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廣東人聊天時他們時不時會冒出一句撲街,以前認為隻是一句類似于我kao之類的口頭禅,現在才知道原來兩個字的含義可以這麼狠[捂臉]
撲街(pū jiē),源自粵語,原本是橫屍街頭的意思,現用于指跌倒在馬路上,所以普通話裡很多時錯用了“撲”去代替。仆街也有自嘲的意思,譬如“今次仆街”,指這次慘了死定了。“仆街”是古代文言文在白話文裡的直用,《說文解字》:仆,傾、頓也。頓者,下首也。以首叩地謂之頓首,引申為前覆之辭。“仆”為動詞,意為失足跌倒而趴伏。“街”意為在街上,實為狀語,翻譯成白話文為“趴伏在街上”,是狀語後置的一種。“仆街”是來源于粵語的一個正确用字,使用比較廣泛。用于普通話後很多人會會把“撲”和“仆”混淆。撲街的原意是指一個人走在路上不小心被外物絆倒,是個被動行為,所以不能用撲這個帶有主動詞性的字。
撲街用途太多,可以是名詞(通常用法:你個撲街!-大概意思:你這個混蛋!),動詞(撲街啦你!-大概意思:去死吧你!),形容詞(麼你甘撲街咖!-大概意思:為啥你這麼令人讨厭!),用法繁多,無窮無盡,建議不需解釋,每天用撲街問候多他十來次,每次不同方式,對方自然就會明白的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