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JOJO整理的經典哲學啟蒙書籍——《蘇菲的世界》中100條經典語錄,小夥伴們趕緊來看看吧~
1、如果你沒有意識到人終将死去,就不能體會活着的滋味。然而,同樣的,如果你不認為活着是多麼奇妙而不可思議的事時,你也無法體認你必須要死去的事實。
2、大多數人總是要等到生病後才了解,能夠活着是何等的福氣。
3、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如果我們問某一個正生活在饑餓邊緣的人,他的答案一定是"食物"。如果我們問一個快要凍死的人,答案一定是"溫暖"。如果我們拿同樣的問題問一個寂寞孤獨的人,那答案可能是"他人的陪伴"了。
4、生與死正是一枚錢币的正反兩面,當一面變得更大、更清晰時,另外一面也随之變得大而清晰。唯有清晰地意識到有一天她終将死去,她才能夠體會活在世上是多麼美好。 如果你沒有意識到人終将死去,就不能體會活着的滋味。
5、如果一個人決心要逃跑,再怎麼追他也沒有用。
6、親愛的蘇菲,我不希望你長大之後也會成為一個把這世界視為理所當然的人。
7、當我們成長時,不僅習慣了有地心引力這回事,同時也很快地習慣了世上的一切。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似乎失去了對這世界的好奇心。也正因此,我們喪失了某種極為重要的能力(這也是一種哲學家們想要使人們恢複的能力)。因為,在我們内心的某處,有某個聲音告訴我們:生命是一種很龐大的、神秘的存在。
8、由于種種理由,大多數人都忙于日常生活的瑣事,因此他們對于這世界的好奇心都受到壓抑。(就像那些微生蟲一般,爬進兔子的毛皮深處,在那兒怡然自得地待上一輩子,從此不再出來。)對于孩子們而言,世上的種種都是新鮮而令人驚奇的。對于大人們則不然。大多數成人都把這世界當成一種理所當然的存在。
9、你太習慣這個世界了,才會對任何事情都不感到驚奇。
10、你聽過"眼見為信"這句話。不過帕梅尼德斯甚至在親眼見到後仍不相信。他認為我們的感官使我們對世界有不正确的認識,這種認識與我們的理智不符。身為一個哲學家,他認為他的使命就是要揭穿各種形式的"感官幻象"。
11、人之所以生病,是因為身體或心靈不平衡,因而使大自然"出軌"所緻。保持健康的方法就是節制飲食、保持和諧,并擁有"健康的身體與健康的心靈"。
12、真正的知識來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傳授。同時,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識,才能使人擁有真正的智慧。
13、蘇格拉底聲稱他受到内心一個神聖聲音的指引,同時他的"良心"也告訴他什麼是對的。他說:"知善者必能行善。" 他的意思是人隻要有正确的見解,就會采取正确的行動。也唯有行所當行的人才能成為一個"有德之人"。我們之所以犯錯,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何者是對的。這是人何以必須不斷學習的原因。蘇格拉底想為是非對錯找出一個清楚明白,而且放諸四海皆準的定義。他與那些詭辯家不同的是,他相信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中,而不存在于社會中。
14、柏拉圖認為數學是非常吸引人的學科,因為數學的狀态永遠不會改變,因此也是人可以真正了解的狀态。
15、人是會思考的動物。如果你不思考,就不算是人。
16、人既不能懦弱,也不能太過魯莽,而要勇敢(不夠勇敢就是懦弱,太過勇敢就變成魯莽);既不能吝啬也不能揮霍,而要慷慨(不夠慷慨即是吝啬,太過慷慨則是揮霍)。在飲食方面也是如此。 吃得太少或吃得太多都不好。柏拉圖與亞理斯多德兩人關于倫理道德的規範使人想起希臘醫學的主張:唯有平衡、節制,人才能過着快樂和諧的生活。
17、接受彼此的信仰要比去問為什麼大家不能有一緻的信仰更加重要。
18、良知是人們辨别善惡是非的能力。
19、具有良知和運用良知是兩回事。有時有些人做起事來一副無恥的模樣,但我相信他們内心深處還是有某種良知存在的。就像某些人看起來似乎沒有大腦的樣子,但這隻是因為他們不用腦筋罷了。
