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内蒙,人們腦海中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天高雲淡,草原上成群而過的牛羊,牧民騎着馬在草原馳騁,這樣一點點彙聚了内蒙古這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再說到内蒙古美食,大家會想到什麼?烤全羊、手抓肉、奶茶等等最好吃、光是想一下,人就口水直流。下面,就整理了内蒙最具特色美食!小夥伴們可以出遊的時候吃到起飛!快來看看有沒有你最愛的美味呢?
烤全羊
說道内蒙,不得不提烤全羊。烤全羊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種傳統的地方風味肉制品,一道極其富有民族特色的硬菜,是千百年來遊牧生活中形成的傳統 經典美味,也是蒙古族招待貴賓的傳統名肴。據說,烤全羊是目前肉制品飲食中最健康最環保最綠色的美食。
羊雜湯
獨具内蒙古風味的經典名吃,用羊頭、羊蹄、羊下水為主料,加輔料煮制而成。鍋内加清水入主料及花椒、茴香、鹽等調味品煮炖,鍋開時,撇去浮沫,繼續煮至香味溢出,頭、蹄的骨肉能分離。其餘下水熟爛後撈出,切成條狀或薄片。鍋内加羊油燒熱,用蔥、蒜、辣椒炝鍋,添入濃濃的羊骨湯、清水及适量的原湯和精鹽等調味品,待燒開後,下入主料,煮至湯濃味醇時即成。配白焙子、香菜食用。此湯味鮮濃醇、令人開胃,深受群衆歡迎。
涼拌蹄黃
阿拉善被譽為中國駱駝之鄉,涼拌蹄黃是當地特色美食,蹄黃就是駱駝掌心鵝卵大小的兩塊纖維組織,因為駱駝蹄是駱駝身上最活動的組織,肉質異常細膩而富有彈性,似筋而比筋柔軟,似駝峰而較駝峰更富纖維組織,以其制作的涼拌蹄黃清脆可口,滑爽鮮嫩,是不可多得烹饪上品。
手把肉
手把肉是蒙古族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就是用手把着吃肉之意。羊、牛、馬、駱駝等牧畜及野獸的肉均可烹制手把肉,但通常所講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手把肉是蒙古民族千百年來最喜歡、最常用的傳統食品。這種草原牧區牧民們的傳統吃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把羊宰殺後帶骨分解成若幹小塊放在清水鍋裡,不加鹽等調味佐料,用旺火煮,待水滾沸立即出鍋上桌,蘸鹽食用,其肉鮮嫩,原汁原味。
華子魚
在蒙古達裡諾爾湖風景美,水好,魚更好。湖水隻進不出,特别适合華子魚的生長。華子魚是淡水洄遊魚,春季溯河逆流而上,在河流裡産卵,再回到湖裡生長。由于是純野生長成,達裡湖華子魚鱗細肉豐,肉質緊密有韌性。内蒙古當地特色吃法是幹炸,除此之外煎、烤、紅燒等均可,味美肉鮮,是熱情的蒙古人宴請賓客的上等佳肴美味。
蒙古族奶茶
蒙古的朋友離不開茶,一日三餐均不能沒有茶。他們喝得不是南方茶葉泡制的茶,而是奶茶。奶茶在蒙古語叫“烏古台措”。用布袋将茶葉撈出,将桶内茶水和鮮牛奶倒入鍋沸煮,并用勺子反複揚晾,融後就可以飲用。要是是問蒙古人日常飲食中最看重的是什麼?那得到的回答肯定是茶。蒙古民族熱情好客,家裡來了客人,放好桌子,桌子中央放上滿滿一大盤炒米,周圍擺上盛在瓷盤裡的黃油、奶豆腐、紅糖、各種饽饽,接着獻上熱氣騰騰的奶茶。奶茶的種類很多。
風幹牛肉
風幹牛肉是内蒙古草原的特産,牛肉幹起源于古代蒙古鐵騎的戰糧,攜帶方便,有豐富的營養。做法也非常有特點,将精選的牛肉剔去筋膜,用刀片成大長條。用切好的蔥、姜、再加上鹽,糖等放在小碗中調化,将肉進行腌制。将肉挂曬在鐵架子上,放在通風的地方,根據地區和季節空氣幹燥程度不同,幾天就可以食用。将肉條取下切成四、五公分一塊。炒鍋置于火上,熱鍋注入花生油,四成熱時,放入幹牛肉泡炸撈出瀝油。等到涼透,即可裝盤上桌。
拔絲奶豆腐
内蒙古經典的風味名菜,以奶豆腐為主料烹制而成。将奶豆腐切成塊狀、裹上面粉,挂上用雞蛋清、澱粉、面粉制成的松糊入油鍋炸熟,呈金黃色撈出。鍋内加适量白糖熬成拔絲糖漿,倒入炸好的奶豆腐,并撒些芝麻,裹勻糖漿裝盤即可。此菜色澤金黃,口味甜香,上席千絲不斷,是酒席中的佳品。
看了這麼多美食,是不是口水直流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