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02:54:28

作為港珠澳大橋建設主力軍的中國交建,承擔了核心控制工程沉管隧道、東西人工島、青州航道橋、口岸人工島、香港和澳門段的大部分工程的設計施工任務,占了主體工程量的70%以上。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中交集團對港珠澳大橋)1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中交集團對港珠澳大橋)2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中交集團對港珠澳大橋)3

借此機會,我們逐一揭開中交港珠澳大橋建設夢之隊的神秘面紗,将默默付出的中交英雄故事镌刻在大橋豐碑上。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中交集團對港珠澳大橋)4

緻敬建設者!

中國交建港珠澳大橋西人工島建設團隊

2010年11月,中交一航局秉承使命快速響應,組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Ⅰ工區項目團隊,在林鳴總經理的帶領下,率先進駐“珠江口”,在茫茫大海中開啟了築島征程。

首戰伶仃洋——快速成島

港珠澳大橋東、西人工島,地處航運繁忙的珠江口,按傳統的抛石填海工藝,建設工期約3年,同時還可能對該海域的中華白海豚保護區生态環境造成污染。在複雜的外海環境下,采用8台液壓振動錘聯動,振沉超大直徑鋼圓筒快速成島,在國内外無任何經驗可循,這是一項技術安全風險極大的工作。一航築島團隊踏上了隻能成功不許失敗的探索之路。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中交集團對港珠澳大橋)5

面對“快速成島”這一曆史性創新課題,一航築島團隊在項目總經理部的領導下迎難而上,整合全球優勢資源,凝聚各方合力,緊鑼密鼓地開展了一系列技術攻關。各項準備工作全面展開,為“快速成島”這一偉大構想的工程實踐奠定堅實基礎。

2011年5月15日,直徑22米,高40.5米,重達450.4噸的鋼圓筒被精準的沉入伶仃洋海底21米,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首個鋼圓筒振沉成功,這一世界級的創新由設想變為現實。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中交集團對港珠澳大橋)6

在“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的工作理念指引下,項目團隊先後創下“一月三船”“一日三筒”的施工記錄,振沉垂直精度多次達到“千分之一”;僅用221天打下120個鋼圓筒,創下了兩個10萬平方米人工島“當年動工,當年成島”的工程奇迹,實現了外海成島施工技術體系、專用裝備的徹底革新。

赢在龍頭——島隧結合部施工

2012年2月6日,西島深基坑開挖,拉開了島隧結合部止推段(暗埋段)施工的帷幕。

西人工島島隧結合部施工是實現沉管安裝的首要條件,是島隧工程綜合複雜程度最高的關鍵工序之一,必須在首節沉管對接前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攻堅之戰!面對殘酷的外海施工環境,繁瑣的工序轉換,項目實施的技術難度遠超工程投标階段的預期。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中交集團對港珠澳大橋)7

外海超深基坑、高壓旋噴基礎、暗埋段隧道基礎、過渡段擠密砂樁、止推段隧道結構、高精度端鋼殼、二次止水結構、擠密砂樁基礎載荷試驗、高壓旋噴基礎原型載荷試驗、島内水密試驗、島頭鋼圓筒拆除……

每一步的曆程無不面臨着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稍有不慎都可能導緻整個項目前功盡棄。

依托設計施工總承包優勢,一航築島團隊緊随項目總經理部步伐,因地制宜,從細節着手對技術方案進行了深度優化。項目領導班子常年駐守孤島,将班子會、研讨會安排在施工生産一線,解決問題不過夜,确保如期實現首節沉管對接條件。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中交集團對港珠澳大橋)8

夏季的伶仃洋酷熱難耐,深達20米的基坑内平均溫度達40多度。2012年7月23日施工海域首次迎來了強台風“韋森特”,工程實體經受住了極端惡劣天氣的考驗。一航築島團隊,在一次次與大自然的挑戰和搏鬥中得到了曆練,以敢為人先的勇氣和擔當,務實肯幹的優良作風,一路披荊斬棘,取得了一個個節點目标的勝利。