20、哲學的智慧不僅本身有其好處,也應該能使人類脫離悲觀的心态與對死亡的恐懼。
21、我們若要活得快樂,必須遵守古希臘人自我規範、節制與平和等原則。自我的欲望必須加以克制,而平和的心境則可以幫助我們忍受痛苦。
22、"死亡和我們沒有關系,"伊比鸠魯扼要地說,"因為隻要我們存在一天,死亡就不會來臨。而當死亡來臨時,我們也不再存在了。"(說到這點,我們好像從沒聽說過有誰得了死亡這種病。)
23、你當愛鄰如己,因你的鄰人就是你,你是在幻覺中才将他當成别人。
24、耶稣說,"天國"就是愛你的鄰居、同情病弱窮困者,并寬恕犯錯之人。
25、生命本來就是悲傷而嚴肅的。我們來到這個美好的世界裡,彼此相逢,彼此問候,并結伴同遊一段短暫的時間。然後我們就失去了對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們突然莫名其妙的來到世上一般。
26、馬生下來就是馬,但人要做為一個人,還需要靠後天慢慢的培養。
27、自從十四世紀以來,愈來愈多思想家警告人們不要盲目相信權威,無論是宗教教條或亞理斯多德的自然哲學。但也有人勸告大衆不要相信純粹憑思考就可以解決問題。在整個中世紀期間,人們過度迷信理性思考的重要性。到了文藝複興時期,則認為研究大自然現象必須以觀察、經驗與實驗為基礎。我們稱之為'實證法'。
28、大自然這本書是用數學的語言寫的。
29、十七世紀一位重要的哲學家萊布尼茲指出:物質與精神不同的地方在于物質可以不斷被分割成更小的單位,但靈魂卻連分割成一半也不可能。
30、史賓諾莎并不隻是說萬事萬物都屬于自然,他認為大自然就是上帝。他說上帝不是一切,一切都在上帝之中。
31、上帝并不是一個傀儡戲師傅,拉動所有的繩子,操縱一切的事情。一個真正的傀儡戲師傅是從外面來操縱他的木偶,因此他是這些木偶做出各種動作的'外在因'。但上帝并非以這種方式來主宰世界。上帝是透過自然法則來主宰世界。因此上帝(或自然)是每一件事情的'内在原因'。這表示物質世界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必要性。對于物質(或自然)世界,史賓諾莎所采取的是決定論者的觀點。
32、使我們無法獲得真正的幸福與和諧的是我們内心的各種沖動。例如我們的野心和欲望。但如果我們體認到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有其必然性,我們就可以憑直覺理解整個大自然。我們會很清楚地領悟到每一件事都有關聯,每一件事情都是一體的。最後的目标是以一種全然接納的觀點來理解世間的事物。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與滿足。
33、你對顔色的體驗與别人不同,但顔色的本身并沒有美醜可言。
34、女人服從男人的現象是受到男人操縱的結果,因此是可以加以改變的。
35、我這一輩子隻見過黑色的烏鴉,但這并不表示世間沒有白色的烏鴉。無論哲學家也好,科學家也好,都不能否認世間可能有白色的烏鴉。這是很重要的。我們幾乎可以說科學的主要任務就是找尋'白色的烏鴉'。
36、一件事情跟着另外一件事情發生,并不一定表示兩者之間必有關聯。哲學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人們不要妄下定論。因為,妄下定論可能會導緻許多迷信。
37、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别人的悲喜苦樂,所以我們都有同情心。但這和理智沒有什麼關系。
38、我們之所以做出負責任的舉動并不是因為我們的理智發達的結果,而是因為我們同情别人的處境。休姆說:'一個人可能甯願整個地球遭到毀滅也不願意自己的手指被割到。這與理智并沒有什麼沖突。'
39、最無情、最冷血的決定,有時是經過最冷靜的籌劃的。
40、理性主義者認為人類的心靈是所有知識的基礎,而經驗主義者則認為我們對于世界的了解都是從感官而來的。
