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眼科診療器械

眼科診療器械

品牌 更新时间:2024-06-14 11:21:59

2022年以來,眼科器械賽道迎來密集融資,瑞泰生物、微清醫療、世紀康泰、莫廷醫療相繼宣布獲得數千萬融資,賽道熱度持續飙升。


眼科市場主要分為醫療服務、眼科藥物、眼科器械三大類,其中眼科醫療服務占比超7成,為第一大市場,其次為眼科器械,占比達16%,眼科藥物則在11%左右。


眼科醫療服務發展時間早,目前已經誕生了愛爾眼科等巨頭,競争水平較高,相較之下,眼科器械目前年複合增長率超20%,發展前景可觀,目前已有一批優質創新企業誕生,但仍沒有巨頭出現,備受投資機構關注,成為近年來的熱門投資賽道之一。


眼科器械主要分為眼科設備、眼科耗材兩大類。


01

眼科耗材:沖擊高值耗材市場


根據Frost & Sullivan的數據,2021年中國眼科醫療耗材的市場規模達到了74億元,占整個眼科醫療器械市場的47%,為中國眼科醫療器械市場規模最大的細分市場。眼科耗材主要分為一次性眼科無源手術器械、眼科無源輔助手術器械、眼科矯治和防護器具和眼科植入物及輔助器械。


眼科耗材類的II類器械有13個二級類别,III類器械14個二級類别。

眼科診療器械(眼科器械迎高速增長)1


其中高值耗材:人工晶體、角膜塑形鏡等因具備更高的技術壁壘以及成長性成為重點發展領域。


1、角膜塑形鏡:滲透率較低


角膜塑形鏡全稱為塑形用硬性角膜接觸鏡,俗稱為 OK 鏡,是目前延緩青少年近視發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已經納入我國青少年近視防控指南。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近視人口高達7億人,2018年、2019年、2020年兒童青少年(中小學生)的近視發生率分别為53.6%、50.2%、52.7%。随着青少年近視率不斷提高,視力改善需求迫切,角膜塑形鏡需求有望迎來量級增長,同時我國角膜塑形鏡滲透率仍然較低,成為其市場規模增長的主要動力。


由于監管嚴格産品技術壁壘較高,我國獲批的角膜塑形鏡産品仍然較少。據醫械數據雲統計,截至目前,我國角膜塑形鏡有效注冊産品數僅12件,國産産品及進口産品數量均為6件,設計生産企業11家,其中國内(含中國台灣)企業5家,分别為愛博醫療、歐普視康、視達佳、亨泰光學(中國台灣)、鷹視(中國台灣);外資企業6家,分别為:阿爾法(日本)、普羅克尼(荷蘭)、露晰得(韓國)、歐幾裡得(美國)、思怡(美國)、普睿光(美國)。


國内另一眼科器械昊海生科則通過并購方式獲得産品經銷權,2021年收購南鵬光學51%的股權,獲得亨泰光學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氣接觸鏡産品“亨泰 Hiline”(“OK鏡”)、硬性角膜接觸鏡(“RGP”)等産品在中國地區的獨家代理經銷權。


從市場份額來看,歐普視康位居2020年國内角膜塑形鏡市占率第一,達到25.07%,其次是歐幾裡得、露晰得,市場份額分别為16.71%、13.93%。


毛利率巨大,以歐普康視為例,其2022年半年報顯示,硬性角膜接觸鏡收入達到3.46億元,同比增長3.82%,占總營收的比重超50%,毛利率同比增長0.4%至89.3%。


2、人工晶體:國産化率20%,進口替代空間廣闊


近年來,随着人們生活方式的改善、用眼頻率的增加,以及人口老齡化趨勢顯現,我國白内障患者人數逐年增長。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總人口已達14.1億人,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有2.6億人,其中我國60歲以上人群白内障發病率約為80%。據此估算,我國白内障患者人數或已高達2億。随着白内障患者數量的增長,我國白内障手術需求旺盛增長,2018年我國百萬人口白内障手術率達2662,而2012年僅為1072人/百萬,增長趨勢明顯。


在各類眼部病症中,白内障緻盲眼病率在全球居于首位。目前,通過手術植入人工晶狀體以取代已變渾濁的天然晶狀體是治療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手段。


一般來說,市面上的人工晶狀體産品主要從晶體形狀(球面與非球面)、材料性質(軟性與硬性)、産品功能(單焦點與多焦點)進行歸類劃分。從需求用量來看,國内軟性單焦點人工晶狀體占據最多,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數據顯示,軟性單焦點人工晶用量比達88.5%。


據醫械數據雲統計,截至目前,我國人工晶體有效注冊數為125件,其中國産産品18件,進口産品107件,占比分别為14%、86%。其中愛爾康産品獲批數量居首,為16件,國内企業中愛博醫療獲批數量最多,為5件,其次為河南宇宙人工晶狀體研制有限公司(昊海生科)以及世紀康泰,分别有3件産品獲批。


目前,國内人工晶狀體行業進口品牌仍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國産化率約20%,國内産品大多還處于較低端的發展階段。人工晶狀體的先進技術主要由國際四大眼科醫療器械公司掌控,包括愛爾康、強生、博士倫、蔡司,這四大公司産品也占據國際人工晶狀體市場的主要份額。國内規模較大的人工晶狀體生産企業主要有昊海生科、愛博醫療等。


