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拖沓,動不動就七八十集。
一言不合就上天入地,滿屏都是俊男靓女。
對白腦殘,情節尴尬...
由于之前被一系列的玄幻偶像青春風的國産網劇毒害太深。
一直以來對國産網劇的好感就非常低。
總感覺自己在容顔上受到了碾壓,智商上又不被尊重。
但是我下面要說的這部國産劇完全不一樣。
無論是導演,編劇,演員,你能感覺到每一個人都在為了尊重你的智商而努力。
先說導演王偉。
一個88年的長得有點萌萌哒的小夥子。
雖說人家長得軟萌,拍起片來可是一點都不軟萌。
垃圾袋裝屍塊、冰箱裡放屍塊、解剖屍體、把死人的肝髒放在嘴邊聞,分分鐘能把你看吐。
他在裡面一人分飾兩角,分飾兩角的多了去了,但是這兩個人又要互相扮演對方,交叉身份跟人接觸,相當我們的潘老師一個演了四個角色。
其他的演員個個都不出名,但是個個演技在線。
導演、編劇、演員都對,那肯定錯不了。
我想你已經猜到了,它就是今年好的不像話的國産網劇的:
《白夜追兇》。
第一次看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覺得眼熟,因為這不就是《白日焰火》和《追兇者也》的山寨版?
《白日焰火》
《追兇者也》
是不是很像?
其實還真不是,它的意思是白天黑夜交替追蹤兇手。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可能編劇是諾蘭的腦殘粉,同名電影《白夜追兇》是諾蘭2002年的作品(又名《失眠症》)。
剛剛說到白天黑夜交替追蹤兇手,為什麼要交替呢?這就是劇本有意思的地方,也是整部劇的主線。
一對雙胞胎兄弟。
哥哥關宏峰沉穩憂郁,是曾經的刑偵隊長,破案大神,因為自己的弟弟是一樁滅門慘案的嫌疑人,為避嫌辭去職務,又因破案神速被返聘回支隊當顧問。
弟弟關宏宇,滅門慘案的嫌疑人,性格活潑開朗。關宏峰深信他是清白的,于是把他藏在自己家中,白天在家時,不能出聲、不能笑、不能點外賣,不能與外界有任何的聯系,相當于是一個透明人。
白天關宏峰出去破案,同時尋找機會查找弟弟的案件的線索。但是因為關宏峰患有“黑暗恐懼症”,一到黑暗處情緒就會陷入恐懼崩潰的邊緣。
所以每天晚上弟弟都會頂替關宏峰的身份,繼續去支隊辦案。在交接之前他們要交換服裝、保持相同的發型、身上的傷痕也要保持一緻,每天嚴密細緻的分享自己遇到的所有信息,以确保萬無一失。
哥哥白天出門辦案,弟弟夜晚頂替哥哥。一個在明,一個在暗,一個白天,一個黑夜。
這也就是《白夜追兇》片名的來源,也是整部劇的主線。
除了為弟弟翻案這一條主線貫穿始終之外,故事的推動,主要靠衆多的的分線,就是一樁接一樁的命案。
第一樁命案。
工地上發現有人抛屍,若幹個黑色垃圾袋,被割斷的手臂,大腿,腳,散落一地。
屍體不完整、屍源不确定,而且不止一個受害者,嫌疑人幾乎沒有留下線索,一切都在雲裡霧裡時,晚上又接到報警稱小區的垃圾堆有發現了許多被抛棄的屍塊。
所有屍塊合在一起,拼成了三具屍體,其中有兩具屍體是兄妹。經過細緻入微的層層分析,找到了殺人碎屍現場,兄妹倆的出租屋。
房們沒有撬動的痕迹,整個床墊都已經浸滿了血液,現場慘不忍睹。
第二樁命案。
死者是剛從監獄裡放出來不到一天的地痞流氓。
身中35刀,其中34刀都避開了要害部位,隻有一刀直戳要害,一刀斃命。除了刀傷之外,還有與人打鬥的痕迹,身體多處淤青。
這種地痞流氓的涉黑殺人案件,本來破案并無難度。可是這起殺人案件并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打鬥時的淤傷、前面的34刀、最後的緻命一刀”,這是與三撥不同的人發生沖突。
嫌疑人各執一詞,又沒有很好地取證方式,原本以為簡單地涉黑案件,變得錯綜複雜、撲朔迷離。
在這兩個命案中,故事情節方面絲絲入扣,層層相逼,節奏緊湊,沒有拖沓,沒有廢戲。
由于指紋老師本來就曾是一線律師,所以對案件早已駕輕就熟,辦案過程高度還原,現場取證、周邊走訪、屍檢報告、監控手段、心理分析……面面俱到。
在破案過程中,也是在衆多龐雜的信息中剝絲抽繭般的梳理,心思缜密,邏輯清晰。
其中也普及一些刑偵知識:
比如靠腳印,如何判斷兇手的身高,是否負重。
看車轍印的深淺變化,如何判斷是自行車還是電動車。