41、"所以我們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别人。""這個原則不隻适用于他人,也适用于我們自己。我們也不可以利用自己,把自己當成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
42、欲人施于己者,己必施諸人。(想要别人給你提供幫助,必先學會幫助别人。)
43、康德的說法,你的行為是否合乎德正取決于你是否出自善意而為之,并不取決于你的行為後果。因此康德的倫理學有時也被稱為善意的倫理學。
44、隻有我們自己确知我們純粹是為了遵守道德法則而行動時,我們的行為才是自由的。
45、做為一個由物質形成的存在者,我們完全屬于自然界,因此受到因果律的支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沒有自由意志可言。可是做為一個有理性的存在者,我們在康德所謂的'物自身'(與我們的感官印象沒有關系的世界本身)中占有一席之地。隻有在我們追随我們的'實踐理性',并因此得以做道德上的抉擇時,我們才有自由意志可言。因為當我們遵守道德法則時,我們也正是制定這項法則的人。
46、"所以當你選擇不要對别人不好時——即使這樣會違反你自己的利益——你就是在從事自由的行為。""而如果你隻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就不算自由或獨立。"
47、我們可能會成為各種事物的奴隸,我們甚至可能成為我們的自我中心思想的奴隸。獨立與自由正是我們超脫自我的欲望與惡念的方法。
48、浪漫主義的特征之一就是向往大自然和大自然的神秘。
49、佛洛伊德宣稱,我們每天的生活裡面都充滿了這類潛意識的機轉。我們時常會忘記某個人的名字,在說話時摸弄自己的衣服,或移動房間裡随意放置的物品。我們也時常結結巴巴或看似無辜地說錯話,寫錯字。但佛洛伊德指出,這些舉動事實上并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是意外的或無心的。這些錯誤事實上可能正洩漏我們内心最深處的秘密。
50、謝林說,自然是肉眼可見的精神,精神則是肉眼看不見的自然,因為我們在大自然中到處都可感受到'産生結構的精神'(structuring spirit)。他說,物質乃是沉睡中的智性。
51、我們心目中很'理所當然'的看法也不一定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52、我們并不一定能夠意識到我們曾經有過的各種經驗。但那些隻要我們'用心想'便可以記起來的想法或經驗,佛洛伊德稱之為'潛意識'。他所說的'潛意識'指的是那些被我們'壓抑'的經驗或想法,也就是那些我們努力要忘掉的'不愉快'、'不恰當'或'醜陋'的經驗。如果我們有一些不為我們的意識(或超我)所容忍的欲望或沖動,我們便會将它們埋藏起來,去掉它們。
53、祁克果和康德一樣注重人的性情。他認為,重要的不是你認為何者是、何者非,而是你開始在意事情的是非對錯。相反的,活在美感階段的人則隻注重一件事是否有趣。
54、馬克思強調說:一個社會的是非标準主要是由那個社會裡的統治階級來決定的,因為'人類社會的曆史就是一部階級鬥争史'。換句話說,曆史所牽涉的主要就是一個誰擁有生産工具的問題。
55、而如果她讨厭自己的工作,從某一方面來說,她也一定讨厭她自己。
56、從上一世紀中期開始,最流行的幾個字眼就是自然、環境、曆史、進化與成長。當時馬克思已經指出人類的意識形态是社會基礎的産物,達爾文則證明人類是生物逐漸演化的結果,而佛洛伊德對潛意識的研究則發現人們的行動多半是受到'動物'本能驅策的結果。
57、富蘭克林曾經指出,如果沒有受到大自然的限制,一種植物或動物将會遍布全球。但是由于世上有許多物種,因此這些物種會彼此制衡。
58、可是在大自然中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每一件事都是一些微小的改變在無數個世代的過程中産生作用的結果。
59、在道德的抉擇上也是如此。我們永遠不能把錯誤歸咎于'人性'或'人的軟弱'等等。我們可以發現時常有成年男子做出種種令人厭惡的行為,卻把這樣的行為歸咎于'男人天生的壞毛病'。可是世上沒有'男人天生的壞毛病'這種東西,那隻是我們用來避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借口罷了。
