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記者楊婷 微課堂、看圖辨人、認字辨人、聽聲辨人……11月13日,2020年廣東監獄系統教育改造能手技能競賽正式落下帷幕,河源監獄幹警馬逸平憑借精湛的技能奪魁,其将獲得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前5名獲獎者将獲得“省職工經濟技術創新能手”稱号。
選手在“微課堂”講課。(注:罪犯為扮演)
10名選手晉級總決賽
據悉,廣東監獄持續緻力于提高罪犯改造質量,注重創新改造手段,引進并推廣了多個新型關鍵矯正技術,成立了改造質量評估科,積極探索建立改造質量評估體系。
本屆技能競賽由廣東省總工會、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學技術廳聯合主辦,省監獄管理局承辦,為全省監獄單位教育改造工作警察提供一個切磋技藝的平台,并以此為契機,造就一支結構合理、技術精湛、作風過硬的教育改造工作隊伍。
參賽選手從全省29所監獄單位從事教育改造工作的人員中,經過各監獄單位初選,片區複賽,最終排名前10名的選手晉級總決賽。賽前開展網絡投票,引起廣泛關注。
現場:“最強大腦”震撼觀衆教化育人不僅是教師的責任,也是人民警察的使命和擔當。簡短的“微課堂”上,10名參賽選手使出18般武藝,用沙畫、吉他彈唱、情景模拟等多種表演方式,展示授課水平和教育改造的碩果,盡顯高牆内“特殊園丁”的風采。
在“看圖辨人、認字辨人、聽聲辨人”環節,現場氣氛尤為緊張,這是一場腦力和語速的大比拼,觀衆們都忍不住為選手捏了把汗。
從露出口罩外的眉眼中快速報出罪犯的姓名、罪名和刑期,從各式字迹中快速辨認罪犯的字迹,從五湖四海口音中快速甄别罪犯的聲音,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堪比順口溜般的語速,這群“最強大腦”震撼在場的觀衆,赢得現場一遍遍雷鳴般的掌聲。
選手看圖辨人。
選手認字辨人。
選手聽聲辨人。
10名參賽選手通過教育改造基礎業務知識考核、個人教育改造成果展示、“微課堂”講課、“看圖辨人、認字辨人、聽聲辨人”等方式,向評委全面展示了選手的理論知識、實際工作能力和現場反應能力,充分展現了廣東省監獄系統教育改造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良好的精神風貌。
經過激烈角逐,最終河源監獄選派的幹警馬逸平憑借精湛的技能争得頭魁,他将獲得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前5名獲獎者将獲得由主辦單位授予的“省職工經濟技術創新能手”稱号。
獲獎者:奪冠技巧是“多練”,用心用情對待罪犯
“感謝省局提供這麼大的舞台給我們,對廣大監獄人民警察來說是最大的鼓勵,感謝監獄黨委對我們的關心支持和栽培”,河源監獄幹警馬逸平賽後分享獲獎感受,其稱奪冠最大的技巧是“多練”。
馬逸平紮實的業務基本功離不開基層任職10年的經驗,他曾擔任分區長、副監區長,如今在教育改造科擔任副科長,每次罪犯向他打報告,他都會耐心跟他們交流,熱心解決他們的問題,他們的聲音、文字和圖片早已了然于心。
他舉例稱,自己原先在第9監區,負責管理3個分區的500多個罪犯,其中有2/3的罪犯他都能準确叫出名字,“管犯人要對聲音、筆迹,特别是長相了然于心,這樣他才會信任你”。
為了進一步轉化罪犯,在認得他們的基礎上,馬逸平會充分了解其犯罪史和個人性格,“用心用情去對待每一個罪犯,這樣你跟他們打交道多了,其他都不是很難。”
附:
選手決賽排名:第一名,馬逸平(河源監獄)
第二名,黃偉裕(廣東省未成年犯管教所)
第三名,陳念強(韶關監獄)
第四名,嚴德魁(陽江監獄)
第五名,旺詢(番禺監獄)
第六名,胡海增(英德監獄)
第七名,黃燕英(高明監獄)
第八名,鐘華傑(佛山監獄)
第九名,劉海琦(東莞監獄)
第十名,廖大千(花都監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