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看待離騷中屈原的懷才不遇

如何看待離騷中屈原的懷才不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6 12:16:26

如何看待離騷中屈原的懷才不遇?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舉攻破楚國國都郢都,楚頃襄王狼狽棄城出逃,屈原拒絕了仕秦的邀請,在報國無門的極度失望中,62歲的屈原在五月初五懷石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如何看待離騷中屈原的懷才不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如何看待離騷中屈原的懷才不遇(從屈原的理想人格看其人生悲劇)1

如何看待離騷中屈原的懷才不遇

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舉攻破楚國國都郢都,楚頃襄王狼狽棄城出逃,屈原拒絕了仕秦的邀請,在報國無門的極度失望中,62歲的屈原在五月初五懷石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用生命去殉國家、殉理想,他的人格具有悲壯的美和巨大的感召力。屈原的悲劇向後代昭示:美的人格不會随着肉體的消失而泯滅,它能喚起麻木靈魂的警醒和自覺,激起人們對黑暗現實的反叛情緒,激勵人們向往光明和美好,培養人們高尚純潔的品格和愛國主義情感。

歌德說:“在藝術和詩裡,人格确實就是一切。”《離騷》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代表作,它以其奇妙的構思、絢麗的辭藻、深刻的内涵,開啟了我國抒情詩的先河,是屈原用他的理想、熱情、痛苦乃至整個生命熔鑄而成的不朽詩篇。這首自傳性質的波瀾壯闊的政治抒情詩,處處洋溢着詩人理想人格的壯美。屈原用他的愛國情懷和滿腔悲憤,在《離騷》中打下了異常鮮明的個性烙印,顯示了詩人人格的壯美,這一偉大創造,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悲劇是最崇高的藝術, 它表現苦難和毀滅的過程是為了突出真、善、美的價值,魯迅這樣評價《離騷》:“較之于《詩》,則其言甚長,其思甚幻,其文甚麗,其旨甚明,憑心而言,不遵矩度。故後儒之服膺詩教者,或訾而绌之,然其影響于後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可見《離騷》對中國文學的影響無法估量,屈原将人生的悲劇與藝術的悲劇有機而深刻地統一起來,讓《離騷》展現出一種震撼人心的悲劇美,從而讓我們看到屈原對理想人格的追求及他注定的人生悲劇。

1 美政理想之幻滅

崇尚真理,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是人格美的基礎,也是人格美的最高體現。屈原一生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是“美政”, 其主要内容是明君賢臣共興楚國。國君首先應該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享有國家。其次應該選賢任能,罷黜奸佞。另外,修明法度也是其“美政”的内容之一。

屈原主張“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也就是舉賢任能,立法富國。楚國本是當時的大國,但由于楚王的昏庸,緻使政治日趨黑暗,屈原的治國方案就是挽救楚國命運的良藥。《離騷》圍繞着楚國的出路何在,詩人自己的出路何在這兩個重大問題來寫,就像一首樂曲中的兩個旋律,要配合得恰如其分才能譜寫出優美的樂章。

《離騷》起筆不久就指出了楚國前途的危險:“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餘身之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屈原希望楚王能夠離開“幽昧”的小路,離開誤國的小人而采納他的治國方略,跟他走上國富民強的大道,這是他作為一名政治家的報負在其文字中的體現。

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的尖銳對立,表達了他革除弊政的進步要求,而其最終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國危亡,使楚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他的思想在中國曆史上是先進的,在世界史上也是先進的,但他強烈地把治國安邦之心系附在楚王身上,有悖于現實,最終被扼殺在搖籃裡,政治報負的難以實現是其苦悶的起點,也是其人生悲劇的注定。

在《離騷》裡,毀滅屈原美政理想的,不僅有現實生活中的上官、子蘭一幫黨人及其靠山楚王,還有天國的守門人帝阍,《離騷》是一部帶着強烈浪漫主義精神的作品,屈原的理想人格愈崇高、愈深刻,他的毀滅就愈悲壯、愈撕裂人心。《離騷》通過“悲”來反射出“美”,通過毀滅展示出希望,從而歌頌光明,鞭撻黑暗、掃除污穢。