看露水,如何判斷抛屍時間。
還有手上的繭子、燙傷、抓傷痕迹,屍檢出的亞硝酸鹽,如何判斷受害人的身份、生活習慣、出入場所。
每一個細節的精妙處理都讓人得到了智力上的滿足。
另外一個滿足是:演技上的滿足。
之前我們說了,這部片子的主線是關宏峰如何為弟弟翻案的。
但是關宏峰有“黑暗恐懼症”,不能待在黑暗的地方,所以晚上的行動都交給了弟弟。弟弟與哥哥的性格完全不同,但是又要模仿哥哥的動作語氣,以防被認出來。
這種既要像自己,又要不像自己的狀态,極其考驗演員的演技。
每到晚上的時候,關宏宇扮演哥哥去警察局辦案,都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内心戲。
一個是特大殺人案的“嫌疑犯”,另一邊是心思缜密的一線刑偵們。既要演出緊張感,又要演出随意感,任何一個角度拿捏得不好,站在上帝視角的觀衆,都看得非常明顯。
但是潘粵明的演技全程在線,分寸感拿捏得非常細緻和到位。
其實除了最難演的潘粵明,其他人的狀态也非常到位,懸疑劇緊張的氛圍撲面而來。
隊長周巡,長頭發留胡子,看起來痞裡痞氣。如果你說他是隊長,可能就以為他是個地痞流氓。
可是這樣的周巡,其實是一個心思缜密,嫉惡如仇的人。
他表面請關宏峰來當顧問,協助他破案,私下又對關宏峰進行嚴密的偵查,希望找到“嫌疑犯”關宏宇的線索。
同時把實習生周欣桐,安排到關宏峰身邊盯着他。周欣桐好強又好學,經常問關宏峰一些很難回答的問題,也制造了劇中的緊張感。
法醫高亞楠,業務精湛,也是唯一一個在情感上支持關宏峰的人,因為她是關宏宇的前女友,她也始終不相信關宏宇會殺人。
當所有人的表演融合在一起,就營造了貫穿始終的緊張氛圍,兄弟二人要交換身份,和警察内部同事鬥智鬥勇,這是内部矛盾。
另外還要在這個“僞裝的狀态”下去找兇手,和兇手鬥智鬥勇,這是外部矛盾。
雙重矛盾之下産生的懸疑感和刺激感,讓站在上帝視角的觀衆,感受到了《白夜追兇》的魅力所在。
而這些也隻是構成這個劇好看的因素,一部好的劇作應該具有現實意義,解剖人性深處的東西。
在我看來,《白日追兇》依然做到了。
就像到晚王偉說的一樣:“涉案劇不是在案件上一味地獵奇,在形式上一味地誇張。好的涉案劇,說到底還是在拍人。”
沒錯,好的文藝作品,應該肩負着對人性刻畫的責任。
不同于其他的國産劇把人性描繪的極善和極惡,毫無餘地。這部劇中的人物似乎都走下神壇,腳踏實地,遊走在人性的中間地帶。
關宏峰尊重生命、破案如神,卻同時以不正當的方式,試圖證明弟弟的清白。
隊長周巡痞裡痞氣,但是也嫉惡如仇,一絲不苟。
副支隊長劉長永,膽小怕事,總是一副官僚嘴臉,但也是為了女兒可以抛棄一切的慈父。
實習生周欣桐上進好學,充滿正義,但未必是一個體諒父親的好女兒。
法醫高亞楠敬業又善良,卻總在愛與原則面前顯得猶疑,模棱兩可。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也因為這些問題顯得真實而生動。
任何極緻的善和極緻的惡,背後都隐藏着一種虛僞,這也驗證了人性上的複雜性和矛盾性。
芸芸衆生,每一個人都在人間修羅場裡兜兜轉轉,矛盾與複雜是通行的路牌。
這部劇的風格冷峻,沒有其他國産劇盛行的瑪麗蘇、複雜的愛情糾葛,沒有小鮮肉,也沒有大暖男,就像關宏峰的性格一樣,不浪漫,不暖心。
但是在冷峻的表皮之下,有對正義與真相的堅持。
32集,8樁案子,每一樁案子都取材于,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真實案件。比如去年熱議的“4.3北京和頤酒店劫持事件”,就在劇中被真實還原。
在還原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件之餘,反映的是深刻的人性和大量的社會現實。
揭露傷疤,是為了對話當下,殘酷又淩厲的挖掘人心深處,何不是在另一個層面上的撫慰人心。
其實開頭說尊重智商這隻是開個玩笑。
好看,還具有深意。
這才是《白夜追兇》對觀衆最大的尊重。
就目前更新的十集來看,《白夜追兇》值得上我們的關注和贊譽。
在後面是不是能夠一如既往地保持,要看完了才能蓋棺定論。
大家拭目以待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