60、我們生命中的意義必須由我們自己來創造,存在的意義就是要創造自己的生命。
61、我可以建議你們年輕人修一門簡短的哲學史課程。對于上一代的價值觀抱持批判的态度是很重要。如果說我曾經教蘇菲任何事的話,那就是:要有批判性的思考态度。黑格爾稱之為否定的思考。
62、我們隻要眺望太空,所看到的一定是從前的太空。我們永遠無法知道現在的宇宙是什麼模樣。我們隻知道它當時如何。當我們仰望一顆距我們有幾千光年的星球時,我們事實上是回到了幾千年前的太空。
63、在晴天的夜晚,我們可以看見幾百萬、甚至幾十億年前宇宙的面貌。所以,我們可以說正在回家的路上。
64、沒有人天生該對誰好 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
65、這個世界不可能大家都喜歡我,我也不需要每個人都喜歡我,我隻能說很多人還不了解我。
66、那轟然一響,我們也是星辰。
67、事實上黑暗本身是不存在的,它們隻是缺少光線的照射罷了
68、不夠勇敢就是懦弱,太過勇敢就變成魯莽;不夠慷慨即是吝啬,太過慷慨則是揮霍。
69、“迷信”,多麼奇怪的一個名詞。如果你信基督教或伊斯蘭教,這就叫“信仰”,但如果你相信占星術或十三号星期五不吉利,就是迷信!
70、成為一個優秀哲學家的唯一條件是要有好奇心。
71、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
72、真正的智慧來自内心。
73、明辯是非者必能進退合宜。
74、一個人緊張時,如果能夠打破禁忌就會感到自在些。
75、唯有哲學家才會踏上危險的旅程,邁向語言與存在所能達到的頂峰。
76、宿命論的意思就是相信所有發生的事,都是命中注定的。
77、活在世上,連世界從哪來都沒有問過,實在是不恭敬。
78、最具有颠覆性的人是那些提問題的人。
79、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台上高談闊步的可憐演員,無聲無息地悄然退下;這隻是一個傻子說的故事,說得慷慨激昂,卻無意義。
80、每一種生物都是理型世界中永恒形體的不完美複制品。
81、在某個時刻,事物必然從無到有。
82、亞裡士多德說,快樂有三種形式:1,過着享樂的生活;2,做一個自由而負責的公民;3,做一個思想家與哲學家。
83、我們不能讓自己被曆史的浪潮沖走,總得有人收拾河岸邊留下來的東西。
84、閑散是天才的理想,懶惰是浪漫主義者的美德。
85、即使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白色的烏鴉,我們也不應該放棄尋找它。
86、你也不可能知道一個人是否愛你,你隻能相信他愛你或希望他愛你。
87、沒有任何事物是偶然發生的,每一件事物發生都有其必然性,因此當命運來敲你家大門時,抱怨也沒有用。
88、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心靈很擅長剪貼拼湊的工作。
89、我們得擺脫世故的矯情,讓自己再當一次孩子。
90、無論再怎麼澆水,包心菜園裡是長不出青蛙的。
91、如果我們從未生病,就不會知道健康的滋味。如果我們從未嘗過饑餓的痛苦,我們在飽足時就不會感到愉悅。如果世上從未有過戰争,我們就不會珍惜和平。
92、哲學是童話故事的相反。
93、我們并不隻活在我們所屬的時代裡,我們身上也扛着曆史。
94、你愈努力去忘掉一件事情,你在潛意識裡就愈容易想起這件事。
95、過去的已經過去,消失在虛無裡,一切又從零開始!
96、所有的自然現象,如生病與死亡,都隻是遵守大自然不變的法則罷了,因此人必須學習接受自己的命運。
97、這個問題太複雜,而生命又太短促了。
98、所謂理性主義者就是百分之百相信人類的理智是世間所有知識源泉的人。
99、所謂哲學家就是那些領悟到自己有很多事情并不知道,并因此感到苦惱的人。
100、存在不等于活着!
大家還知道《蘇菲的世界》中哪些經典名句,請在評論區告訴JOJO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