2 懷才不遇之憤懑

屈原所處的年代,正是秦、楚、齊、趙、燕、韓、魏戰國七雄争霸的時代,秦孝公對内重用商鞅實行變法,對外采用連橫策略,國勢日強。楚國在楚悼王時任用吳起為相,實行變法富國,足以與秦國抗衡。可是悼王崩,吳起被殺,自此楚國昏君當政、小人專權,龐大、守舊的貴族集團不勞而獲,消耗着大量的國家财富。

屈原博聞強記、明于治亂、娴于辭令(《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才華過人的他二十五歲被楚懷王任命為左徙,力圖審時度勢、舉賢任能、修明法度、聯齊抗秦,輔佐懷王完成統一天下的霸業。

屈原明白,楚國完成霸業必須變革,而變革必定會觸及貴族集團的核心利益,必然會引起他們的反對、陷害,将影響自身安危甚至生命。楚悼王時期的吳起變法,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就是前車之鑒。吳起變法,吳起被射死;商鞅變法,商鞅被“車裂”。這些殘酷的現實問題一度考量着年輕的政治家屈原。在深厚執着的愛國熱情下,屈原毅然決定,依靠楚懷王的支持,直面現實,沖破困擾,傾力治國。

可當他滿懷豪情、施展才華向着理想前行時,現實的殘酷讓他舉步維艱。昏庸的楚王聽信讒言,疏遠屈原,并将其放逐。屈原懷才不遇,報國無門,因此在《離騷》中,無論是自述身世、闡述理想、陳辭重華,還是遨遊天國、遍求知音、決心留楚,無不貫穿着屈原懷才不遇的憤懑之情。

司馬遷《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曰:“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優也。”王逸《楚辭章句》謂:“屈原履忠被谮,憂悲愁思,獨依詩人之義而作《離騷》。”由此屈原作《離騷》的原因一目了然。

屈原被放逐的經曆,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得以映證,讀《抽思》,可知屈原曾流放漢北;讀《哀郢》,可知屈原曾流放到郢都以東的遙遠地區;讀《涉江》,可知屈原曾從今天的武漢一帶,一路流浪到了荒涼的湘西。然而肉體所受之苦較之于心靈的煎熬顯得微不足道,對故鄉思念的精神折磨卻讓他度日如年。“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歲?惟郢路之遼遠兮,魂一夕而九逝。”(《抽思》)屈原懷才不遇、壯志未酬,對郢都念念不忘,讓人不禁悲從心來。

3 忠君之心是屈原悲劇的命中注定

屈原的理想人格之美突出在他對祖國的無尚忠誠和熱愛之上。屈原一生,無論是不斷加強自我修養,還是執着追求美政理想,抑或與“黨人”、群小頑強不屈的鬥争,都因一顆愛國之心。愛國固然正确,忠君卻有一定時代局限性。

在“晉才楚用”的春秋戰國時代,一個有才能的人如果在本國無法實現自己的報負,則盡可到異國他鄉去尋求出路。孔子孟子周遊列國,商鞅非秦人在秦變化,吳起非楚人而為楚改革,蘇秦、張儀那樣的策士們,更是朝秦暮楚,哪裡能發揮其才能就去哪個國家。但屈原雖被放逐,卻瞻顧楚國,心系懷王,不忘欲返,冀幸君 “世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妒嫉 ”之一悟 ,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

屈原對楚國的熱愛在《離騷》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詩一開始,他就表現出對楚國命運的憂慮和矢志獻身楚國的決心:“豈餘身之殚殃兮 ,恐皇輿之敗績。”他願意奔走先後,為楚國開辟通向富強之路:“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當他遭讒見疏乃至被放逐時,他心心念念的還是國家:“餘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誠然,屈原的愛國與忠君密不可分,但在封建時代,君國一體,國君在一定程度上是國家的象征,隻有獲得國君的認同才能實現自己的興國理想。這是時代的局限性。屈原的忠誠不二,不侍二主的情懷注定了他投江的悲劇,但他的愛國情懷,卻感人至深,不斷激勵着我們前行。

結語:

屈原把他的人生悲劇寫入《離騷》,通過人生的苦痛來思索人生的意義,通過求索來探尋理想的人格。正如美學家鮑列夫在其《美學》中所說的那樣:“悲劇是哲學性的藝術,它提出和解決生命中最高深的問題,認識存在的意義和分析全局性的問題。”因此,《離騷》充分發揮了悲劇特有的美學功能,是屈原的理想人格在其悲劇人生中的文學展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