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千尋麻麻 東西兒童教育 2022-08-15 發表于四川
大家好,我是千媽。
還有兩周幼兒園就開學了,媽媽們的焦慮也随之而來。
焦慮第一梯隊,肯定是9月新入園的寶媽:
擔心娃吃飯不好的,擔心孩子被欺負的,擔心老師不喜歡自家孩子的……更擔心入園那天娃嚎啕大哭不肯進門。
就算已經中大班的娃,也有可能在長時間暑假和家人黏在一起後,猝不及防給你表演一場入園不适應。
作為過來人,我太理解媽媽們的心情了,畢竟小千尋剛入園時,我也經曆過這樣七上八下的心理過程。
那會網絡還不算特發達,沒機會看到那麼多幼兒園虐童新聞,否則擔心會放大百倍吧。
現在,唉,随手刷刷抖音,都能看到一堆讓家長膽戰心驚的事。
▲ 圖源:網絡
也不怪家長操心多,我們這代人,自己童年的環境往往就不怎麼理想,兒童時期的信任感沒有建構好,再看到層出不窮的負面個例,就導緻信任成了一件很難的事。
而且,你真的很難從孩子口中問出點什麼。
三四歲的孩子,尤其是語言發育遲一些的男孩,話都說不圓,又怎能從碎片詞語中分辨虛實呢?
直接問老師吧,溝通的度又特别難把握,一不小心容易引起誤會。
不瞞你們說,當年為了了解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我還特意咨詢了教育界專家,她在學前教育一線工作了十五年,也是一家知名國際幼兒園的教研負責人。
很感激她給了我“從細節發現孩子心理感受”的方法,今天我就把它們分享給大家,提前了解這些信号,以後就能自己做判斷,不再瞎操心。
信号1
孩子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嗎?
▲ 林明子繪本
這是個最容易被忽略的細節。
因為大部分媽媽覺得,孩子就算不在幼兒園大便,隻要每天在家有規律的大便,就沒有問題。
其實,孩子願意在幼兒園裡大便,是件很重要的事,它至少反應了兩個狀況:
1. 孩子适不适應幼兒園
2. 孩子适不适應老師的教育方式
五味太郎有本繪本,名字就叫《大家來大便》,告訴小朋友世界上所有動物都要大便,所以你大便的時候,完全可以光明磊落,不必躲躲藏藏憋來憋去。
(适讀年齡:0~4歲)
很懂孩子心理的五味太郎先生,專門寫這樣一個故事幫助小朋友,就是因為對成人來說,如廁事宜稀松平常,但對三歲左右孩子來說,大便卻是一件非常隐私、令人害羞的事情,如果沒有放松的環境,他們甯肯憋着。
千尋三歲時,大便之後,隻有最親近的人,才有資格幫她擦屁股。
我觀察了發現和她同齡的小朋友大多如此。
要是旁邊有人故意說,好臭,好臭,他們會不好意思。
孩子對最親近的人都會感到不好意思,何況是面對陌生老師,他們會因為怕老師嫌棄而緊張。
這時候,如果老師流露厭煩情緒,孩子就能感受到,就不敢大便了。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能夠順暢地在幼兒園裡大便,至少從側面說明了,老師是溫和耐心的,沒有讓孩子感到壓力。
信号2
放學後孩子願意逗留嗎?
這個細節,曾經是我用來判斷千尋在幼兒園混得還不錯的重要指标。有段時間,小妞的表現讓我很是困惑,早上鬧着不上學,放學又不想走,還跟我抱怨:“媽媽,你每天都那麼早來接我幹什麼?”
我一頭黑線啊。
保安叔叔笑稱她是幼兒園養的小獅子,每天放學都要巡視一圈,積木房擺弄一會、科學實驗室裡逗留一會、圖書館裡看看書,操場上瘋跑幾圈,反正就是不想走。
朋友告訴我,她考察過一家非常優秀的幼兒園,發現那裡的孩子有個特點,就是放學還不肯走,想在幼兒園裡多玩一會。
這個細節判斷孩子在幼兒園過得怎樣非常準。
千尋班裡有個小朋友表現就特明顯,她是個比較慢熱的孩子,剛開始沒适應集體生活,放學總是第一個到教室門口,翹首盼望媽媽接。
後來跟小夥伴玩熟了,基本上每天都得她媽媽強行拽走。
我想,在小朋友心裡,就是個很簡單的公式吧!