2012.11.10

止推段結構開始端封門的安裝。

2013.1.29

島頭回水一次成功,二次止水結構滴水未漏,實現島頭圍護結構二次止水的完美轉換。

2013.3.1

島頭3個鋼圓筒及4組副格拆除,西人工島萬事具備,等待首節沉管的對接。

2013.5.6

沉管E1管節與止推段對接成功,實現了舉世矚目的“深海初吻”。

一航築島團隊自2012年初開始進行島隧結合部施工,曆時一年,在近20米的深基坑内,克服了外海惡劣的自然環境挑戰,攻克了一系列複雜技術難題,持續奮戰,圓滿完成了施工任務,為首節沉管成功安裝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礎塊石抛填,完美夯平施工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采用塊石基床基礎,在超水深,大流速的惡劣外海施工環境下,采用傳統的重錘夯實工藝根本無法實現,外海深水基床夯平這一高難課題曆史性地擺在了一航築島團隊面前,這注定是一條充滿挑戰的艱辛之路。一航築島團隊臨危受命,在國内外無任何可供參考的案例情況下,開創性的提出了采用液壓振動錘進行水下抛石夯平施工方案。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中交集團對港珠澳大橋)9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項目部針對“溜管定點抛石”和“液壓振動錘夯平”等技術難題,模拟海底不同工況開展了大量對比試驗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技術成果。

2012年7月14日,項目部開展了抛石夯平典型施工,并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自此,一航築島團隊抛石夯平班組紮根深海,堅守1291個日夜,至2016年2月25日共計29個管節,50多萬方塊石的抛填夯平任務順利完成,做到了質量、安全零事故。這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人,跨越5個春秋,飄懸外海,堅守孤船,相守在簡陋的集裝箱内,與繁華對海相望,甘于寂寞,成功完成了沉管基礎抛石夯平的全部施工任務,為沉管隧道的順利安裝打下了堅實基礎。他們無愧于鐵打的團隊。

海上明珠——人工島主體建築

西人工島主體建築總建築面積3.2萬平米,分為地下兩層和地上三層,地面以上結構整體采用高等級清水混凝土工藝。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中交集團對港珠澳大橋)10

作為港珠澳大橋的管理控制中心,西人工島主體建築,結構複雜,功能繁多,與常規民用建築或工業建築存在較大區别。清水混凝土一次澆築成型,建築質量要求高,不附加任何修飾,對于常年從事水工建設任務的一航築島團隊而言,這又是一項全新的挑戰。

2014年10月,開始了長達兩年的技術探索,5個階段,64次試驗,對清水混凝土施工進行了深入研究。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中交集團對港珠澳大橋)11

2016年11月西人工島主體建築全面施工,近3.2萬平方米的高等級清水混凝土建築要在9個月内完成施工,這将是一項與時間賽跑的戰役。

一航築島團隊按照“零瑕疵、零缺陷、零遺憾”目标,以“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的執念,對每一個工程細節都精雕細琢,精益求進,不達要求堅決返工。通過全面推行“6S”管理,強化全體參建人員精細施工意識,施工質量、安全、進度潛移默化形成良性互動。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中交集團對港珠澳大橋)12

2017年7月28日,西人工島主體建築順利封頂,接踵而來的一系列繁瑣的裝飾裝修及島面工程亟待全面展開。距離2017年底竣工通車的目标越來越近,項目總經理部統攬全局,帶領全體參建人員抓安全、保質量、促進度,開展“百日沖刺”“奮戰四十天”專項勞動競賽活動,并授予一航築島團隊820突擊隊旗幟!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中交集團對港珠澳大橋)13

對于一航築島團隊而言,820不僅是一面旗幟,也是一種使命,更是一種精神寄托。林鳴總經理在第四戰役演講中特别提到:七年築夢,鍛造了一批“大國工匠”和行業領軍團隊。七年築夢,展現了央企的政治優勢。一航局施工團隊秉承“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的理念,踐行鐵人精神、工匠精神、科學家精神,成為了骁勇善戰的鐵血軍團。你們不愧為創造新時代的偉大的勞動者!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中交集團對港珠澳大橋)14

2017年12月31日,西人工島主體建築終于如期亮燈,矗立在珠江口新地标的港珠澳大橋東西人工島建築群閃耀在世人面前。

七年奮戰,築島圓夢

7年奮戰,面對前所未有的技術挑戰和史無前例的難題,以林鳴總經理為代表的中交人,帶領全體參建人員,以為國建橋為己任,秉持敢為天下先的勇氣與擔當,攻克了一個又一個世界級難題。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中交集團對港珠澳大橋)15

一航築島團隊在項目總經理部、一航局的領導下,牢記“固基修道,履方緻遠”的使命擔當,不辱使命,對事物追求完美,對細節一絲不苟,對質量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真實寫照。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中交集團對港珠澳大橋)16

來源:工會聯合會辦公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