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出千萬級大産業,帶動村民共同緻富
“錦鯉王”遊進小村莊
□本報記者段婷婷
“今年以來,因為疫情原因,線下銷售受阻,公司開始轉型。”9月15日,在濟南市曆城區唐王錦鯉産業園,園區銷售團隊啟動線上直播。記者看到,直播間除了錦鯉以外,還有飼料、養魚設備等。山東唐王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蔣世波介紹,如今線上月銷售額已經達到80萬元左右。公司還憑借技術優勢,開發飼料、過濾器等配套産品,目前已經占到總銷售額的一半左右。
如今在唐王錦鯉産業園,年産優質錦鯉1000萬尾,以此為核心形成了漁業配套、園林景觀、文旅文創等全産業鍊條,預計今年産值将達到1500萬元。
蔣世波養錦鯉要從2007年說起。當時,他就讀于青島農業大學水産養殖專業,一堂選修課上,他在學校人工湖接觸到了錦鯉。“被驚豔到了!”養錦鯉成為他心中的發展方向。
讀大學期間,蔣世波把主要精力傾注到錦鯉上,泡圖書館、實驗室是常态,還跑到南方漁場實習。在廣東,當地一家企業許諾豐厚年薪聘他為技術經理,但他卻謝絕了。2010年,大三實習學期,蔣世波回到老家濟南市曆城區唐王街道井家村,向父母借了2萬元,在自家院子裡挖了兩個總共十幾平方米的小魚池,開始養錦鯉。
“當時條件很簡陋,自己刨坑、壘磚、抹水泥。”蔣世波心裡憋着一股勁,一心撲到了養魚事業上。
錦鯉沒有辜負他。2011年,蔣世波憑着一條小土塘裡養殖的“昭和三色”錦鯉,一舉奪下了濟南市舉辦的第一屆錦鯉“選美”大賽冠軍,當場拍出了58萬元的“天價”。
養錦鯉竟然這麼賺錢!這一消息在蔣世波的家鄉和學校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蔣世波迅速擴大規模,并在大明湖附近開了一個水族館。由于忙于店面銷售,蔣世波對魚塘疏于管理,兩池子錦鯉全部死掉,經濟損失達到60多萬元。
剛剛起色的生意,來了一個急刹車。蔣世波痛定思痛,關掉了銷售門店,回歸養殖。很快,“錦鯉王”又回來了。2014年,蔣世波在海豚杯全國錦鯉巡回公開賽濟南站獲得全場總冠軍;2017年,在第十七屆中國錦鯉大賽上,蔣世波養的“大正”錦鯉奪得全場總冠軍。
從兩個小土塘發展到如今占地208畝的唐王錦鯉産業園,錦鯉産業正在成長為曆城區乃至濟南市的特色農業産業。2019年,山東唐王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政府合作,與12個村打造黨建聯合體,通過盈利分紅、貧困戶優先就業的方式,帶動當地困難群衆脫貧緻富。
“這些年,鄉村振興等一系列政策為錦鯉養殖帶來了利好。”蔣世波說,他希望通過錦鯉産業帶動家鄉發展、村民緻富。
看着小錦鯉漸漸變成大産業,附近不少村民前來咨詢。蔣世波不僅免費提供技術支持,還主動提供魚苗承諾保底回收。在他的帶動下,推廣觀賞魚養殖面積1000餘畝,魚塘半年畝效益能達到1萬餘元,帶領村民增收上千萬元。2020年,唐王錦鯉産業園建成投用,其中不僅有室外魚塘30餘個,還建設了國内單體最大的高标準錦鯉養殖玻璃溫室,建設面積1萬平方米;配套建設數字管理系統,魚池的水溫、水質、喂食等情況以及魚的健康等狀況,都可以遠程管理。
“我們二期還打算建設錦鯉博物館、錦鯉主題民宿等項目,發展鄉村旅遊業。”蔣世波介紹,以錦鯉養殖為核心,如今公司業務已經拓展到售後服務、漁業生物、水族科技、園林景觀、文旅文創等闆塊,逐步邁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