當:“家的吸引力>幼兒園的吸引力”,肯定是迫不及待要回家。
而當“幼兒園>家”,就說明在幼兒園還挺愉悅的。
了解這點後,你可以嘗試在接孩子時,不要急着離開,有意逗留十分鐘,觀察孩子表現,看他是開心地繼續玩還是煩躁不安,就能知道孩子是不是适應了幼兒園生活。
信号3
哪個情緒小人是你
今天的心情?
不知道你們有沒給孩子講過《我的情緒小怪獸》這本書。
書中,快樂、憂傷、憤怒等情緒被幻化為了具體的,不同顔色的小怪獸。
情緒其實就像住在孩子大腦裡的一個個小怪獸,但很多時候,孩子并不知道該如何向你描述這個怪獸。
比如,當他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欺負,他很憤怒,卻沒辦法把事情來龍去脈詳細講給你聽,就會把憤怒轉移在其他方面,表現為對着幹或者不可理喻的哭鬧。
那既然孩子隻是缺少一個便捷的表達渠道,不如就讓我們來提供給他吧!
有了這本書,我們就可以借助它,再配合思維導圖,引導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情緒。
這就是thinking maps裡的圓圈圖,中間是小怪獸。
第一步,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在外面大圓圈裡畫上代表自己情緒的小怪獸,比如今天我很生氣,那就把代表生氣的紅色小怪獸畫上去。
第二步,用thinking maps裡的氣泡圖,鼓勵孩子想一想:
“生氣的時候,你會有哪些表現呢?”
很簡單,中間小圓圈裡畫上代表生氣的紅色小怪獸,再把生氣時的表現畫到與紅色小怪獸對應的空白圓圈裡。
這樣做的好處是,我們既可以通過孩子的讀圖,大緻了解Ta在幼兒園的遭遇,同時又幫孩子抒發出了負面情緒。
當孩子描述表現時,我們還可以适時給予建議,比如生氣時不要傷害自己、不要惡意破壞學校玩具,可以有更好地管理情緒的方法。
我的精讀思維課裡也講到了這本書,上面的圖就是課程中用到的。
聽完課後,很多孩子都學會了借助思維導圖梳理邏輯,有條理地表達,他們不但能夠很好地認知情緒,還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這是上完課的孩子,自己創作出的導圖:
對課程有興趣的寶媽,可點擊《精讀思維課助力孩子閱讀與寫作》了解詳情。
如果沒有繪本,你也可以在淘寶上買到表情貼紙,當孩子放學回家,鼓勵他選出符合自己心情的圖片,貼在今天的心情表上。
這個方法,能幫你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心理變化,更重要是,它能引導孩子認識和管理情緒,更好地融入集體。
EASTWEST
最後,再分享給大家一個很好用的小遊戲——“角色扮演”。
讓孩子扮老師,父母扮孩子,重現幼兒園場景。
這個過程中,你就能發現孩子在幼兒園裡是怎樣和老師互動的,有沒有什麼問題。
我給一個媽媽推薦這個遊戲後,她立馬在晚飯時用了起來。
她三歲半的女兒變身小老師,大聲對她說:
“你太慢了,最快吃完的小朋友才能得斯力克(幼兒園用來獎勵小朋友的貼紙)哦!”
她一下明白了為什麼女兒在家吃飯時總是狼吞虎咽。
後來,她和老師溝通了這件事,老師聽取建議後改變了說法:
“吃飯好的小朋友才能得斯力克,好就是要細嚼慢咽,讓肚子先生很舒服。”
我們還可以通過這個遊戲讓孩子學會如何應對幼兒園裡的突發狀況。
比如,孩子在幼兒園一定會遇到被搶東西的時候,光口頭教他“你可以告訴搶東西的小朋友‘這是我的’”,估計Ta還是一臉懵。
在“角色扮演”中,我們就可以讓孩子真實地練習如何拒絕,他演搶東西的小朋友,你來演被搶的,示範如何應對,這個效果會比說教好很多。
總之,你可以不斷變換角色,把你想要了解的、引導的融入到遊戲中來,進而幫助孩子更快更好地适應幼兒園生活。
最後的最後,千媽衷心祝願,每個小孩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相待,擁有一段快樂的幼稚園時光。
我還分享過這些“幼兒園”文章:
因疫情不能入托的孩子,在家做這三件事最有價值
為什麼孩子鬧着不想上幼兒園?真相竟是…
如何避開幼兒園常見的隐形霸淩
孩子入園哭?這份“去焦慮清單”幫你消除第一周的撕心裂肺!
開學前做這件事,破除入園焦慮
讓孩子在幼兒園好好吃飯,就讀這本書
開學磨蹭,就讀這本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