沒能邁出那一步,隻有王珮瑜做到了。
王珮瑜的野心太大了,她想要的不僅是“小冬皇”的名頭,
而是要成為甚至超過梅蘭芳,孟小冬的京劇大師,
她想要改變京劇在人們心中的刻闆印象,想要讓聽京劇看京劇的年輕人像看演唱會,聽相聲那樣多。
可這件事太難了!
王珮瑜不懂公司經營,也不懂得如何宣傳,她會做的就是為工作室打廣告,
眼看着廣告費越掏越多,效果卻根本不明顯,
她也不懂管理工作人員,招聘了一堆年輕人,可最後卻無事可做。
很快王珮瑜的合夥人們不幹了,投進去的錢越來越多,回報卻一分沒有,大家開始紛紛撤資,
工作室的房租都交不起了,無奈,王珮瑜隻能宣布工作室解散,她又回到了體制内。
第一次創業失敗了,王珮瑜很沮喪,她知道這件事很難,所以她利用自己的名氣找來很多票友一起投資創業,
但搭理的人卻寥寥無幾,是自己的方法用錯了還是現在年輕人的心态太堅硬了,如此難以撬動?!
雖然回到了體制内,王珮瑜仍想着如何讓京劇複興,這成了她的心魔。
時間很快來到互聯網風口的時代,自媒體的興起讓王珮瑜重新看到了希望。
這回王珮瑜吸取之前的教訓,她沒有再單打獨鬥,而是和上海京劇院合作開辦了工作室“瑜音社”。
她既是工作室的代言人也是老闆之一,但這回她的後盾更強大了。
工作社找專業人員打理,王珮瑜隻要負責打響知名度就可以了。
她将“王珮瑜”這個人當做一件商品放到各大綜藝節目上去表演,
展覽,講述她的故事,表演她的才藝,和各行各界有個性的年輕人交朋友,從而讓大家知道京劇的魅力。
她做為選手參加《奇葩大會》,跨界評論員參加《跨界歌王》,在《夢想的聲音》中又變成導師。
2020年,擔任策劃人之一制作了首檔京劇脫口秀《瑜你台上見》,
不管參加任何節目,王珮瑜都會見縫插針的将京劇的曆史,故事,流派等向大家訴說,娓娓道來。
因為她的潇灑做派和不俗的談吐,王珮瑜的努力沒有白費,
她收獲了很多粉絲,至今她的微博粉絲數已經快到150萬人了,
有人追捧自然有人質疑,王珮瑜在很多場合中都說她自己是藝術家,是被梅葆玖等藝術家點名的京劇大師,
可很多人不買賬,這就像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誰能信呀?
特别是王珮瑜對郭德綱的指責,将她自己送上了風口浪尖。
那段時間,德雲社的相聲備受關注,隻要一開場就座無虛席,
郭德綱在講相聲的時候總會唱上兩嗓子,以京劇頗多,甚至有“鋼絲”說,“京劇在郭德綱的手上得到了傳承。”
這話對王珮瑜來說就是“啪啪打臉”。
04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群衆在京劇方面對郭德綱的認可,讓王珮瑜不敢苟同,并且直言怼到:“郭德綱隻是票友水平,他根本就不懂京劇。”
郭德綱
甚至還說:“如果郭德綱不是和京劇名家一起演出,票不會賣的那麼火。”這話直接“鋼絲”們炸開了鍋。
他們紛紛指責王珮瑜上綜藝撈金,根本不配“藝術家”的稱号,
還質疑王珮瑜的專業水準,說她為了上綜藝就連專業技能都快忘了。
而最後還是郭德綱的一句“無意苦争春”讓這件事落下帷幕,
但王珮瑜的言論屬實是得罪了一大票“鋼絲們”。
誠然,王珮瑜的直言很沒有風度,但卻可以讓人理解。
她不知經曆了多少個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才練得一身功夫,
不知揮了多少次胡子,留下多少汗水才得到“瑜老闆”的稱号,
如今你卻告訴王珮瑜,她的努力還不如一位專業相聲表演藝術家對京劇的傳承作用大,
這就相當于告訴孫悟空,世界上還有比它美的猴子一樣,你看猴哥會不會賞你一根金箍棒玩玩?
很多王珮瑜的粉絲都是多年聽戲的票友,他們曾經很喜歡王珮瑜,
但最近幾年很多人都說再去聽王珮瑜的戲能夠感覺出“瑜老闆”的功力不如從前了,感覺她唱的聲音越來越小,
雖然舞台表現力還不錯,但基本功還是落下了。
其實,在很多真正的京劇迷心中,大師都是很少上台甚至不上台的,正是因為一票難求,才更有神秘感。
而王珮瑜為了宣傳京劇過度曝光自己,觀衆自然會從她的專業上挑毛病,隻要有一點瑕疵都會被無限放大,
再加上她參加各種綜藝節目,“不務正業”的标簽就會像烙印一樣打在她的身上,争議多了,專業性自然會受到質疑。
在最新播出的東方衛視的綜藝節目《我相信》中,年紀17歲的舞蹈演員劉宇震撼于王珮瑜科普的京劇的美感,
他将王珮瑜當做自己的偶像,還給她寫了一封信,一字一句都很真誠,這足以證明王珮瑜的努力沒有白費,喜愛京劇的年輕人大有人在。
已經44歲的王珮瑜,至今仍單身,她為京劇奉獻了大半輩子,
雖然曾有傳聞說她已經結婚了,老公叫李子騰,但後來也證實這是假消息。
近些年,她開始學着将京劇和流行音樂相結合,用京劇的唱腔演唱流行音樂,
這符合很多現代年輕人的審美觀,而她最新演唱的一首《弦上羽》更是收獲了很多好評,
歌詞流露出諸葛孔明城牆上撫弦的風骨傲然,古風的曲調讓人跨越千年看那出空城計的巧妙實施。
都說戲如人生,王珮瑜的童年沖破了父母重男輕女的枷鎖,
少年成名,青年享譽天下,她本可以一直這樣保持神秘當她的大師,但她卻肩負起了文化的傳承,
王珮瑜是個明白人,她知道有些事是一定要有人去做的,
這不再是一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
或許有一天,真的會因為沒有觀衆而讓一種文化消失,到時候她自己也就沒飯吃了。
但王珮瑜用的方法讓很多京劇迷都不買賬。
很多人都理解她的苦心,她想留下的是給後人的文化瑰寶,可以滋養子孫後代,因此她犧牲了身為藝術家的清高和專注,
這也成為了人們诟病她的原因,可即使如此,王珮瑜也從不後悔,
她用自己的方式将京劇融入生活,就像她說的那樣“我以京劇為天命”,
為了藝術王珮瑜奉獻了前半生,也将繼續在這條道路上前進,而這就是戲如人生!這也是真正的大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