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麼田徑場狀态那麼好,到了路跑,完全跑不起速度呢?
1、塑膠跑道 碳闆跑鞋的雙層助力,讓你如有神助。一般田徑場要比路跑快10~20秒,甚至更多。
2、路跑有起伏,甚至要爬坡,會消耗一些體力,讓人跑起來略顯吃力。田徑場一馬平川,沒有什麼爬升,跑起來輕松自在,除非狀态特别差。
3、短距離田徑型選手,速度在線,但耐力稍差些。習慣塑膠跑道,很少進行路跑拉練,尤其針對性的爬坡訓練。
對策:
1、嘗試不同的路面進行訓練,塑膠跑道進行短距離速度訓練,長距離拉練選擇路跑。平常适當爬爬坡,逐步适應爬升的節奏。
2、不要過度依賴碳闆跑鞋和塑膠跑道。平常多穿非碳闆跑鞋進行訓練,可嘗試不同的路面。
3、田徑場進行專項速度訓練,路跑進行長距離耐力訓練,适當跑山鍛煉路跑不能鍛煉的肌肉群。
二、同樣是月跑量300多公裡,平均配速也差不多,為什麼他的成績要比我好一大截呢?
1、每個人的訓練模式不一樣,比如你喜歡每天有氧10公裡,人家有短距離間歇,有長距離慢跑,适當節奏跑,注重核心力量訓練。前者跑得太平庸,後者訓明顯更系統。速度、耐力、力量均衡發展,高、中、低強度合理分配,感覺要跑休結合、長短結合、快慢結合。
2、老是跑在自己的舒适區域,是很難進步的。有氧必須慢下來,速度訓練必須頂上去,适當強度,刺激心肺和肌肉是提升成績的重要保障了。
3、跑量隻是基礎,你能扛300多的月跑量,隻能說明你的體能進步了!至于速度的提升,就要進行專項的速度訓練進行彌補。包證基礎跑量的前提下,一定要跑自己的短闆,練跑姿經濟性。
4、底子和基礎不一樣,他的跑齡可能更長,總體跑量大,一個跑齡8年,跟一個跑齡3年;一個總跑量4萬公裡,一個總跑量不到1萬公裡,說不定人家還有體校背景,這肯定沒法比。
三、大衆跑者提升成績要不要黑練?
沒必要!工作為主,跑步為輔,适當跑跑,意思意思得了吧!黑練是專業跑者的事情,大衆跑者沒必要東施效颦。
如果大衆跑者愛好者提升成績,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跑休結合的原則。保證健康的前提下,穩紮穩打,不要急于求成。70的訓練法則,即每次訓練發揮個人七層功力,不要跑到精疲力竭,留有餘地,便于身體恢複,即便你覺得自己有勁,還可以跑,一定要就好就收,不要繼續鏖戰。比如拉長距離,430配速,你能跑30公裡,個人建議,435配速,拉25~28公裡,就夠了!一旦拼勁全力,疲勞會堆積,就會影響後續訓練。大衆跑者一定要杜絕“大跑量,高強度,高頻率”的訓練模式,這種透支身體邊緣的高負荷訓練,隻會讓你走火入魔。
四、長距離要不要超過90分鐘?
對于大衆跑者沒有太明确的标準,跑起來就好。90分鐘是大緻衡量長距離和日常有氧跑的分界線。日常有氧跑建議維持在60-80分鐘,控制在90分鐘内,具體到裡程,10~15公裡,不提倡半馬打底;超過90分鐘算長距離慢跑了,但長距離不建議單次超過150分鐘,且頻率控制在一周一次。極限情況下3個小時,跟配速關系不大。時間太長,恢複慢,導緻身體疲勞,會降低後面的訓練質量,甚至影響訓練的連貫性。對于大衆跑者,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創,25~28~30公裡,來回切換,犯不着每周的長距離維持在30 ,不要跑到身體透支邊緣。多大的能耐,就跑多大的運動負荷:
1、大衆跑者,25~30公裡,長距離慢跑。
2、精英跑者,30公裡左右,長距離節奏跑。
3、專業跑者,35~42公裡,長距離馬拉松配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