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你能證明你有自我意識嗎

你能證明你有自我意識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31 05:10:42

最近和一個讀者聊天,他感到自己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很多東西不了解。我問他什麼東西,他列舉了與自己工作相關的内容,與企業經營相關的内容,與自己興趣相關的内容,還有最前沿的技術進展,感覺自己似乎永遠也無法吸收這些知識,人的心情也很低落,感激自己被管理理念的發展速度、科技的發展速度無情的抛棄了。

你能證明你有自我意識嗎(你有知識焦慮嗎)1

聽了這位讀者的傾訴,不禁在想,這或許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你看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公衆号、信息流、新聞、視頻。就連你沒時間看書,也有人幫你說書,既有音頻的,還有幫你嚼碎了,再非常壓縮的解說給你聽的。在公衆号上,還有各種“極簡”xx史。

沒錯,我們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信息自由的時代,不論何時何地你都可以獲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甚至還沒等你想要它已經被推送給你了。但太多的信息,并不是一件好事兒。早在2000年,心理學家 Sheen Iyengar和Mark Lepper發表了一篇論文,分析了他們研究消費者在面對非常多的果醬選擇、和面對不太多的果醬選擇時,做出了截然相反的決定。他們更傾向于在選擇更少時進行購買。以常理來看,人們應該是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充分,越能做出更好的決定。然而這篇論文的結論卻是提供的信息越多,越影響人做決定的能力。

這個現象,還有很多種不同的叫法,比如“信息過載”(information overload),它是指在工作或者生活中,試圖獲取更多的信息,來做出更好的決定,以至于所獲的信息過多超出了人能夠解讀的程度,而導緻決策質量下降。我們獲取的信息量過大,并不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決策,更好的指導我們工作和生活時,這就是信息過載。說簡單點,就是"知道了很多,但還是過不好一生"。用計算機的術語來說,就相當于大腦這個CPU所獲的輸入,超過了CPU的處理能力,超過了人腦的認知能力,導緻處理質量下降,無法得到更好的輸出。大家都知道,電腦也會發熱甚至死機,隻要你給他的輸入過多它處理不過來。其實人也一樣,人不會死機,但是會焦慮和失控。


信息過載對人的身體機能有哪些害處呢?還挺多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發現,信息過載會導緻如下問題:

  1. 霧腦(Brain Fog),就是思維能力下降,感覺思考問題不清晰、不清楚、朦朦胧胧,頭腦懵懵的。這個是非常嚴重的問題,長期以往,會導緻不可逆的思維能力低下。

  2. 做出更好決策的能力下降,邏輯思維能力低下,很容易頭腦疲勞。

  3. 精神緊張,生産力低下,焦慮。


看着還挺吓人的,但其實也有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用物理學的熵增理論來解釋和應對。我們都知道任何系統,随着時間推移,都會出現熵增。 在一個孤立系統裡,如果沒有外力做功,其總混亂度(即熵)會不斷增大。 這裡面有三個詞非常重要:孤立系統、無外力做功、總混亂度(熵)。我們以生活中的例子為例, 屋子不收拾會變亂,手機會越來越卡,耳機線會淩亂,熱水會慢慢變涼,電腦裡的文件不整理,越來越亂,越來越需要時間來整理,吃飯不注意控制,身體會愈來愈胖。

如果我們想讓自己的身材不變形,就需要借助外力做工,比如堅持運動,把多餘的脂肪燃燒掉,來對抗熵增。


對待信息過載也一樣,第一,我們大腦接收的信息越多,就越混亂,就需要借助外力來控制這種混亂。什麼樣的外力呢?像整理房間一樣,我們需要有一個整齊、幹淨的"書架",來把信息分門别類的放進去,這個書架就是結構化、框架化的體系,而這個體系很難通過雜亂的文章、公号獲取,必須通過我們體系化的學習和研讀來獲取。


第二,接受到的信息和我們的工作或者生活有相關性。如果工作和興趣合二為一,這是最完美的。如果不是,我們需要分清楚,哪些是為了工作而接受的信息,哪些是為了興趣而接受的信息。一般而言,工作有關的信息,比較容易結構化,我們自己從事的領域,多少是有研究、有體系的,除非你不看書不學習。而興趣有關的,就比較麻煩,作者有個好朋友,給過一個建議。他說,如果你把某個領域作為興趣,是說真正的興趣,那你應該掌握這個領域最經典的概念、思考框架,熟讀經典書籍,這才稱得上興趣。接下來,你再看更多信息時,就很容易甄别它們的價值,并且針對性的進行分類,抵抗熵增。


第三,盡可能從源頭掌握信息,此處的源頭是說信息裡所涉及到的理論、體系的本源,掌握一手信息,不要經過别人吸收再理解消化後,又按照自己理解釋放出來的信息。獲取這種信息當然輕松,但是不過大腦的東西,往往記不住,更用不起來。


第四,任何信息、資訊,如果不能被應用,往往就被大腦快速遺忘。所以你如果不是某個行當的,然後也沒有這個行當的從業經驗,過度吸收這一塊的信息,其實是會讓人更加焦慮。如果想進入這個領域,最好想辦法知行合一,找到一些實踐的機會,這樣獲得的信息才可以被結構化、被吸收,而不是成為大腦的負荷。


大家有什麼辦法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