根據愛博醫療2022年上半年财報顯示,其人工晶狀體實現營收1.78億元,同比增長15.10%,為公司第一大營收來源。作為國内人工晶狀體市場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昊海生科人工晶狀體産品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29億元,同比下降32.83%。


集采每下一城,都是對行業相關領域的一次大洗牌。目前已有多個省份進行了人工晶狀體的集采,平均降幅約在50%,最高降幅達90%。且綜合來看,帶量采購範圍上以性價比較高的中端産品為主。同時采購規則大都未要求産品的既往市場占有率,降低了質量過關的國内企業産品的準入壁壘,國産頭部企業有望借此在終端覆蓋上擴大觸達,以實現大幅替代進口。


3、美瞳:具備消費屬性,企業加碼


此外,在眼科耗材領域,另一細分領域美瞳作為隐形眼鏡中的一種,因具備良好的消費屬性,市場空間廣闊備受關注資本及企業關注。


2021年5月,國内美瞳代表企業蒂螺醫療獲得4.2億B輪融資,用于彩瞳的研發和擴産項目。愛博醫療也于2021年收購了具有獨立自主技術能力的彩瞳生産商天眼醫藥55%的股權,同年4月,昊海生科以4000萬元取得河北鑫視康隐形眼鏡有限公司60%股權,獲得4項軟性隐形眼鏡的注冊證,其中包含年抛美瞳産品,但由于整合效果不理想,于今年7月宣布轉讓股權。


據醫械數據雲統計,截至2021年,國内持有彩色隐形眼鏡産品(此處指産品結構組成中含有“增強着色”、“彩色”描述的角膜接觸鏡産品)的生産企業共有29家,代表企業有海昌隐形眼鏡有限公司、吉林瑞爾康隐形眼鏡有限公司、江蘇視準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江蘇海倫隐形眼鏡有限公司。


由于具備時尚、美妝屬性,彩瞳的産品更疊速度相較其他醫療器械産品更快,對于國内生産企業來說,在強化供應鍊體系、擴充産能方面仍然有有待提升完善,目前國内美瞳市場仍然由中國台灣的永勝光學及韓國的 G&G 等品牌為主導。


02

眼科診斷設備:OCT成競争高低


大多數眼科疾病診斷需眼表到眼底綜合檢查,診斷設備包括較多種類,如裂隙燈顯微鏡、角膜地形圖儀、眼科超聲診斷儀、視覺電生理儀等。


據醫械數據雲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我國眼科診斷設備(按照《醫療器械分類目錄》16眼科器械-04眼科測量診斷設備和器具統計)有效注冊數量為351件,其中國産産品213件,進口産品138件。


眼科診療器械(眼科器械迎高速增長)2

數據來源:JOINCHAIN® 衆成數科


其中光學相幹層析成像(OCT)設備是目前圖像清晰度最高的高端眼底病診斷設備,是繼眼科放射診斷,超聲診斷,血管造影診斷後又一全新的影像學診斷技術,其附加值較高,成為眼科診斷設備領域下一個競争高地。目前産品獲批數量為24件,進口與國産産品各占50%。


從市場份額來看,國外品牌占主導地位。據醫械數據雲顯示,2021年光學相幹層析成像産品市占率第一的品牌為海德堡,占比達30.86%,蔡司、拓普康位列二三,分别為17.82%、8.36%,國産品牌視微影像以4.83%位列第四。(根據公開招投标數據統計)


03

眼科治療設備:外資品牌占比超8成


眼科醫療治療器械可分為手術器械和非手術器械。眼科手術器械包括眼科手術設備及手術輔助配件。眼科手術設備按能量來源可分為超聲手術設備、激光手術設備。非手術器械指透過非入侵方式治療眼科疾病的手術顯微鏡及器械。


随着中國居民眼部疾病患病率的上升和臨床需求的增加,我國眼科醫療治療器械市場規模将會不斷上升,預計到2027年,眼科醫療治療器械市場規模将突破110億元。


目前我國眼科手術設備由外資品牌完全把控,據醫械數據統計,2021年眼科手術設備市占率前十名均為外資品牌,份額占總體市場比重超8成,其中蔡司、愛爾康、博士倫位列前三,占比分别為37.23%、19.35%、5.40%。

眼科診療器械(眼科器械迎高速增長)3

數據來源:JOINCHAIN® 衆成數科


國内已有眼科手術器械注冊證的企業有六六視覺、邁達醫學、承賢科技、儀和儀美、視可佳醫療、晶利爾激光、萬得光電,但市占率均較低。眼科手術器械具備極高的技術壁壘,外資品牌目前已經構築了強大的産品護城河,要打破壟斷局面,國産品牌仍然道阻且長。


整體來看,我國眼科器械市場仍然處于進口壟斷的格局,随着近年來扶持政策頻出,國産替代的浪潮加速,國内湧現一批創新優質企業如歐普康視、愛博醫療、高視醫療、圖湃醫療等,眼科器械市場格局有望迎來重構态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